電影訊息
胡士托風波--Taking Woodstock

制造伍德斯托克音乐节/制造伍德斯托克/盘点胡士托

6.7 / 26,543人    120分鐘

導演: 李安
演員: 傑佛利迪恩摩根 李佛薛伯 艾米爾荷許 保羅迪諾 尤金李維 伊梅達史丹頓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已註銷]

2010-01-07 08:33:58

給國內嬉皮們看的電影


     (每次看完一部喜歡的電影都有寫影評的衝動,現在已經晚上11點半多,想把寫影評的事情拖到明天起床再寫,可是我了解我自己,今晚不寫我是不可能再寫了。)
(其實,這也並不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影評,搖滾和電影對我來說都只有一知半解,只是有一種力量,像水滴蒸發之前,再次努力的想念大海的樣子)

剛開始看這部電影的時候,很懷疑李安的能力,男主角表情木訥,故事進行的也不溫不火,李安平鋪直敘的導演方式似乎無法駕馭這種以搖滾音樂節為題材的電影:一個遠離塵囂的小村子,一家三口,一個沒有人願意住進去的小旅店,一些害怕惹是生非的小村民……就像白湖的名字一樣,我懷疑這樣一個沒有任何色彩的開始,怎麼引出100萬嬉皮士參加的音樂節?音樂節的狂歡、宿醉、嬉皮士之間的濫交又怎麼表現?我承認作為一個從沒感受過國外音樂節的搖滾青年,我最想感受到的是那種聲勢浩大、音浪震天的搖滾現場;最想看到的是當地墨守成規的村民因為搖滾、因為烏托邦改變了他們中庸的生活態度;最想聽到的是男主人公也變成了一個搖滾樂手,站在舞台上比著拇指、食指和小拇指大喊rockin『roll,可是電影演到最後,我想要的情節都沒有出現,甚至沒有一個樂隊的完整演出。但是,我愛這部電影。

電影至始至終唯一讓我輕輕一笑的地方是,在十萬嬉皮進入白湖的時候,一個人舉著一個牌子,牌子上寫著:BOB DYLAN PLEASE SHOW UP,只是一閃而過的鏡頭,卻能看到導演的用意:在Woodstock里人人都可能是BOB DYLAN,任何一個樂隊都可能成為The doors,Stones……他們是我們每一個人,他們隱匿在人群中,在搖滾的浩蕩星際中跳著舞、在泥巴里打滾、在草叢裡做愛、脫光了衣服表演戲劇、在車房裡飛大麻。

直到Elliott的幻覺出現,我仍舊不認為這是一部好電影,直到李安為我們用幻覺製造了宇宙的中心,紫紅色的人潮像無數個發光的星球,而宇宙的中心,正是李安用自己的電影語言默默給我們灌輸的」自由」,在Elliott產生幻覺之後,他跌跌撞撞的走回家,那時候他變成了真實的自己,他有勇氣面對有強迫症和二戰疑心病的媽媽,說出他一直以來的壓抑:這100多萬的年輕人,只有他是陪著爸媽在家裡吃早飯的。從前Elliott像隻被馴養的馬,他年輕卻要跟一群老太太商議一些雞毛蒜皮的村裡的事情,他有才自己的畫卻並不被其他人接受,他熱愛自由卻被以愛的名義捆縛在這個沒有任何色彩的小村莊裡,和精神即將分裂的父母生活在一起,承受著家庭的冷暴力和小鎮的枯燥瑣事,這不該是年輕人應該有的樣子。而這場音樂節,讓他看到了自由的力量凝結而成的紫色宇宙,他站在自己的星球上眺望面前的浩瀚星際,他決定離開這裡。

伍德斯托克音樂節3天之內把45萬嬉皮士聚集在一起,它完全不僅僅是音樂節簡單的意義,它更像是一個精神領袖的號召和指令,而李安的這部《製造伍德斯托克音樂節》對於西方人來說似乎太過平淡且中庸了,無法激起他們對於音樂節的強烈精神共鳴,也許是李安並不能完全了解伍德斯托克的精髓,用他駕輕就熟的沉穩基調,音樂節給一個年輕人的改變,更是明哲保身的做法。
但是,看完之後我覺得,這部電影似乎是在拍給中國人看,儘管中國的搖滾氛圍遠遠不如西方,國內的搖滾青年也不可能像國外那樣自由而開放,但是每個人對於搖滾的熱情是相通的,站在一場偉大的音樂界中同樣會產生如觀看浩淼星際一樣的幻覺。就算我們感覺自己身邊喜歡搖滾的年輕人並不多,但是在全國巨大的人口基數面前,糾集45萬乃至更多的搖滾青年並不是不可能的事,可是在中國辦一場woodstock有可能嗎?我想別說woodstock舉辦40年後的今天不可能辦成一屆像樣的音樂節,就算是80年後、100年後,都不可能辦成像woodstock那樣。

沒關係,其實國內的音樂節不管辦成什麼樣子都是有中國特色的。嗯。「中國特色」,這四個字其實就很有中國特色了。
最後我只想說,今年要去迷笛的、摩登的年輕人,你們都別裝逼了!!!!!沒人想看你們穿的什麼,帶的什麼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