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縱情四海--The Man Who Cried

纵情四海/哭泣的男人/哭泣的恋人

6.2 / 13,347人    100分鐘 | Italy:97分鐘 (Venice Film Festival)

導演: 莎莉波特
編劇: 莎莉波特
演員: 克莉絲汀娜蕾茜 強尼戴普 凱特布蘭琪 約翰特托羅 Oleg Yankovsky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pillbug

2009-12-25 05:48:56

Don't cry, mon papa


湮滅在水中的女人
sally這樣詮釋著
我知道這部電影講的不只是女人 但是不可否認 女性的力量又一次在sally的電影中得到了彰顯
父親形象的缺失成了女孩生活中力量的源泉,父親,你有,我也有的一個人,站在我們陰影中默默佇立的男人,無論何時,無論何地,永遠握著堅實的雙手撐起自己殘缺的天空
有時候我們靜靜站在鏡子前,看著自己臉龐的輪廓或者明晰的身體時,不禁會感嘆這裡面貯存著一個男人,無論我們多麼纖細和瘦弱,無論我們的皮膚多麼光滑和潔白,那個人凌厲和彪悍的神情一次又一次地在我們的軀體地爆發和浮游,一個人女人身體內永遠永遠也割斷不了的男性形象——父親。
父親,你就是我的祖國和土壤,我的誕生和衰亡,是你無窮悲傷的蔓延,愛,恨,這麼簡單的詞彙怎麼足以表達分分秒秒纏繞著我的情感。安妮寶貝說其父親最終成了自己身軀殘留的一個空心洞,永遠無法填補。我無法想像自己沒有父親的生命,並且也沒辦法臆想。時至今日,每每我注視自己手腕上淺藍色的血管時,我都無力地感到悲傷,這裡流淌的是什麼?我問自己。是你,還有,你。
卡米爾對羅丹說:「這不是你的亞當。」女人是男人的肋骨,而女兒呢?是那塊盤旋在脊椎頂端的蝴蝶骨嗎?這種說法廣為流傳:女人是父親上輩子的情人。說實話,這句話一開始讓我噁心,也許因為個人的經歷,我實在實在不想和倫理扯上半大點關係,我最想成為的是一個像伍爾夫所憧憬的那樣的「奧蘭多」式的中性人。但是我的軟弱讓我自己作嘔,我不配做個女人,也無法做個男人。有的時候被別人誤當做是男生還會偷偷竊喜,久而久之又暗自神傷,我究竟這是在幹什麼,我不是《男孩別哭》中第一性衝動是對女性的,真正意義上的女同性戀,我只是個三流的性別追隨者,可悲的人。
《奧蘭多》里男性的奧蘭多面帶憂傷地衝著鏡頭說:「the tragedy of women.」
「you are mine!」
"why?"
"'cause i adore you."
"so i am yours?"
女人的悲劇在於她從來都不是自己。不是不是自己的,是不是自己。
言歸父親,我從來沒見過他掉眼淚,我知道他也一定哭過,或許是在很久很久以前了,但是我卻見過很多男孩在我面前掉眼淚,訴說自己的無奈,我不知道他們是不是年輕時候的父親,我只知道他們很悲傷,眼淚從來都不是虛假的,它們像溫煦的陽光一樣真實而自然。
無根的困苦。
形象化了的是祖國,對於女性卻是性別。我們就像漂浮在海中的樹枝,沉沉浮浮,不斷調整自己的姿態,因為我們不確定。不知道下一秒什麼會向我們襲來,我們瘦弱的手腕甚至推不開一扇略有重量的大門。「多麼美好啊」在男人眼中這樣孱弱的形象會泛起無限憐愛,只有我們自己在無人又寂靜的房間才會垂下頭,悄聲嗚咽,女人啊女人。脆弱又敏感。
親愛的爸爸,如果真的有一天你因為或許是我無法揣度的原因掉下淚滴,請在我看見之前輕輕拭去吧,因為,你的女兒我,無力承擔你的悲傷,並且我也不會唱歌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