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十月圍城--Bodyguards And Assassins

十月围城/

6.8 / 6,936人    139分鐘

導演: 陳德森
編劇: 秦天南
演員: 甄子丹 黎明 謝霆鋒 梁家輝 胡軍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forestsong - 森音

2009-12-23 19:07:50

大多數人,不知道


故事本身,已經被證實是虛構。但是,讓我們還是仔細回顧電影的細節,看看電影製作人想表達什麼樣的意思。

故事從孫文到港前四天開始,每一天,有更多的人牽扯進來。大多數人,並不知道,1905.10.15,會有什麼樣的大事發生,他們要保護,而清廷刺客千方百計要刺殺的,究竟是何等人物;而他們的保護行為,又有何意義。

第一、大多數人,不知道孫文
戲班方紅,乞丐劉郁白,車伕阿四,捕快沈重陽,「臭豆腐」王復明。。。其中,少爺似乎知道孫文,但他的了解也僅限於報紙主編送給他的兩本孫文著作。

第二、大多數人,不知道他們那天要赴死
方紅想著之後回老家天津
車伕阿四憧憬著之後的洞房
「臭豆腐」王復明是打算回少林的
捕快沈重陽和乞丐劉郁白一個為賭,一個為情,都是把生死置之度外
而少爺雖然經常慷慨激昂,但是在生命終結前的兩個細節,一個是在孫母面前的發抖,另外就是在黃包車裡的驚恐,則表明他至少沒想到這種危險是如此駭人。

第三、大多數人,很年輕,對於死亡沒有概念
按照今天的說法
方紅是90後生人
少爺是89年生人
阿四也是80後人
王復明是78年生人
沈重陽和劉郁白應該也都不到40
所以,這群對於死亡沒有概念的年輕人,在1905年10月15日死去的時候,都還很年輕。

第四,大多數人,看不到孫文理想的實現
孫文遠非片中主角,但是他的幾句話,是片子的點睛之筆
「慾求文明之幸福,不得不經文明之痛苦,而這痛苦,就是革命!」
片尾列出1905-1911年若幹起義。
我們知道的則更多,從1905到2005這100年,革命此起彼伏
那麼今天觀影的我們,達到孫文之所為幸福嗎?
「革命就是為了四萬萬同胞,人人有恆業,不啼飢,不號寒」
那麼現狀呢?

中場小結一下,為什麼100年以來,有這麼多赴死之人,有這麼多次革命,而孫文最初用來感召人的基本理想,遠遠沒有實現呢?
原因應該還是「大多數人,不知道」。要說的更多一些,魯迅筆下地那麼多愚昧,麻木的人,其人格本質,其精神狀態,豈能通過簡單的外力一次性改變。而培養眾人獨立思考,勇敢質疑,小心求證,啟迪心智的教育從來又沒有系統性的發生過,所以,這種不改變眾人心智,只憑外界蠻力的運動,已經被證明是無法使得孫先生「有恆業,不啼飢,不號寒」在十年,五十年或者一百年的歷程中實現的。如果這一百年的歷史不夠,還可以上溯300年,上溯2500年,上溯5000年。歷史總是在一次次證明,沒有大眾心智的開啟,所有的暴力最終只是淪為少數人獲取利益的手段。


下半場開始。說完了這些小人物的「不知道」,說說他們的「知道」。

已經確認的消息表明,此片乃虛構;
我們能確認的是,孫文等大人物並非主角;
主角是這群小人物

小人物不知道大人物,不知道大意義,所以,我們今天依然奮鬥,希望「有恆業,不啼飢,不號寒」
小人物知道什麼?

方紅知道要追尋老父的道路
車伕阿四要讓老闆高興,也是為了自己阿純
王復明想出口氣,一身武功從來沒有用過
捕快直到事發前,因為突然發現自己居然有女兒,所以臨陣倒戈
少爺呢,則是17歲少年典型的慷慨激昂

所以,這裡面有
父女之情,愛人之情,主僕之情,不平之情,激昂之情
每一種感情就是渺小到寫不進史書,刻不到石頭上,但又是那麼真實,一次一次,在人類的歷史上不斷的發生。
所以,小人物所知道的,就是這樸素的真情。


好了,小人物不知道大人物,不知道大道理;小人物知道樸素的善,小人物知道樸素的惡。這兩點結合起來,又得出什麼結論?
小人物不知道,因為「不知道」,即使他們的死會換來一些成果,而成果本身總是被少數人佔有,而他們的兒輩,孫輩,依然是沉默的大多數
小人物不知道,所以儘管不斷的有人死去,但簡單的理想依然看不到蹤影
小人物不知道,所以總是懵懂中赴死

小人物要求少,安居樂業即可
小人物很可憐,總是被利用
小人物很可悲,總是被蒙蔽

所以,大多數人的「不知道」,大多數人樸素的善念惡意,決定了,若干次外力的結果,並不能一勞永逸的改變他們,他們的兒輩,孫輩的命運。所以,真正的希望在於民眾心智的開啟。但是自上而下,系統性的開啟民智,似乎從來沒有發生,這是為什麼?

快終場了,還是講講電影本身吧
第一呢,這是虛構的電影,甚至開始有美國投資人希望把場景設在檀香山
第二呢,這是一部從1999年開始,歷時十年的片子。所謂十年磨一劍,所以,不要錯過了片子的苦心。
第三呢,這個片子的主角是「小人物」,通過對歷史場景里小人物赴死的刻畫,我們應該理解到這是一種何樣的真實!
第四呢,把片中的年代簡單的加100年。我們可以看到90後的方紅,70後的王復明,以及80後的若干人。我們是不是在這群年輕的小人物身上,依稀看到自己的身影?是不是應該思考一下自己的命運?
第五呢,真實的人物孫中山和楊衢雲,在片中話語不多,都是點睛之筆。把這句話搬出來,一一叩問一下在座各位,在100年後的今天,有何感想。
「十年前,衢雲兄跟我在此討論何為革命,當時我說,革命——就是為了四萬萬革命同胞人人有恆業,不啼飢,不號寒。十年過去了,我從他鄉漂泊重臨,與我志同者相繼犧牲。革命兩字與我而言不可同日而語,今日再道何為革命,我會說,慾求文明之幸福,不得不經文明之痛苦,而這痛苦就是革命!」

第六呢,即使孫中山和楊衢雲聊聊不多的話語,依然我們看到歷史的每一段,即使是偉人都有的侷限。楊衢雲,臨死前最後一句話大概是,我在有生之年看不到云云,你們有希望云云。而孫文呢,一方面以為革命就是唯一的痛苦,痛苦之後就可以達到文明之幸福,另一方面認為清廷是外族入侵,所以才有淪陷200多年,驅除靼虜,恢復中華的話語。

好了,終場了。作為小結,談下一我們看電影時發生的一件小事,正好是對這個電影做一個註腳
我們昨晚看的是晚場電影,快11點開場。
前面放廣告的時候,不時有一種中頻的噪音傳出,很是惱人
但是沒有人出聲,大概是以為正式開場時會消失
開始放電影了,依然不斷有惱人的噪音,一下一下的
依然沒有人做聲
電影演到捕快闖到她女兒的臥室,很安靜,這時噪音已經完全蓋過電影了
終於有人開始大嚷怎麼了
噪音似乎消退了,大家又開始不作聲了
不一會,噪音又起,終於,有四五個聲音,口哨,還有倒掌聲
大家嚷著」心臟病要發作了「,有人嚷著要退票,有人嚷著要開燈,有人嚷著要補償
終於燈開了,有工作人員進來了。
隨後工作人員才知道,是二樓裝修的噪音,可憐的裝修工人,白天不能裝,晚上裝,豈料11點多還有幾百人看電影。
有人建議報警,有人要把電影放完,同時補償100塊,還有人建議把電影聲放的更大一些,壓過噪音(我說姑娘,你以為這是2012?)
十分鐘後,問題終於解決,電影從頭放起,眾人喊,」快進「
快進倒剛才捕快從她女兒的臥室跳下,大多數人滿意
有人又喊」從頭放「。眾人說」別鬧了「
於是眾人息聲

這個小小的插曲,無疑是這個電影最好的註腳。電影的主角是這些懵懂的小人物,真實而又可憐。而所有觀影的人,難道看不到自己就是片中人物100年後的復刻?甚至更多的退化?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掛起不了,一走了之;心有不滿,但不作聲;自己不作聲,希望別人出聲;有人出聲了;大家開始宣洩;宣洩結束,被小小安慰一下,然後就安靜的看片;看完之後,曲終人散,這件事情就和沒發生一樣,就這樣過去了。把這個影院看成我們的疆土,把三個小時內的事情看成這100年的歷史,而我們即是這四萬萬或者十三萬萬」大多數「,由此可以看到我們自身的命運以及這種命運的緣由。

總結一下,這是2009國內拍的最好的片子,當然,這個只有香港影人才能做出。
片子用虛構的歷史取叩問今人,讓人我們看到作為小人物,命運依然如舊,心智依然懵懂
所以,這部歷時十年的片子,若能使各位觀眾,在娛樂片刻之後,還能有半點思考,那麼電影人的良苦用心就達到了

那麼我的思考的結果是什麼呢?
1)作為小人物,命運依然如舊;為啥依舊,每人自知
2)真正能使我們達到」文明之幸福「的手段,不是幾次暴力的運動,而是系統性的啟迪眾多小人物的心智,讓他思考,讓他警醒,讓他從善
3)這種系統性的教育不會自上而下的發生。這個很容易理解,就和擠公共汽車一樣,車上座位有限而車下人數眾多,沒上車以前,你恨不得用大喇叭喊」再擠擠,都能上去「,剛一上車,你就恨不得車門馬上關閉,而你的口號又變為」快擠死了,還不關門?你們等下輛!下一輛馬上就到」
4)很多真正得有識之士正在投身去做這種啟迪民智的教育,比如《財經》前主編胡舒立,比如李開復(在自傳中透漏自己本來的理想和最終的理想都是創辦一所民辦大學)
5)在期待別人改變之前我們能做什麼?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書呢,可以多讀一些歷史書(不是歷時教科書),搞清楚最近100年,最近60年以及最近30年的歷史。路呢,多在遠處轉轉,多出國轉轉。僅僅擁在網上,宣洩一下感情,做一個憤青,最後只是網上暴民。縱使可以看到一個一個「門」的破裂,而不會對整個社會,對你的子孫輩有任何多的益處。

最後,關於「最幸福一代「的悖論。

第一、我們能證明,我們是有史以來最幸福的一代,論證過程如下

20世紀比以前強,這似乎是肯定的
新社會比舊社會好,這也是不用質疑的
父輩比爺爺奶奶輩強,因為爸爸常說爺爺沒過過好日子
我們比父輩強,父母小時候餓過肚子,吃過病死的豬肉
所以,一路比下來,我們是有史以來最幸福的一代

第二、我們個人的感受呢?似乎已經是最幸福了,但為什麼還有那麼多苦痛和困惑呢?

So something must be wrong, what is it?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