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火線追緝令--Seven

七宗罪/火线追缉令/7宗罪

8.6 / 1,801,068人    127分鐘

導演: 大衛芬奇
編劇: 安德魯凱文沃克
演員: 摩根佛里曼 布萊德彼特 安德魯凱文沃克 葛妮絲派特洛 凱文史貝西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安那其主義

2009-12-22 05:20:27

古典主義的行為藝術——《火線追緝令》淺評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在尼采高呼出:「上帝死了」時我們的古典生活被宣判結束。現代化的城市生活,在無限縮小著世界間的距離,人們並沒有因此而更加親密,反而是疏離和冷漠將其取而代之,就連那僅存的藏有古典情懷的愛情,也讓赤裸裸的肉慾推翻在地,所有的悠長和浪漫,都變的短暫而破碎,這就是我們生活的罪惡之都。

                                                          靈感來源於現代社會

        所謂火線追緝令,在這裡已經被貼上了現代的標籤,剝落所有罪惡本身,後面是赤裸裸的現代化後遺症,正如影片中所說的「人們把冷漠當做是美德」,這就是典型的現代化後遺症,所有人都行走在自己的道路上經營自己的生活,忙碌讓他們失去了對社會和周圍的感知,所以才會出現影片中輕描淡寫的幾個案例:搶劫犯為了搶一些零錢和一塊表而刺瞎一個人的眼睛;當一個女人遭到侵犯時喊救命沒用,只能喊救火。這無疑是最殘忍的暴力,正是這種暴力,讓人們拋棄了愛情,而去選擇短暫的淫慾;拋棄了道德去選擇骯髒的貪婪;拋棄友善而選擇冷漠的驕傲;拋棄健康而去選擇一時之快的暴食和懶惰;拋棄理解和讚賞而去選擇憤怒和嫉妒。自此,火線追緝令被穿上了現代的外衣,兇手也找到了高高在上的理由。

        正如兇手所說:「這是一件用於警世的作品」,就好像兇手選擇的作案手段一樣,每一件都是安排妥當,充滿了隱喻,這樣正適合了和這個現代化世界背道而馳的古典主義的情懷,他用食物將暴食的胖子撐死,用床榻將懶惰的癮君子困死,用公平將貪婪的律師懲治死。他擁有現代化得工具——槍,本可以將他們一槍斃命,但是他卻沒讓現代化的短暫代替他的古典主義,用所有人已基本遺失的古典,為兇惡的現代上了一課,我們不得不說他的靈感來源於現代,好像片中說的:「我們面對的是日常生活」。

                                               用黑暗完成於黑暗之中

        從薩摩賽不願接手本案開始,整個案件就透露出它的黑暗來,它的恐懼不來自它的殘忍,而來自對內心的拷問,所以在案件的偵破過程中,薩摩賽是處在自省的位置上的,他更加痛恨這個社會,和這座城市;而米爾則不同,他是初出茅廬的探員,他的慾望是能破大案,所以這種現代化得慾望讓他成為了獵物,這也成為案件黑暗的一部份。

        另一個對城市黑暗的極端刻畫我想可能是天氣,我不知道他們的天氣是什麼樣,但是,影片中的陰雨連連總是透露著不安和恐懼,在陰雨和夜幕下的人們也是匆匆忙忙的行進的,所有的一切像是本就存在但卻與世隔絕的;還有就是兇手住宅,其黑暗的色調更甚於陰雨,壓抑感和空間的侷限感更加的強烈,所以對於人物心裡的塑造也再此處有些微的體現,他的整個「作品」完成的過程都在這個暗室裡被記錄,都在這個灰暗的城市裡被實現,所以我們再一次的不得不說,其實他也是受害者,就像他最終對於自己的審判,他也是現代化得犧牲者,感染者。

                                                         瑕絲隱藏於愛情之中

       也許看過影片的人都認為兇手進行了一場超完美的謀殺,認為這是完美的醒世的行為藝術,但是這其中的瑕絲足以毀壞一切,其實好像上面說到的,作為身處現代生活的兇手本身也是受害者,所以無法更精確的描摹「作品」,本是用古典對現代的重傷,卻也迫害了古典本身,那便是米爾和妻子的愛情。

        不同於肉慾和虛假的婚姻,米爾和妻子的愛情是本片中明媚的古典的符號,正如妻子和薩摩賽打趣說到的那樣;「我見到他時就知道要嫁給這個人。」這是摒棄掉說有所謂婚姻要素的純潔的感情,也好像薩摩賽感嘆的那樣,這是在這個生活節奏和生活空間中不多得的感情。然而,在米爾和妻子相擁的那個鏡頭,籠罩在他們身上的陰影,暗示了悲慘的結局,兇手用他所謂嫉妒的刀刃砍下了這份真摯愛情的頭顱,看似謀殺完美收場,可是這層破壞讓這份「作品」只存在於行為的本身,而完全喪失了其內在意義,所以,他們都失敗了,米爾和薩摩賽在殺手的指引下就範,殺手在「神」指引下殉道,其實都沒逃脫現代化對於他們的詛咒。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