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愛麗絲漫遊城市--Alice in the Cities

爱丽丝城市漫游记/AliceintheCities

7.9 / 13,229人    110分鐘

導演: 文溫德斯
編劇: Veith von Furstenberg 文溫德斯
演員: 魯迪格福格勒 Yella Rottlander 麗莎克羅伊策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RS

2009-12-17 11:45:37

愛麗絲的兔子洞裡沒有現實


只是觀後感。

Alice的劇情,只有一句話。一個外表淡定內心焦慮的大叔,帶著一個萌度爆表的早熟小loli找家人的故事。咦,這樣一說好像就完全扭曲了。

正色說,私以為公路三部曲里當屬這部最好,Kings of road其次。
Kings of road來說,更喜歡它的另一個名字,In the course of time。Rudiger真空穿條破背帶褲,在他那破卡車後視鏡里看到Hanns的車揚塵而來,毫無猶豫地一路衝進湖心,又沾著剃鬚膏,似笑非笑地看著那車咕嘟嘟冒著泡沉下去,看著Hanns把手提箱頂在頭上,慢慢地向岸上劃來。會覺得,在那彷彿毛絨絨的陽光里緩慢流動的,是時間。
而歧路,當文德斯試圖描繪太多對象的時候,由於這些人的存在仍然是為了刻畫主角,他會造出一些奇怪的人,相當動機不明,不是無邏輯就是無靈魂。
───────────────────────────
(好吧必須得說沒理解到歧路是有原作的──2011.08)



文德斯的公路片都是徹頭徹尾的公路片,繼承了其作為類型片的母題──陷入不確定性的尋找。相比之下那些有明確目的,或者作為事件一部份的旅行則偏離了公路片本意。
Alice用語言不通在一定程度上直白地講述了交流障礙,而歧路里則似乎沒有這個問題── Wilhelm能自如地運用社交契約,甚至於掌控與其它人的關係,但他和能夠與之交談的人更多的是manipulate的感覺,又或者兩相自說自話,看似同一主題卻其實越說越遠,導致疏離而沒有親近感,反而和不說話的女孩肢體語言更加自然。這是第二層交流障礙,溝通但不被理解。Road里兩個人雖然最終彼此理解,卻也終於分道揚鑣。理解也是基於肢體的(二人在廢棄的房子裡扭打)於是認為文德斯,至少潛意識裡,還是覺得肢體交流比表述更有效。而快結束時Bruno所說的,無法感到involve,漸漸演變成了德州巴黎里男主的結局,有些人就是沒辦法和別人產生聯繫。
Alice和德州巴黎兩部片子,不難發現有諸多相像之處。比如對甚至無法確定其存在的親人進行可能毫無意義的尋找,比如成年人完善卻有太多自我保護機制的邏輯與借小孩子之口表達的簡單直接的思考迴路的衝撞。比如主角籍此自我救贖。
文導在片中借女人之口對自己說,沒有自我認同感,就同世界失去了聯繫。女人的房間裡擺滿植物,她是世界上無數現實中的一種。她說,你今夜不能留下來,因為我幫不了你。她拒絕讓他從她身上尋找現實,因為不認同將人與其他單獨個體的關聯稱之為現實。Philip說,我等待膠片顯影的時候總是很焦慮,我總要將照片和現實進行對比,照片卻永遠也趕不上現實。最後他總算是從相片中找到現實而結束了流浪,令我不解的是難道這種對比也會從此結束。還是最後他只是在同某警察的對話中認清了自己的尋找的無意義性,而從此樂意隨波逐流。
文德斯的電影總是關於對身份的追尋,無論是Alice,德州巴黎還是wings。主角們或不融於人,或不知如何融於人,或根本就不是人。他們從局外看這世界時,所謂沒有認同感,就是對著電台里沒播完就被掐掉結尾的歌大罵,就是在深夜電影沒結束就開始放廣告時砸掉電視,是對身處有這樣媒體的國度感到噁心卻遲遲不能一擊脫離。認同感就是那塊叫巴黎的地方,也是Damiel把沾了自己血的手指放在嘴裡時純粹的興奮心情。感覺上,文德斯似乎是在跟自己對美式文化的認同過不去,儘管還沒有後來在德州巴黎里那樣明顯。他一面學習美式的拍片理念,一面糾結於其文化的商業墮落,但Alice仍然是一部典型的歐洲片,儘管不是典型的德國片。


最後來說點題外話,作為文德斯的御用男主,Rudiger 真是令人感到安心的男人。Philip有點60年代的穿著,邋遢的襯衫,喇叭褲。黑白膠片上都能看出質感的金髮。眼角微微下垂,因此顯得溫和憂鬱,悶悶的,淡定的,笑容和煦。無一不正中萌點。可惜這人離開後來一直在演TV。Yella Rottländer作為一隻極品loli,也是完全無可挑剔。古怪精靈,善解人意,早熟,加倔強。這孩子後來好像轉幕後了,而在93年的In weiter Ferne, so nah中作為Rudiger的天使出現了一小下。

最後的最後,Polaroid SX-70,真是太萌了。

PS,對於某些人對伴雨行音樂的高度評價,我只想說,給我一個radiohead,我也能把配樂搞成陳英雄。但是文德斯不一樣。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