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mulder

2009-11-28 19:28:11

綁架情結


作為一部關於「接觸」外星人的電影,卻直到四十分鐘(40mins/95mins)的時候才由女豬提出綁架這個詞。說來也很有趣,女豬對男豬一提出綁架的可能性的時候,專門強調了一下abduction和kidnapping的區別,前者是有特指的云云···當時我就會心一笑了。
the Fourth Kind,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意識到這個片名其實省略了幾個詞-有意識到的也不一定說明你多博聞,最靠譜的解釋就是你在我國九十年代那不長的UFO潮留了一下神。那時候我自己就買了一本書,封面上就寫了第一類接觸是什麼,第二類接觸是什麼,第三類接觸是什麼,還有那惡名昭彰的第四類接觸。這本書還被我的數學老師借了。當時我讀小學。
嗯,省略的就是」of encounter」,對於有綁架情結的人來說,接觸絕對是一個有特殊意義的詞。
關於「接觸」的電影基本上已經形成了兩個極端,一個是《第三類接觸》,拍得有史詩范兒,思想境界拔的嘛高嘛高的。一個就是x檔案這種,視角很親民,喜歡的人看了會一邊狂笑大呼fucken crap一邊迷得屁顛屁顛兒的(比如我)。歸結起來,後者雖然以題材廣泛著稱,其實相當部份都是關於綁架,以及所有有綁架情結的人的故事。
什麼樣的人能稱作綁架情結?Max就是一個典型的綁架geek-此人確實足以用geek來形容了-被綁了無數次還可以拿一副欠打的笑臉跟Mulder講故事,最後也是死在綁架的過程中(不過是被人類空軍冤死的冤大頭),還留了一段挺感人的言志錄影帶。其實你看多了就會發現,綁架geek大多是些社會地位不高的人,要為生活掙扎的人。也許是因為社會地位高的人不可以隨便說這些大多數人會覺得很crap的故事,也許是綁架的故事確實就是一堆crap、被綁者都只是想搏一名利,誰知道呢?
上面在x檔案里繞的太多了,但原因就是這個片子實際上很像x檔案。
第一、大背景。與世隔絕的鳥不拉屎的巴掌大地方展開一個很crap的故事。其實這種范兒的例子很多,美國眾神也是典型的一枚,還有諾蘭的失眠症(這個也是阿拉斯加 看著真親切)當然一座城池也算-然則我發現我就是喜歡這種范兒,你看一個3500人口的『city』,簡直就是雞犬相聞的寫照,那個脅持自己妻子和兒女的被綁架者一吼想見的人的名字,警長很自然地就給女豬打了電話,完全沒有大城市裡「啥 啥 噢 餵 你 查一下XXX是誰···」的木吶。這種大家抬頭不見低頭見,公路又與外界不通的小鬼地方,相識的人一個一個不是瘋了就是死了或是被綁的活不見人死不見屍太來勁兒了!···x檔案裡面太多這種大背景,有的是空軍試飛小鎮,有的是原始宗教小鎮,有的是特異功能人小鎮,有的是吸血鬼小鎮,還有的就是幽浮最青睞小鎮,這個接下來就講。
第二點,具體場景。X檔案最著名的特定場景也許就是那個奧勒岡的小鎮,那個一切故事開始的地方,那個狂人Mulder第一次和Scully搭檔查案就丟失時間的地方,同時也是一切故事結束的地方。那條所有x-philes都不會忘記的公路,窄窄的,兩邊佈滿瘦高瘦高的樹,Mulder在那裡噴了一個大大的醜陋的X,而所有x-philes在這部the Fourth Kind看到Nome的那條正點的林間小道後都會燃起來···它們簡直就是一個模子裡刻出來的啊!片子裡有一個鏡頭,青色的天空墨綠色的叢林在陰風中晃動者,這在我看來已經是赤裸裸的指涉了-諸位非x-philes請看我的頭像,取自貼於x檔案男豬辦公室的一副海報,而這裡前述風景就是這個海報第二版的下半部份,尤其色調,簡直一模一樣!
第三點,就是有人噴的外星人不露臉。當年x檔案就是以外星人罕有露真身開了綁架系劇集朦朧派先河,這個片子採用這種手段也無可厚非。但我想任何硬核綁架情節愛好者看到那個警車錄像機錄的畫面必然都會燃到爆:那個短短一秒半悄無聲息的破盤子太TMcrap太TM有范兒了!片中少有出現的模糊外星人形象更是完整繼承了x檔案衣缽,逆光視角的模糊輪廓,小矮人形態。話說中間那個女豬的主觀鏡頭我一度以為是外星人的視角拍的,後來看見ta恐懼地望向自動打開的門我就釋然了。其實門把手自動旋開(對,門一定不能轟就開了,要有一個門把手慢慢旋開的過程)後房門洞開也是x檔案用濫的橋段。模糊化的處理本就是高了一個層次的營造恐怖的手法,畢竟人類的恐懼心理很大程度上來自於不了解。如果鬼世界和人世界像國家與國家之間的關係一樣,誰還會這麼怕鬼?對於特定人群來說,扭曲的(偽)紀錄片畫面比起拙劣抑或精良的3D模型更讓人浮想聯翩,而那個有些人會笑場的定格畫面,倘若你當時看得入戲,日後願意回想,說不定心頭突然就會泛起一股寒氣,雙腳泛起一層細汗,讓你縮在被窩裡不敢動彈···
第四點,模糊結局。x檔案從不下定論,有的時候直接給你相矛盾的結論。這也是它讓人覺得它crap的地方-丫不給個說法到底是想模模糊糊地造個氛圍還是丫根本就偷懶怠工不想認真鑽劇本?說實在的這也是很多人噴這個片兒的原因,說來說去還是一切都在迷霧之中,end credits也是不負責任的掐頭去尾的錄音大雜燴。誒···
亂亂的說了這麼多,總結一下就是這個電影完美地傳承了x檔案的一切精髓和皮毛,所以我很稀飯-
―――――――――――――――
對,這句話要加亮,這部片子,推薦給所有熱愛x檔案范兒的人。
―――――――――――――――
-200集完結的七年之後所有x-philes等來了一個真正的次品-I want to believe(這片名兒著實玷污了這句話),然後,我們邂逅了The Fourth Kind.
回到題目裡的「綁架情結」,其實綁架情結也是分了兩類,一個是真正把這個當回事兒的believer/abductee,另一個就是剩下所有的不可知論者/綁架情節愛好者。後者可能曾經/正在著迷超自然現象的『著述』,或者是曾經/正在著迷超自然現象的文藝作品-尤其是像我這種一邊看一邊大呼crap一邊手舞足蹈的。
說白了這就是一個相信不相信的問題。片子裡著意強調了某個被綁者所言」he believes what he saw」,曾經有一個人跟我聊超自然現象,他似乎很相信這些,在我表示我是不可知論者只相信自己所見之後他強調道」you will see what you believe」。是啊,後來我說我看完了x檔案的200集,然後我說我是一個科幻迷。他就很固執地說你只是以為你是科幻迷而已,縱使我的前半句並不是在佐證後半句-而這也正和他的觀點相映成趣。
不管別人說什麼,believe和see永遠是一對糾結的關係,不信你自己想想。舉例,講一講我自己對綁架的一些『奇想』。在你生命的『現在進行時』中,你對每一秒發生的事情都產生即時的感知,下一秒時再將前一秒發生的事轉為記憶。而基於幾乎所有綁架情節的設定,外星人綁了你之後會消除你的記憶。既然即時感知瞬息之間就變成記憶,而記憶又可以被外星人操縱,那麼,當下的你憑什麼就能確定一秒鐘之前你沒被綁架過?(記憶操縱又可以參見一個叫Dark City的電影,又一個cultSF···)
最後,引用一句番茄網上的短評:」Where is Fox Mulder when you need him?」 有道理,一晚上連著在電影院看了Paranormal Activity(靠,這個片名其實就是x檔案200集片頭畫面的題詞···)和the Fourth Kind兩部電影,如果最後能看到Mulder那雙純真的小眼睛,我想我會睡得更踏實。而他沒出現,也許就是導致第四類在那麼多網站評分那麼低的原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