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意外--Accident [HK]

意外/暗杀/Assassins

6.6 / 3,697人    89分鐘

導演: 鄭保瑞
編劇: 司徒錦源 鄧力奇
演員: 古天樂 任賢齊 葉璿 馮淬帆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半輩子

2009-11-24 21:11:34

《意外》第四彈:「意外」只有5分鐘


在家,早起刷牙洗臉吃早餐,定好中午的飯局,抽空翻出《狗咬狗》,看了十分鐘,頓時神清氣爽,上來piapia幾個字。

再看狗片,是想起一個無甚營養的話題,於鄭保瑞而已,《狗咬狗》和《意外》,哪部是他的第二佳作呢?意外的精彩,在前五分鐘,完完整整的一齣戲,往後了鋪長片,雖有瑕疵,但也基本保持了套戲的水準,往風格上扯,那是銀河粉的一廂情願,只稱得上是個類型片的水準之作而已,在港片新老一眾娘泡的背景下,居然成了年度最佳港片的熱選,這是鄭保瑞和銀河的光榮,卻是港產片的羞恥,數風流入物,全他娘的是銀河,美個什麼勁兒(才看了半部新人新作《殺人犯》,周顯揚和你媳婦還是快快歇菜吧)。

看罷全片回頭再看意外的5分鐘,鄭保瑞也算是搜腸刮肚做盡「意外」了,全片鋪下來,不斷的人造意外事件,最末的一齣戲,卻是真正的意外,任賢齊扭曲的臉和笨拙的捅刀子,讓疑心重重的古仔和觀眾心中一塊巨石落了地,原來最大的意外,是真的意外呢。

在意外里,鄭保瑞的苦惱在於在精彩的開篇和精細到少許拖沓的中段之後,如何在片末製造一個最大的意外,來滿足觀眾被高高吊起的故事期待,結果雖被人批評,但以我個人看法,鄭保瑞做到了,把最好的「意外殺人」事件放在開篇,故事主體則是漫長積蓄後爆發的風箏殺人事件,兩個故事一罷,所有的猜忌、仇恨和混亂的感情都浮出水面,在片末天命似的背景下鋪開,而鈍刀子捅人,則是鄭保瑞想到的最佳句點,你看,你所期待的精心佈置的終極意外,其實簡簡單單, 就真的是個意外事件。古仔的所謂心魔頓時煙消雲散,自己造多了奇巧的意外,以致於真假難辨,其實生活中的意外事件不是隨時隨地的存在麼,最大的意外不是人造的,是本來存在的,好像天狗食日那樣的意外事件。意外不只由人造,也由天定,那才是真正的意外,平平常常,簡簡單單。影片由此也有點小昇華,由駭人聽聞的故事貼到每個人日常見聞,算是不賴的收尾了。

《槍火》里老杜和一眾人苦思阿鬼殺老鼠一場戲,黃秋生道,怎麼殺?就那麼殺唄。於是拿了個刀片,上前按住頭,一割,轉身便走,真俐落,漂亮極了,拍戲的人和看戲的人在意外里,都有個把事情想複雜再想回來的過程,這是鄭保瑞給出的意外,對自己和觀眾都交出了心裡話:你呀,想太多。

《狗咬狗》是06年的片子,是教人「刮目相看三部曲」最後一部,往前是《愛-作戰》和《怪物》,拍得精細,且都言之有物,往後是失手的《軍雞》和重拾信心的銀河新人作《意外》。《狗咬狗》是日本人投資的片子,拍得就是個玩到盡,不怕小瑕疵,關鍵是保持住一口氣,無非是個困獸猶鬥,無論是拍或者演,都需要人同於獸的投入,陳冠希刺林雪一場戲,沒多餘一句話,直插脖頸,相當之屌,《新宿事件》的斬手,也是脆生生,無奈最終毀在成龍板著臉又要裝正經上。去得盡,場場戲都提氣,是鄭保瑞拍《狗咬狗》厲害的地方,不服氣你想想港片上一次看到這股逼人的銳氣,是幾時?

看《狗咬狗》的五分鐘,與當初的感覺真是出入太大,本來這類片子就不耐看,一深究,發現畫面老土,劇情老套,更令人難堪的是,明明能省略掉的無用廢料,也拿來湊數,陳冠希和的士司機的互動戲,地下黨的接頭暗號之流繁瑣不堪,發個簡訊遞張照片多省事,敘事上缺了什麼啦?無非是兩顆亮閃閃用來炫耀的大燈泡而已。

隨後的餐館行刺一場戲,才有熱身之後的水準發揮。鄭保瑞的長處,是在畫面上的執行力,陳冠希從入到茶餐廳開始,都是好戲,服務台大嬸的探頭觀望(陳與環境的格格不入);服務生居高臨下問到「喝什麼茶」(鄭保瑞用了誇張地仰視鏡頭來拍,正反打,用服務生的身體擠占陳的空間,用畫面交代他的傲慢);食客從無反應到驚詫到無法做出反應(鄭保瑞非常重視嘈雜環境中的「群眾」,設身處地儘量還原他們的狀態,這一點無論是林嶺東或是杜琪峯都做的極好);買兇丈夫和被刺太太的種種生動的細節(買兇者的茫然無措特別顯眼,有點冷幽默的味道)。整個刺殺戲都是手提攝影,既是危機四伏的謀殺場面需要,又拍出陳狂躁不安的狀態,環境和人是互為因果的。而點餐單由右及左側畫圈的慢搖,又是繃緊了情緒橋段中的小調劑。整場戲張弛有度,細節生動,是鄭保瑞的水準。

司徒的劇本配合鄭的畫面,其實處處有些銀河的味道,別的不提,單單多組人馬提供不同視角一項,即是杜琪峯最擅長的處理。狗片中單單刺殺一場戲,不妨數數鄭保瑞提供的「觀察者」的視角,前台、服務生、陳冠希、眾食客(食客中又有戲,廚師和買兇丈夫一起目睹行兇過程,而意欲起立的那位卻又被太太制止,在不到一秒鐘的時間裡最大限度地豐富了劇情)、買兇丈夫,都有主觀視角,只有被刺者,才始終處於「被觀察」的視角中,整個刺殺段落拋去之前的陳冠希出場的鋪墊,也是五分鐘而已。

《意外》的五分鐘和《狗咬狗》的五分鐘,都顯出了鄭的能力,杜琪峯的欣賞鄭,也無非在於此。然而把五分鐘的精彩持續到一百分鐘,則需要另一種更為宏觀的掌控。我以為鄭的最佳作是《愛-作戰》,即是因為愛片在結構上非常成功,用一個頑固的主題綁起一個愛情故事和一個警匪故事,看著分裂其實統一,收尾哪怕玩一點花活兒,也是行得穩,站得住。

看了五分鐘《意外》,興緻勃勃,看罷足本,反倒無甚可言,是因為鄭保瑞整套戲下來,都在苦心維繫那個大的結構,五分鐘的短戲當然瀟灑,但整部戲撐下來,還是不夠自信地勉強為之,五分鐘接著五分鐘,一百分鐘的戲不該是這麼加出來的。

題外話,杜琪峯當年拍罷《槍火》,也是沒信心,跑去跟閨蜜韋家輝撒嬌:「你看我新戲,好不好呀,好不好嘛?」韋家輝一拍杜的大腿,「喲,這是你拍過的最牛逼的戲了。」後來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 我覺得,鄭保瑞缺的,就是讓老杜子拍一下大腿而已。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