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湖底的小王子--The Fish Child

渔孩/TheFishChild

5.9 / 2,303人    Argentina:96分鐘 | Germany:96分鐘 (Berli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導演: 露西雅‧普恩佐
編劇: 露西雅‧普恩佐
演員: Ines Efron Mariela Vitale Pep Munne 迪亞哥維拉斯奎茲 Carlos Bardem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Orange

2009-11-19 22:44:25

殘酷的愛情試煉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The Fish Child》裡的元素很容易淪為狗血淋頭的B級影片,亂倫、謀殺、越獄...完全符合社會新聞的嗜血脾胃,但在阿根廷新銳女導演Lucía Puenzo的手中,變成帶著黑色風格卻又不失悲天憫人的Contemporary legend.它甚至傳承一些古典神話的結構.

電影是由導演Lucía Puenzo的文字創作改編,原來的敘事角度是來自狗兒不解人情的觀點.電影放棄這樣的敘事,但保持片段式節奏,事件的全貌用交替剝蔥的方式層層揭曉.

如果對Joseph Campbell的神話研究,或是對the hero's journey (英雄的歷程)有一點涉獵,你會對這部電影有另一種感觸.我視Lala為女同影片中,非常少見的古典女英雄.她被迫接受召噢,踏上冒險的旅程,解開迷題,找尋真相,獲得力量,對抗邪惡.

女僕Ailin來自巴拉圭鄉下的湖畔小鎮.13歲左右就到Lala的家中幫傭,和千金小姐Lala的年紀相仿,可能再年長一些.Ailin到了21歲,出落得成熟,週遭追求者眾.她泰然地應付欲迎還拒的遊戲,但在"backstair",她的擁抱與夢想只與Lala分享.

千金小姐與女僕的親密關係,我們不是沒見識過.Ailin一早喚起Lala,為她穿衣,看著她搭車上學.從Lala對她似姐若母的依賴,到兩人籌劃離家共同生活.少不更事的夢幻情感等著現實磨鍊.基本上,整個故事就是一場殘酷的愛情試煉.

Lala在兩人關係中,似乎耐得住性子--也必須耐得住性子,旁觀別的男子過來打情罵俏,只等Ailin給她安撫一吻.我們常見Lala睜大著眼,看著Ailin與馴犬師又親又抱,或是Ailin跨騎在男人的背上對著舞台上的男歌手春情放蕩.那時的Lala只是個怯懦的小女生,只能在一旁忍耐.直到自己的父親橫刀奪愛,她想的絕不是弒父,而是怯懦地自殺.萬萬沒想到,父親拿錯了牛奶杯.

電影的第一個畫面,一個牛奶空杯,揭序Lala人生意外的反轉.

在結尾的告白之前,Ailin對Lala的感情純度,一度引起我們左右觀望.她是利用Lala家世打點回鄉的盤纏?或是個兩邊投機的雙性戀?畢竟拋棄家園、階級的愛情,沒幾個有圓滿結局.

「我愛妳」的真意,在Ailin口中常常是反其道而行.Ailin開玩笑拿起剪刀,作勢要把Lala頭髮剪掉:「我寧願讓妳變醜,別人就不會看著妳」.她知道美麗是要付出沈重的代價.後來 Ailin代Lala負罪入牢,冷言出獄後也不會找Lala.只求Lala不要淌混水,幻想救她出來.

Lala從巴拉圭回來,自己剪掉長髮,除了象徵決心,其實也在回應Ailin的愛意.Ailin越把她推遠,她越是要赴湯蹈火,拯救心愛的人.

片中的狗兒Serafin,彷彿是兩個人愛情的見證.Ailin撿回一條流浪幼犬送給Lala.她餵牠牛奶,牽牠散步.Lala從巴拉圭回來,還想到要把狗兒領回來.Lala在劫獄時中槍,狗兒同樣受創.Ailin扶著一跛一跛的Lala亡命天涯,同時懷抱著負傷的狗兒一起上車.

如果狗兒是愛情的見證,馴犬師則是有點犬儒性格的旁觀者.Ailin知道她交易的代價,他則拿走他該得的東西.所以Ailin與他的性事及接吻,拉遠一點看,就是more than friend, less than lover--各取所需.

Lala的父親與Ailin發生性事,就不是各取所需,而是滲入了權力結構.我推論那是Lala的父親第一次下手,所以Ailin才會驚恐原本視如父執輩的僱主會佔有她,更驚恐被Lala撞見.

那一晚餐宴有道重要的菜餚:羊肉.美其名是歡送兒子拿裘返回農場,其實是一場犧牲的儀式,預告自己的死亡,和所有隨之而來的傷害.拿裘也是個被犧牲親子信任關係的小孩,他告訴妹妹童年爬樹的回憶,就算是父親也無法被信任.

PS: 在《沉默的羔羊》後段,漢尼拔要殺人逃出牢籠前,他點了一客小羊排--越生越好.那是殺戮的楔子.

女同影片的女主角,常常在她們的父母親子關係中看到奇特的對仗.

相對於Lala與父親處於情敵對峙,Ailin則是與她父親發生亂倫感情.Lala的父親要求Ailin在席間歌唱,他讚美就是那樣的歌聲迷惑了西班牙人,把誘姦的責任推到女方.Ailin的父親則直接了當,那就是愛情--像妳(Lala)一樣,愛上了她.

兩位女主角的母親不是完全缺席,就是非常疏離.

Ailin自己填補了「母親」的位置,小時候會把湖邊動物生下的蛋放入懷中,帶回家給牠們庇護.Ailin不倫生子,棄屍在湖底變成傳說中的嬰靈.Mitay Pyra的故事在當地口耳相傳,以及Ailin不斷敘述,像是集體借題抒發,感慨無法成為完美的母親.

倒是在電影中有一條「母親」的線索:項鍊.Ailin將自己母親的戒指送給Lala當項鍊的墬子,後來Lala在湖中供奉給Fish Child.Lala將自己母親的項鍊送給Ailin,Ailin一開始說是要典當,後來Lala在越獄時,說是來送她21歲的生日禮物.

一則Mitay Pyra的傳說貫穿全片,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說法,像一塊塊分散的拼圖.

一開始是 Ailin 對Lala常說的故事,但我們從來沒聽到她說完.中間則夾雜著 Ailin 的未來夢想,她在浴缸的玻璃上描繪:這是我們湖畔的小屋,那是臥房......

Lala在巴拉圭遇上 Ailin 的父親,增添一段說法:他去大城市的電視台工作,回家不見 Ailin 蹤影,大家謠傳女孩懷孕了,卻沒有人看見小孩.

Lala親自到湖底一探究竟,看見漁孩的幻影,電影將她步入林中潛入湖底的場景,拍得更像是做了一場夢.

末了越獄,Ailin說出她的版本,別人認為她的屋子裡著藏怪物,但她只是個手足無措丟掉嬰屍的未成年媽媽.

這個傳說到了最後反而不再是重點.Ailin在黑暗車廂的最後告白,無關於Fish Child是什麼(因為Lala早己知道而且接納),而是愛情的真相是什麼:Ailin真正愛的是Lala.這是Lala在最後歷程,唯一需要知道的答案.

電影很刻意地將執法人員描述為壞人,不論是Lala的法官父親,還是對女犯濫權私用的警員局長.很多觀眾對電影末段劫獄的轉折感到突兀.不過同時期另一部阿根廷出品的《Lion's Den 母獅的牢籠》,電影的結尾都是女性抗議司法不公,放棄法律途徑,越獄而逃.可能這是阿根廷的社會現況,電影創作者異口同聲對司法體系表達不滿.

如果你在電影院觀賞本片,Lala掏槍劫獄的聲效真是非常震撼.音響的重力拉扯著耳膜,感覺沈重的壓力,成功地傳達Lala的心理狀態.或許劫獄不是最好的劇情安排,卻是傑出的場面處理.

電影結局顯露導演的創見,它有不同的解釋方式.當它是Happey ending來看(sort of),它明明就是嘲諷著傳統的快樂結局,面對不知何去何從的未來,Lala苦澀地編織美夢:我們有個湖畔的房子.當她說,妳願意和我一起游到湖底的深處嗎?我一方面覺得那可能是愜意生活的一種表現,另一方面卻有一絲絲不安,不曉得她們會不會一起遊回岸上?

原文配圖發表於:http://orange-review.blogspot.com/2009/11/fish-child-review.html
若無法開啟,請改用代理程式瀏覽.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