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交響人生--The Concert [2009]

音乐会/非常爱乐乐团(港)/交响人生(台)

7.5 / 18,644人    119分鐘

導演: 哈杜米赫羅
編劇: 哈杜米赫羅 馬修羅賓斯
演員: 梅蘭妮蘿倫 法藍柯波蘭德 咪嗚咪嗚 里安‧艾貝蘭斯基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小斑

2009-11-06 12:09:10

哪裡有靈魂,哪裡就有音樂廳


這個世界上有很多話因為轉述的人只講了半句而變了味道。比方說皇帝說「中國是一頭睡獅」,中國人拿來自勉時從來不講下半句「但願她永遠不要醒來」。又比方說曾經有個人雙眼放光地對我說「如果真的有外星人的話,我們可以用音樂來交談」,我立刻很敏捷地吐槽說「也許人家根本和我們不同音頻,是用超音波溝通的呢」,因為我不走感性路線,所以也會就此腰斬這段談話,不會再提對方吐回來的台詞。

他說「哪裡有靈魂,哪裡就有音樂」

法國觀眾的哭點很低——這是我喜歡去電影院的另外一個原因。以前在中國的時候我都不大好意思在影院裡哭——旁邊坐的不是同學就是母上,夾雜著啃雞爪磕爪子偶爾還有lovelove的聲音,哭很破壞氣氛,要哭寧可一個人躲起來,慢慢地就誤以為自己哭點很高。來到法國之後,常常是我一個人,影院裡很安靜,Gaumont一號廳的音響效果很好,鼻子酸上來的時候聽到旁邊也有抽泣和抽手紙的聲音,就放肆地把臉扭曲了,這才發現其實我哭點蠻低的,而且有點怪,而且跟影院裡的其他觀眾很一致。這部電影讓我五官扭曲的點甚至都還沒有到男女主角OS的戲碼,而且我也不喜歡柴可夫斯基,可以說幾乎沒怎麼聽過他的作品(除掉學校音樂課上放的那些),而且聽聽音樂就掉眼淚也是我不習慣的事情,想當年在包廂里看《蝴蝶夫人》看到飆淚的時候我自覺丟臉得不行,恨不得奪門而出(可惜包廂是從外面反鎖死的orz,我之後看到opera提供的「包廂尚有空位,我們可以免費把您的座位調整過去喲」服務我都要考慮再三)。這麼說,是不是表示是我這個音痴還有靈魂在?(拍胸口ing)

電影進入主題很快,開頭那段幻想與現實雖然cliche但還是剪得很漂亮,我覺得主要是Aleksei Guskov演得好(順便說這位大叔是我的菜,所以搞不好有偷偷加分),很少有演員演指揮家演到「入神」的,不是表現得太high好像打了雞血一樣(當然有些指揮家本身就是走「雞血」路線的)就是不夠投入感受不到那種控制感,G叔從身體姿態到表情都enjoy得恰到好處,所以當鏡頭一拉開來,發現他不是指揮只是個清潔工人的時候,雖然事先都讀到過劇情大綱了,我還是有驚一嚇的失落感。我這邊還在強壓那種彷彿一腳踩空樓梯似的不適,G叔就已經收到巴黎發去的 fax並且三下五除二解決了後續問題。於是這電影似乎要朝著「小小的人物有著大大的夢想」這個路線上去了——散落在各行行業身懷音樂絕技的路人們將藉助此一機會一展才華,從此以自己的愛好為生(感覺怎麼像某選秀活動似的)。但是nonono,雖然那位ex-KGB千里來巴黎找共產黨總部的痴心似乎仍然是沿著「每人有一個夢想,不計一切實現它」的金光大道在走,但是自從Anne-Marie出現後,她的身世,她與Andreï Filipov的關係,她和Andreï跟柴可夫斯基的淵緣漸漸浮上來,不僅變成明線,而且變成了主線。

影片在柴可夫斯基小提琴協奏曲的時候得到了一切答案。大家來自各行各業沒關係,大家來到巴黎的目的各有不同沒關係,甚至未經綵排過這也沒關係,這首協奏曲的主角是小提琴,只要那把小提琴還會作響,那雙拉琴的手還向其中灌注以燃燒著的靈魂,所有的樂器都會跟上節奏找到平衡,一切都會自然趨於harmonie(呃,不知道為啥我不好意思在這裡用「和諧」),當然指揮這場演奏的人還是Andreï,但這場演奏的核心卻是Anne-Marie,她代替她的媽媽,在30年後完滿了這場演奏,完成了 Andreï的夢想,傳達了斯拉夫的靈魂。她所演出的不是一個身世曖昧的小提琴手,而是流轉不死的音樂精神。儘管她在法國長大,儘管她從來沒有拉過柴可夫斯基,但音樂的聲音——我現在還不肯定外星人一定能夠理解——但至少在人類中間是共通的,不管失散了多久,遺忘了多久,被壓抑了多久,只要一個響指,便會甦醒,便會明白。關於女主的身世並沒有由男主親口說破,而是在演奏的中間伴隨著旋律以男主OS的方式表現,而女主恍然——應該是說確實——感受到了。音符不但串起了時間,也越過了空間,也許真的能撫摸到靈魂深處。中間穿插那些猶太父子抓住每分每刻做生意,還有其他成員分分秒秒地喝醉,還有經理先生時時刻刻不忘共產主義大業,不僅是笑料,也是說明當樂聲響起的那一刻,音符harmonie的不僅是各樣不同的樂器,還有各種各樣不同的靈魂——「這是真正的共產主義」Andreï大叔如是說。

當然這些樂器也如靈魂一樣,其中必然也有不和諧因素,這個形象很不光彩地由某爆發戶承擔了,影片大大咧咧幾度三番地諷刺這個自以為提琴拉得很好還很愛拿出來現的土財主「買足球隊」不會是在影射某某某吧。其實那段在槍林彈雨下,ex-KGB先生追在暴發戶的屁股後面爬一邊還拉贊助的場景還是蠻可愛的。那麼在C的要求下,我作為前暴發戶(請注意這個「前」字)的女兒,向各位暴發戶喊話——那麼有閒錢的話,請多投資文化產業,哪怕是給自己臉上貼金,顯得自己有點層次也好啊!

這張的OST自然很收得過。除了柴可夫斯基外,在前面表現俄羅斯的民間音樂高手時常常也使用斯拉夫民歌,都跟畫面配合得天衣無縫。而且最後一段柴可夫斯基的小提琴協奏曲時長15分鐘,能夠讓影片不至於陷於冷場,甚至讓觀眾比看一場現場音樂會還有感觸,之前的氣勢營造,和通過中間的閃回解開所有謎底的節奏都把握得非常好。這一段融合了演奏者的情緒起伏,觀眾的反應,過去的回憶,從黑白到彩色,從遠景到特寫,從疑惑不解到豁然開朗,從無動於衷到淚流滿面,除了講述過去的故事之外並不多著一言,各方的關係和情感堆積了一整部電影全都在此解開釋放,配合音樂的旋律,剪輯得格外流暢漂亮。唯一說有點不滿的就是在這個時候還要安排chatelet經理跟伊助手kiss作為笑點有點太超過了而且不合時宜,有點破壞整體感覺(老娘我當時正哭得歡呢,突然來這麼一幕就非常不爽)。

前幾天才看到《國家地理》雜誌上說「法國一直被當作 『浪漫』的代名詞,但現在這個角色已經被一些印度洋上的小島所取代了」,可是就這部影片來看,說到法國大家還是會直接想到louvre,Rodin,紅酒,還有音樂,那還是很浪漫啊。而且Théâtre du Châtelet確實是收音效果相當的好,環境又舒服(而且影片中也誇張了吧,其實坐樓上的話也不用穿那麼正式啊)。Andreï的悲哀並不只在於他在事業最美好的時候被粗暴地打斷了,而且自此失去了親密的合作夥伴,還在於在這一場浩劫過後,他已經失去能夠理解他聽懂他的觀眾了,所謂「俄羅斯的音樂已經不復輝煌」並不單指業者的水平,也指聽眾的水準——或者更重要的還是聽眾的水準。我聽室內音樂的能力都是被巴黎政府用一場場「不聽白不聽」的免費音樂會給磨出來的,我看畫的能力全是被巴黎博物館一個又一個「不看白不看」的免費星期天練出來的。我常常羨慕在這座城市里長大的孩子,坐在搖籃里逛Louvre,坐在推車裡聽貝多芬,並不是為了培養「年輕多金」的「藝術家」好拿出去向國際炫耀「老子如今富了」,而是在養成一雙雙慧眼和靈耳如何去欣賞去捕捉生命中的美。擁有這些眼和耳的城市,將在很長很長的時間裡仍然被稱為「藝術之都」。

於是我們結束本文開頭的故事。那個說有靈魂的地方就有音樂的人,那個在我慣例收到精裝書作為禮物的生日第一個送我CD(我還記得是一套Paul Mauriat)並且告訴我說「這裡面有書里沒有的東西」的人,在我選擇出逃後不久也離開了自己的國家,他說要到別的地方去找生命的意義。

PS: 關於這部電影裡似乎每個俄國人都聽得懂法語這個情節算不算bug,你要放到屠格涅夫和托爾斯泰的小說時代背景下就不算是bug(當時在俄國上流社會法語 ms才是通用語言),但放在現時代的話老實說我也不知道呃。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