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巧克力情緣--Mary and Max

玛丽和马克思/巧克力情缘/玛丽和麦克斯

8.1 / 186,696人    92分鐘

導演: 亞當艾利特
編劇: 亞當艾利特
演員: 東妮克莉蒂 菲力普西蒙霍夫曼 艾瑞克巴納 Barry Humphries Bethany Whitmore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Doublebitch

2009-11-03 05:25:54

我想變成任何一個人除了自己


《瑪麗和馬克思》可能是我今年看過製作最樸實的動畫電影,泥土捏制的人物造型和逐幀拍攝的手法在推崇「科技」和「仿真」的現在電影中已經十分少見。但這部沒有炫目的視覺特效、沒有英雄主義渲染、也沒有大規模的宣傳造勢的偏獨立電影所帶給人心靈上的震撼卻多過任何一部3D大片,初看這部電影或許會略感沉悶,但不要緊,請沉澱下你浮躁的心情,平心靜氣的看下去吧,這部電影足夠緩慢的擰乾你的心臟,直切你神經末梢以為被隱藏的完好的瘡疤,良藥總是苦口,如果說《飛屋環遊記》是一部脫俗的成人童話,這部電影就是剖析我們精神世界的手術刀。

馬克思最後說:「我原諒你是因為你不是完人,你並不是完美無暇而我也是,人無完人,即便是那些在門外亂扔雜物的人,我年輕時想變成任何一個人除了自己,伯納德哈斯豪夫醫生說如果我在一個孤島上,那麼我就要適應一個人生活,只有椰子和我,他說我必需要接受我自己,我的缺點和我的全部,我們無法選擇自己的缺點,它們也是我們的一部份然而我們必須適應它們,然而我們能選擇我們的朋友,我很高興選擇了你。每個人的人生就是一條很長的人行道,有的很整潔,而有的像我一樣,有裂縫香蕉皮和菸頭,你的人行道像我一樣,但是沒有我的這麼多裂縫。有朝一日,希望你我的人行道會相交在一起,到時候我們可以分享一罐煉乳。你是我最好的朋友。你是我唯一的朋友。」

這段對白我反反覆覆的重複看了很多遍,幾乎已經背過。

電影的開始如同《天使愛美麗》一樣介紹了兩個人的概況,色調一明一暗,故事便順著這兩抹色彩發展開來。兩個原本沒有任何交集的兩個人,一個生活在墨爾本一個生活在美國,卻因為一個偶然的機會開始了通信,他們很相似,愛吃巧克力,喜歡noble動畫,都住在城市孤獨的角落,極度缺愛,都沒有什麼朋友,鮮有笑容,在旁人眼裡他們古怪難以接觸,瑪麗因額頭的胎記而生性自卑,馬克思患有精神病終日與虛構的朋友和金魚相伴。跨越了地域侷限在虛擬世界的相遇讓他們找到了最了解自己的人,他們不停的通過信件傾訴著自己對於社會、愛情、友情、性和精神世界的看法和理解,並不斷的向對方介紹自己的喜好和經歷,訴說著自己平時無法說出口的一切並且互相安慰,一段真摯的友誼就這樣的升溫,等對方的信成了兩人生活中最值得期待的事情,信一封又一封,在傾斜寒冷的世界裡兩個人「擁抱」在了一起,成為了彼此世界裡最忠誠的依靠。馬克思的經歷要豐富一些,畢竟已經44歲了,所以當瑪麗提到一些敏感詞的時候,馬克思就如同被擊碎一般,嘴巴像被訂書器釘上一般說不出話,「你有被戲弄過嗎?」,「你有過愛嗎?做過愛嗎?」,這一句句帶著天真的疑問像刀子一般把隱藏在馬克思記憶深處的痛苦挖了出來,讓馬克思焦慮的同時不得不再次重新面對自己,他彷彿在瑪麗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童年,看到了自己蠢到不行的青春期悸動。而在馬克思的心像被放進洗衣機被絞爛的時候,螢幕前的你又是否有所觸動呢,瑪麗的疑問你能解答嗎?你是否也感同身受?脫下你的西裝,是否也有幾道傷疤?成年人都有一座自以為堅固的堡壘,成熟世故已然攻其不破,唯有純真才能令其轟然倒塌。年幼的瑪麗暗戀鄰居,渴望愛情,渴望「做愛」,但卻一次次被愛所傷,她對馬克思說「我知道愛情讓我痛苦不堪所有我不想嘗試了,我想愛情並不是為我而準備的」,她的一生充滿了變故,她失去了父母,失去了愛人,最後險些連馬克思這個朋友都失去了。但最後馬克思還是原諒了他,因為馬克思堅信他沒有選錯這個朋友,他也只有這麼一個朋友,而就在瑪麗幾乎對生活絕望的時刻,也正是這個老朋友的原諒,讓她重新站了起來,原來這匆匆而過的20年,兩個人的友誼早已被打磨的堅不可摧,這甚至勝過了瑪麗所擁有的愛情甚至親情。

影片最後的鏡頭是整部影片最煽情的一幕,多年後瑪麗終於鼓足了勇氣去找馬克思,可進屋才發現馬克思已經安詳的坐在沙發上離開了這喧囂的塵世。馬克思的身上,正是用來辨識表情的小冊子,看來他已經做好迎接這位老朋友的準備了。馬克思在房間的屋頂上貼滿了來自瑪麗這麼多年以來的信件,他們工整並且完好無損的晾在那裡,一目瞭然,就像時間從面前靜靜走過一般,而那架古老的打字機也永遠的成為了他們友誼的象徵,座落在窗口的陽光下。此時瑪麗看著這一切,淚流滿面。我想在兩個人惺惺相惜的交流心事過程中,他們早已明白什麼是愛,並且實踐的比一般人更加偉大,更刻骨銘心。

我們一生都在探討友情的價值,有些人說友情是最持久不變的,有些人說友情是脆弱不堪的,愛情友情親情總是作為選擇題出現在我們面前,不同人會給出不同的答案。其實在相處的過程中最重要的是你自己,有句話是說「你是怎樣的,你的世界就是怎樣的」,你必須自己先做到完全的能敞開心扉,才能換取到別人的信任和認同,這也許有些冒險,但這也是這場生活中必須付出的代價。就像這場電影裡,瑪麗根本不知道信的另一頭是什麼人,卻把最真實的自己交了出來,於是,她得到了對方等同的對待,得到了真正的友誼。現代人都具有極強的自我保護意識,在選擇朋友的過程中,許多人也總是在追求所謂的完美,總是會給自己設定許多所謂的擇友標準,不輕易的交出真心,而家長也會時常站出來說「誰誰誰不是好孩子,別跟他一塊玩兒」,這些都是病態的想法,像一堵牆阻礙了心和心的通道:「這種刺蝟,連誰曾待我好,都會帶來傷勢」。我們交朋友不是貪圖一時享樂,也不是為了博取利益,更不必去追求所謂的「平等」,我們需要的是最內心的交流和溝通,我們需要的朋友不是每天陪你吃喝玩樂卻在你失去一切時棄你而不顧的人,而是能在你犯錯的時候給你一巴掌、在你被砍的時候為你擋刀、在你最迷茫的時候陪你走過一條長街,不說話卻能完全明瞭你內心所想的人。

友情其實是在尋找另一個自己,因為只有自己才不會背叛自己。



http://new4new4.blogbus.com/logs/49986985.html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