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奇愛博士--Dr. Strangelove

奇爱博士/密码114(港)/奇爱博士或者我如何学会停止恐惧并爱上炸弹

8.4 / 519,256人    95分鐘

導演: 史丹利庫伯力克
編劇: Peter George (Ⅲ) 史丹利庫伯力克
演員: 彼德謝勒 喬治史考特 史特林‧海登 Keenan Wynn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加書亞

2009-10-31 22:34:28

《奇愛博士》:或者我們如何克服對黑白片的恐懼,並熱愛庫布里克


恐懼(panic)在希臘人那裡原本只是一個人在林中漫步時突然襲來的畏懼感,他們用一位神祈來為這種感覺命名:潘(Pan);到了中世紀,人們的恐懼集中在吸血鬼、狼人這些幻想的產物和痲瘋病、黑死病等真實的災禍上,當然,恐懼有時候也是神學上的,比如各類心懷鬼胎者對天罰日和末日審判的恐懼;近代工業的發展逐漸滋長了城市的墮落和階級的矛盾,人們的恐懼對象主要成了開膛手傑克這樣的變態殺人狂和法國大革命中肆無忌憚的革命屠殺。二十世紀的恐懼是什麼?有人說是納粹集中營。但對大多數沒有進過集中營的人來說,那裡的苦難是遙遠而陌生的,只是讀完安妮•法蘭克的某頁日記時的瞬間想像,而曾被關在集中營的人儘管為數眾多,但他們中大多數都已經死去。對於今天再次在資本主義豐裕的物質文明中安逸度日的人來說,核彈同樣是遙遠而陌生的,人們只是在看國際新聞時,在某超級大國對某邪惡國家的制裁報導中,偶爾聽到這個詞。但對經歷過冷戰的那代人來說,從廣島的「小男孩」和長崎的「胖子」一直到蘇聯解體,核的夢魘整整圍繞了長達半個世紀,可謂二十世紀最主要的恐懼。
斯坦利•庫布里克導演的《奇愛博士》就是關於這種恐懼及其後果的。冷戰中的蘇聯和美國都擔心對方率先使用核武器,於是各自設計了相應的報復措施。美國的R計劃:只要蘇聯的飛彈攻擊了華盛頓,美國的中層將領就有權力繞開總統的命令直接啟動R計劃,幾十架部署在美國本土以外的轟炸機將滿載著核彈去摧毀蘇聯的主要軍事目標。蘇聯的世界末日裝置:只要美國率先使用核武器,這個由電腦控制的自動裝置就會啟動,其威力將摧毀地球上的所有生物。美國空軍將領傑克•瑞朋從蘇聯人只喝伏特加推知地球上所有的水都已經被「氟化」了,自己寶貴的「體液」正在被毒化,於是決定率先採取措施:他在蘇聯沒有入侵的情況下直接啟動了R計劃,同時打電話給美國總統要他全面發動戰爭,因為召回轟炸機的密碼只有他知道,而他已經把他的基地封鎖了起來……
核彈的發明使戰爭變得至為簡單:它只是兩個超級大國首腦之間的博弈遊戲。唯一有制約性的力量只是某種脆弱的人道主義。使人們恐懼的是:誰能保證這種人道主義永遠有效,誰能保證不會出現傑克•瑞朋這樣的妄想狂。而傑克儘管一半是偏執狂和瘋子,但他的行為又何嘗不是出於某種恐懼。對核的恐懼與古典時代的恐懼十分不同的是:它不再是某種幻想或者來源於某種自然力和不可控的非理性因素,它本身就是理性科技的產物,同時又反過來作用於理性思維。人們試圖用理性的思維去控製作為科技理性產物的恐懼,比如讓核彈的力量控制在某個由電腦控制的裝置手裡,這種思維卻反過來被恐懼所俘虜,恐懼成了這種思維。瀰漫在冷戰意識中的正是這種恐懼思維,恐懼成了某種本體化得東西,到頭來唯一使人感到恐懼的其實是這種恐懼本身。
《奇愛博士》集中表現的不是對核彈的個體心理恐懼,而是被恐懼所俘虜的理性化思維本身。該片的空間主要集中在三個地方:軍事基地內傑克•瑞朋的辦公室,總統的作戰指揮室和轟炸機內部。決定地球和人類命運的不再是廣闊的戰場,而是這三個內部空間,命令的發佈與傳遞是無形的。人類的和平仰賴這三個地方的合理化運轉,只要某個環節被非理性的恐懼心理所俘虜,就會帶來毀滅性的後果。影片不厭其煩地敘述了R計劃從發佈到執行的所有細節:傑克•瑞朋廣播通知基地士兵蘇聯已經入侵,他已啟動R計劃對蘇聯展開報復性攻擊,所有士兵上繳所有通訊設備並嚴守自己崗位準備作戰:敵人有可能在任何時刻穿著任何衣服向基地進攻。這些命令都是軍事集團內部完全理性化的作戰反應,除了它們的前提是出於一個人非理性的幻想。轟炸機內部,從接到命令到最後的執行的過程都由攝影機鉅細靡遺地再現出來:接受命令、向基地取得確認、取出R計劃的函件、計劃的具體內容、任務的分配、戰後飛行員個人生存物資清單的羅列、切斷對外信號的措施、鎖定通訊頻率的措施、飛行高度的數據、里程的數據、投彈後逃生線路的計算……執行R計劃需要按動轟炸機內無數的按鈕,每發佈一條具體的命令,就需要按動一個按鈕,攝影機就會給這個動作一個特寫給與強調,人類的命運就決定在這些按鈕上。所有那些命令的具體實施程序及所有那些按鈕都是事前經過完全理性化地運算和設計的,它們的運作幾乎是萬無一失的,與核彈一樣,它們是人類理性的精巧結果,但是當某個源頭被非理性的恐懼心理所俘虜,恐懼便隨著這條理性的鎖鏈一步步傳遞並增值,最後產生的完全是非理性的毀滅後果,於是,人們反過來對這條精巧的理性鎖鏈產生巨大的非理性的恐懼。
傑克•瑞朋並非完全是一個妄想狂,他還是一個被徹頭徹尾地具有冷戰思維的人,這從他一邊發佈執行R計劃的命令一邊打電話給總統要求發動全面戰爭可以看出。冷戰思維是一種以恐懼為起點的完全理性化的思維。除了這位傑克,電影中還有一個人物是它的主要代表:巴克將軍(影射美國著名的「熱愛」戰爭的巴頓將軍)。他在獲知傑克已經啟動R計劃的消息後先是故意拖延時間不向總統匯報,後來又極力鼓動總動發佈全面戰爭。最後當得知蘇聯的世界末日裝置將會啟動,人類面臨毀滅的命運,美國總統和他的政府要員們商量如何挑選一部份人進入地下礦洞以繁衍人類後代時,他的建議是:如果蘇聯人偷偷帶了一枚炸彈進入礦洞,九十年後人們從礦洞出來,蘇聯的科技將會領先美國。在這個瘋狂的帶著小丑色彩的人物身上,以恐懼為起點的思維邏輯被推演到極點,同時恐懼也帶上了一層叢林法則的色彩:人們恐懼的只是在強力的較量中處於弱勢。
《奇愛博士》一片的全名是《奇愛博士:或者我們如何克服對炸彈的恐懼,並熱愛核彈》,聽起來像是一本指導手冊。片中的奇愛博士是個誇張的漫畫般的人物,他對科技的力量懷著一種 「奇怪」的愛,正是他這樣的人設計了像「世界末日裝置」這類東西。他的原型是科幻小說中瘋狂的科學家,庫布里克更新了這一類型人物,使他與愛慾結合在一起。奇愛博士在為總統講解「世界末日裝置」的建造原理和核彈爆炸後逃生的方法時眼神中帶著瘋狂的神采,他似乎根本不在乎幾十億人的生死,他唯一所愛的只是他的「裝置」和科技力量本身。諷刺的是,這個科技的驕子本身半身不遂地癱瘓在輪椅上,講到興奮處,他的一隻手便不受控制般地直衝沖伸向半空中,其姿勢頗像「希特勒舉手禮」。庫布里克似乎想藉此諷刺納粹極權主義的產生在科技的理性化中的根源。「熱愛核彈」,正如片名所示,本身就是一種「奇怪的愛」,庫布里克想回答的是,愛慾能否改變科技的非理性力量,或者說愛慾能否使人克服對科技的非理性恐懼。《奇愛博士》發行的1964年正是馬爾庫塞的《愛慾與文明》發表十餘年後,以性解放和反戰為標誌的68年革命運動前夕,人們普遍迷信文明壓抑了人的自然慾望,性慾的解放可以使人類從科技與制度的束縛中解放出來。庫布里克以這部電影表達了他對這種思潮的看法:在非理性的恐懼面前,即使是愛慾也有可能被導向畸形,人們可以愛男人、愛女人,但也有可能愛核彈。人們突然之間只看到了性的自然健康的一面,卻遺忘了性的扭曲的黑暗的一面,畸形的性慾的無法滿足要求各種非理性的「代償」。實際上,《奇愛博士》一片中許多戲劇性的場面和形象都來自於一種無法滿足的「奇怪的愛」。除了奇愛博士這一形象,還有比如影片開始時被評論家成為「史上最性感畫面」的兩架軍用飛機加油的鏡頭。「巴克」將軍出場時,他性感的女秘書正穿著「三點式」泳衣曬日光浴,後來將軍與總統開會時,這位秘書還打來電話撒嬌,無疑,這位熱衷於戰爭的將軍同樣也熱衷於做愛。美國總統在跟蘇聯總理德米特里打電話時,那位總理顯然也在尋歡作樂,顯然,性愛有時不過用來緩解軍備競賽帶來的焦慮。那位啟動R計劃的傑克•瑞朋在被問到什麼時候第一次想到地球上的水都已經被「氟化」,他的「體液」正被毒害時,他答道:「與女人做愛時」——性的無能需要戰爭來補償。
戰爭無疑導致恐懼,而人們也時常因為恐懼而發動戰爭。二十世紀的恐懼是對核戰爭的恐懼,同時也是對被非理性的恐懼所抓住的理性化的科技的恐懼,在後面那種恐懼面前,愛慾也好,理性的科技也好,似乎都無能為力,文明變得岌岌可危。《奇愛博士》最後著名的核彈爆炸的蒙太奇,就像哀婉的預言一樣,籠罩在人類文明的上空久不散去。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