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發現心節奏--Fish Tank

鱼缸/后少女性起义(港)/发现心节奏(台)

7.3 / 65,068人    123分鐘

導演: 安德莉阿諾德
編劇: 安德莉阿諾德
演員: 凱蒂‧賈維絲 Rebecca Griffiths Carrie-Ann Savill Toyin Ogidi Grant Wild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九隻蒼蠅撞牆

2009-10-31 02:04:24

與電影的觀念對抗


1。
偶然的機會,開始讀德勒茲《哲學是什麼?》里《Percept, Affect et Concept》的這一個章節。德大爺的這篇文章談到了一個非常重要的,也是完全逆潮流而動的觀點:「藝術是沒有觀念的。」在這一個章節的末尾,他提出了一個之於哲學,藝術和科學之間的三者構架:「哲學用概念呈現事件, 藝術用感覺構築不朽,科學用功能建築事物的狀態。」
出於一個傾向無政府主義者的姿態,我並不相信感覺可以通過某種形式達到「不朽」,但是德大爺對這三者的界定其實幾乎和所有的當代流行的藝術形態都對立而視。回看1945年以來深受左派思想浸淫的當代藝術,有哪一個門類完全逃脫了用觀念構築作品核心的模式?哪一個被意識形態和政治思潮所影響的藝術形式不是在努力的構建事物的狀態?但是德大爺非常果斷的把所有這些掃到了另外兩邊兒:你構築概念?那你是想玩兒哲學;你要描述狀態?對不起,你變成科學家了。
一個事實是整個西方藝術史從來沒有真正的把科學和藝術分家。亞里士多德本人在撰寫詩學的同時,又是物理學家,數學家,生物學家等等等等。文藝復興時期的大師們都身兼藝術家,科學家,發明家和建築師數職而成為全能冠軍。(因為沒有跡象表明他們是精神分裂症患者,所以別告訴我這幾個身份之間不會互相串門兒)。盧梭第一篇獲獎論文的題目即是《論科學和藝術》。無數人寫文章論述巴赫如何如何是一個數學天才,賦格的結構是如何呈幾何狀排列的。即使到了現世,藝術不但沒在核心上和科學分家,反而在形式上和科學貼的更近,看看那些囂張的概念藝術作品就體會到「科學藝術」令人肝兒顫的威力。
實際上正是在這個科學和藝術混沌不清的狀態下,誕生了一大批依靠科學解釋藝術的吃軟飯者,所謂的符號學,還有將精神分析以腦抽筋的方式解構一切的大師們都坐擁了一口看似挖不完的金礦,只要不斷的用理性結構和解構感性,就會永遠有井噴式的角度和觀點汩汩而出。
但是看到目前為止,沒有人向我解釋──我懷疑這是一個骯髒的默契──感覺是如何產生的,如何作用的?人的情感是如何發酵的?人的感知是如何轉化為感覺接著上升為情感的?
金礦里挖出來的全是理性碎片復原而成的遠古時代的拼貼畫,指著它告訴自己的孩子這是猛獁象的時候,猛獁象早就滅絕了。但是沒關係,理性世界裡,一個能自圓其說開始運轉的封閉系統是不會停下來接受不帶答案的提問的。它們會如同雪球效應一樣越滾越大,最終跳出哲學和史學的理性研究範圍而開始直接指導實踐活動……話說這不就是西方哲學的功能麼……

2。
抽象了一通,以精神分裂者的臨界狀態跳回Fish Tank,簡單看一下一個觀念是如何指導所謂的「藝術電影」的系統核心運行的,或者一個無法判明真或假的概念是如何為了達到合理解釋自己存在的目的而不斷偽裝自己的:
一個女孩,在「魚缸」狀態中的青少年:一個概念的建立。
圍繞證實她,也是她所代表的這個概念的「存在」的合理性和無庸置疑性,也是這部影片的基本目的,導演羅列了一系列的「周邊存在」:此人比較暴力。愛跳舞。生活在一個資本主義社會裡無產階級化的福利房社區。單親而放蕩的母親。嫉妒的妹妹。一個英俊時而狂野時而溫柔時而父愛的母親的情人。一匹白馬。一個偶然相遇的傻小子兼汽車修理工。
這些「周邊存在」開始運動,互為因果關係,但是最終的目的為了以一個或幾個邏輯化的精神分析公式導出那個基本「概念」的合理性:
為了參加一個舞蹈選秀女孩開始拼命練舞蹈。母親在想把女孩擺脫至寄宿學校的同時開始和英俊父愛型男友約會。而後者無任何目的的開始頻頻對女孩示好。同時汽車修理工傻小子做為無產階級的代表開始頻頻提醒女孩她的階級屬性。女孩在一番誘惑與被誘惑之後和「父愛」在刺眼燈光照射下的沙發上性愛大戰一場。隨後「父愛」隨即消失而引致女孩追蹤到其老巢,發現此人原來是中產階級的一份子而且有妻有女。顯然在心理強烈暗示下,女孩帶走「父愛」的閨女以表達心理示威。跳舞選秀活動無疾而終女孩最後一道心理防線崩塌。回歸傻小子修理工代表的無產階級狀態。完整的完成了一個「概念」的自我塑造。
整個概念具有說服力的關鍵點是讓觀看電影的人在電影的一開始就對女孩的身份和視角產生不用懷疑的認同,而讓整個電影處在一個立論被提出而只需等待證明的過程中。這裡導演就祭出了絕大部份左派知識分子的看家絕招,把女孩在整個作品的一開始就用浸透意識形態和階級等級觀念的身份牢牢固定在影片設置的大環境中,他或她利用觀眾──這裡面絕大多數都是帶有左傾意識形態的中產階級和小資產階──對自身的政治立場的正確性的確認悄悄偷換了片中人物概念合理性的最初立論基礎:沒有意識的觀眾顯然不會懷疑自己的政治傾向,也就肯定不會懷疑片中人物初設身份和環境定位的合理性。而弔詭的是,其實這個合理性正是這個影片的整個過程想努力證明的!
用比較通俗易懂的一個比喻:甲告訴乙她很苦,乙因為甲長的像祥林嫂而一開始就不懷疑她祥林嫂的身份,然後甲開始正過來反過去的講我的孩子是如何被狼叼走的,地主是如何剝削我的,乙因為已經確認了甲祥林嫂的身份,因而被甲一路的講述引下去而痛哭流涕最後得出舊社會真是吃人祥林嫂真可憐啊!這個立論看似很正常很通順的被證實。但是最關鍵的一點被乙忘了:甲到底是不是祥林嫂呢??這個其實是要通過她的講述來證明的,但是這個講述卻被乙當成了因為甲是祥林嫂所以必然而不能避免的「苦難」經歷,而反過來加強了甲就是祥林嫂的認同!一筆清晰的糊塗帳!!
究其根本,我們會發現問題實際上出在,「甲是祥林嫂「,這樣一個在藝術作品中不為人察覺的建立的先驗性的觀念,它是成立的嗎?祥林嫂存在嗎?這樣一個論題被自己自證的邏輯陷阱,乙意識到了嗎?

難怪德大爺對藝術的「觀念」如此的警惕!

再回到Fish Tank,當我們放棄抵抗,自動認同於女孩的身份時候,我們會發現一切都是如此的合「理」,與弗大爺精神分析引論里描述的是如此相似。圍繞在「我」的身邊,這個母親是如此的暴虐和不負責任,而Micheal Fassbender是這樣的帥氣而又溫柔多情充滿了父親的溫暖,而「我」對他的感情是如此的符合弗大爺那個以希臘神仙命名的情結,而現實(荒唐的應召女郎選秀)又是如此摧殘我最後一點做人的尊嚴!
但是且慢!這是一個電影,它講述的是一個人和人之間發生的故事而不是一個需要證明的公式和定理!這就意味著除了「我」需要是一個個性豐滿而充滿人味兒的人以外,「我」身邊的這些人他們不只是加減乘除開方等號,他們也都是有自己靈魂的血肉之軀。
Fish Tank的虛偽性暴露出來了,當我跳開女孩的視角站到一個真正旁觀者的視角的時候,我發現除了女孩這一個角色在電影運行的範圍內得到了完滿的自證以外,其他的人物和事件沒有一個是能夠獨立成型完成他們的自我的。儘管女孩被披上了一個在資本主義社會中邊緣化青少年的弱者性質,但其實在影片的構築結構上她卻像個皇后一樣,對所有其他的人物召之即來揮之即去,所有這些都是她用來襯托自己的合理性的輔助手段和假設而已。真的站在一個旁觀者的角度上看,Micheal Fassbender簡直是一個多重性格分裂症患者,母親簡直是個十惡不赦的惡婦。而那個舞蹈比賽,明明是為了雇用應招女郎跳鋼管舞,卻給一個跳街舞的小混混發去了參賽通知,哪個脫衣舞俱樂部會這樣吃飽了撐的?但是這個沒關係,和現實生活的邏輯不符一點不影響,只要它們能為「概念」──女孩自身的合理性存在而服務就行。
特別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僅僅因為一個滲透的意識形態,這個片子就給了人一個極度現實主義的印象,而究其本質,其實它所對應的是每個觀眾在趨同認知了女孩的視角後,而自我認同和陶醉其中的自虐型悲劇性而已。稍微有點真正的現實主義精神,影片的創作者先應該把這個片子的數個人物塑造完整再說。

另外,值得一替的是,這個事先樹立的牢固的觀念對電影創作本身的影響,已經超越了敘事的範疇,全面滲透到電影語言的表現。僅舉一個例子,fish tank里對大量斜側強光和逆光的濫用,就是圍繞構築概念而產生的一個美學上的衍生行為。

在電影創作中,大張旗鼓毫無顧及的進行概念先行的塑造,接下來構築體系以完成對概念的證明,並不是Fish Tank的發明。它是一個在滲透著左派意識形態的陣營中長期存在並經過了無限擴張的方法論,甚至我們可以說,它和整個左派意識形態的宣傳和媒介控制和大眾傳媒的思想控制都是緊緊結合在一起的。在電影行業中,它很可能最早大規模的由義大利新現實主義的作者們系統的使用,然後被巴贊和魯什繼承衣缽而發揚廣大,而伴隨著一輪又一輪的左右意識形態對抗,而不斷汲取存活的能量而衍變形式而生存下去。究其本質,它們創作的不是電影,也不是藝術作品,而是在演出一個個滲透著政治宣傳方法論的活報劇,靠取悅大眾政治意識形態取向而發揚光大。或者說,這個類型的電影,在本質上,與《地道戰》《地雷戰》《平原游擊隊》並沒有不能逾越的差別。

特別需要提到的是,這個被政治宣傳掐住了七寸的創作方法論,在概念的確立後,會有一整套完整而科學的系統來完善對概念自身的完善。所謂的電影符號學,精神分析的應用,正是針對概念塑造進行論證的理論工具。這是一個不斷自我修正中的完整的科學體系。
它所唯一缺乏的和無力承載的,正是德大爺在《Percept, Affect et Concept》中反覆強調的藝術在通達「不朽」中所應該用到的元素: 人類自身的Sensation。

3。
總結。

(1)正如德大爺非常敏銳的意識到,藝術創作中,觀念的樹立和證明其實是一個決定作品本身性質的決定性方法論。一個觀念指導下概念的建立,將不可避免的把一個作品帶入到一個圍繞概念而進行的科學證明的活動中。儘管是以各種藝術化的形式表達出來。

(2)在電影創作中,觀念的先行帶來的其實一個迥然不同的組織素材的方式,在這個模式中工作的藝術家將不可避免的形成一個過濾的思維繫統,將與概念相悖的去除,而虛擬甚至臆造出真實中並不存在的精神範疇內的元素和趨勢。

(3)這種創作方法論,因為遠遠背離了人自身感覺的的依託,必然會不可避免的依託依照科學模式建立起來的科學編碼系統來做為某些指定感受傳達的媒介,如符號學,精神分析等等。

(4)觀念創作儘管在形式上可能無限多樣化和現代化,但是它與古典藝術中受人類理性影響下的「科學藝術」依然保持著同根性。它們遵循的都是超驗式的思維和創作模式。

最後談一下Sensation, 精神創造活動是惟一一個可能的表達和紀錄人類sensation的途徑。在我看來,感覺,情感甚至感知的表達都不可能在一個科學的,定量的,邏輯辨證的系統中產生。
面對人的sensation的無窮變化和組合,創作活動在很大基礎上是在以復原和提供供sensation得以復原的環境來記錄甚至激發它的存在。
從這個角度看,觀念創作帶來的對sensation的鍛造和過濾本身就是一種背離真實的做法,無論它在形式上給人的理性認知帶來多大的真實感。

引一個我寫給別人的回覆:某人拿一個塑膠袋裝金魚回家,嫌太沉把塑膠袋戳了幾個洞,一路上水一直漏,到家的時候目的是達到了:把金魚帶回了家。但是水都漏光了,金魚早就死翹翹了。


題外話,從藝術電影工業來看,概念先行一直是一個最省力,最有效,最討好菁英知識分子的創作方法。以坎城電影節為例,幾年來的大獎作品,包括這部Fish Tank在內,Entre les murs,四月三週兩天,Gomorra無不是這樣為構築一個完整概念而絞盡腦汁的作品。對概念的推崇,對命題的迷戀本質上揭示了西方知識菁英界整體的虛偽化。

當然,比起小賈同志那些手法拙劣粗糙原始的概念來說,本片依然是一部技巧圓熟而連貫的作品。但是即使這樣,在觀看的過程中,這樣一個問題被自己衍生出的問題而證明白身合理存在的模式,哪怕是幪上了再煽情的模式,哪怕它的觀念再堅實再接近我的意識形態立場,也沒法讓我用感性來接受,只能開始用理性來挑錯。
我不太能確認德大爺所說的「不朽」是否真的存在,但是起碼當我們面對一個不能躲避的觀念的時候,我會嘗試用sensation而引導觀念,哪怕它們有好幾個而且彼此各不相同,也不會讓一個觀念來統領本該變化無窮無法言述的sensation。

Jean Eustache的《La Maman et la putain》,是我現在能想到的一個最完美的例子。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