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海盜電台--The Boat That Rocked

海盗电台/出位乐人谷(港)/海盗电波

7.3 / 116,268人    135分鐘 | USA:117分鐘

導演: 理查寇蒂斯
編劇: 理查寇蒂斯
演員: 菲力普西蒙霍夫曼 比爾奈伊 潔瑪雅特頓 肯尼斯布萊納 艾瑪湯普遜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Meteora

2009-09-07 14:38:26

理想只屬於那個年代那個半球


    聽到過太多的那個年代的形容,也看到過太多那個年代的影像記錄,總是有種感覺,似乎那個年代的那群人才是真正在追逐著自己的夢想。並且用自己的行動,感染和影響著他人。

    那個時代中國在幹嘛?God·······

    這部電影讓我看到了除了阿波羅計劃以外,幾乎所有我所想得到的元素,在此不一一敘述,對此,我有2個初步感想。

1. 看到他們的碟,我口水直流,一船的唱片,天哪~天哪天哪~~,我覺得自己家裡那點還不夠他們一抽屜的。

2.明明說這船人是以商業廣告的形式支撐運營,但是,我似乎沒覺得裡面太多廣告····莫非藏的太深了,對此我的理解是,咱現在看到的廣告上的產品那個時候還沒出現過,要是真植入了,那就是穿越了。

另外,又有1個深層的感想:

朋克起源於英國,起源於法律體制最完善的國家,這點在電影裡也有體現——要找個Bug還真找不到,而這些人不管平時有多punk,思想永遠是那麼積極,影片中我沒看到有紋身的鏡頭,最多就是抽菸,對待性,他們展現了屬於那個時代的良好的freestyle,對待同性戀,他們也早已接受。而在此之前,科學家阿蘭·圖靈卻遭到了一貫保守的英國政府的強暴。

想起了地下絲絨,感謝這些名校的教授,是他們盜取了火種(其實用小火苗好點),給我們帶來了這40年不息的燎原。

其實朋克,真的只是一個自由的理想,我們在這個理想的驅使下,去尋找或者創造屬於自己的人生體驗和價值觀念。

40年後的今天,我們依舊懷著朋克的心,活在這個世界上,但是,太多的束縛,讓我們只能選擇在體制內活動。

另附一則:
    看完電影后我越發覺得中國是不可能產生朋克的,也不可能真正的朋克起來,原因很多,我們的國土上誕生不了真正的自由主義者,大街小巷那些染黃毛穿花衣服嘴裡叼著根煙的所謂的朋克青年的眼神永遠是空洞的,因為他們無法探尋自身的價值,而那些國內的所謂的朋克的搖滾樂隊,也只是在玩著所謂標新立異,其實是譁眾取寵,對此我一直不覺有任何好感——是的,注意是所有的和朋克有關的樂隊,國內的搖滾為什麼熱不起來,不是因為政府,而是自己沒學好本事,技術不到家,糟蹋了搖滾的真正內涵。
    這種東西的產生屬於厚積薄發一類,沒有一個良好的人文價值觀,沒有一定的受教育程度,是無法真正體會這種自由的精神的。過國內的高校有幾所能真正培養出具有獨立人格的學生?
    只有當我們擁有了健全的法律,自由的學術,已經成熟的商業體系的時候,屬於我們的時代才會到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