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叫我官人

2009-08-23 06:10:18

拿曾軼可看蝴蝶效應


我來說說最近沸沸揚揚的曾軼可,先表明我的態度,我不喜歡她,也不討厭她,我不接受她,也不鄙視她,她某些地方是成功,某些地方是無辜的,她是獲益者,也是受害者,她是無辜的,也是自作自受的。
到此為止,不在去評論她。但除了在超女舞台上看到她唱歌,PK,拉票,表演等以後,我還看到了超女得到了關注,贊助商樂得合不攏嘴,評委找到了未來栽培的好苗子,粉絲有了新的偶像,大眾有了新的樂子等等,相信大家也有所體會,把這裡面任何一條和前面的曾軼可連接到一起,我們都可以稱作「蝴蝶效應」。
蝴蝶效應最初指的是電路中的混沌現象中一種非線性變化,後來人把它拍成電影,人們就重新把它定義到了生活中,小的變化帶來的巨大的變化,比如蝴蝶的翅膀一扇就會引起海嘯一樣。這是非常形象的,但往往我們看完了電影后就墨守成規的把蝴蝶效應定義成了電影中的某種片段一樣,我們往往過份誇大了小的變化卻忽視了大的變化,要嘛就是忽視了小的變化卻誇大了大的變化,其實很多東西都是蝴蝶效應。這樣來看吧,哲學上說事物是不斷運動的,也是不斷變化的。這裡的不斷變化其實就可以理解為,事物的發展是由眾多的蝴蝶效應串聯在一起形成的。
相對論偉大吧,可是實際生活中到處都充斥著相對論。我覺得蝴蝶效應是一樣的,只是我們往往把它定義在要以一個非常小的變化來帶來巨大的變化範疇之中,殊不知大的變化帶來小的變化也是一種蝴蝶效應,只是這裡前後的變化不是一個量級範圍的,但你卻沒有看到。曾軼可就可以這麼說,在她身上你可以發現很多的蝴蝶效應,因為她今天或昨天或一個歌詞的發音等等都引起了很多效果和影響,這就是滿足蝴蝶效應原理的啊,眾多的蝴蝶效應聯繫在一起就導致了今天大的變化,因此就像我前面說的一樣,曾軼可帶來了很多的改變,總體看曾軼可是一隻蝴蝶,她帶來的效應是巨大的,但其實這麼大的效應之中你又會發現又由很多小的效應組成,這些小的效應也是蝴蝶效應,這些蝴蝶或許不僅僅是曾軼可,也有很多人,回敘在蝴蝶之中你還能發現更多的蝴蝶,這就是一種疊代。
因此說蝴蝶效應就是指變化,不要想著變化的範圍有多大或多寬才行,任何事物的變化都是由若干條蝴蝶組成。我們化學上將物質由原子組成,其實到了原子你會發現還有原子核和電子,到了原子核你還能發現還有可以分的單位,那麼在變化角度來看,我想說變化是由蝴蝶組成,定義了蝴蝶這個基本單位,就好比原子一樣,往下蝴蝶可以由腳,翅膀甚至沒有破繭的毛毛蟲等組成,往上也可以由群體,家族組成,但不管怎麼說,蝴蝶的存在就有了帶來效應的基礎,就好比氧原子的存在就會帶來氧氣一樣,所以這裡把曾軼可說成是蝴蝶,我並沒有說她是一隻蝴蝶,也沒有說蝴蝶都指她一個人,但她確實帶來了蝴蝶效應。
在往下看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是蝴蝶,曾軼可的變化有目共睹我們叫她為蝴蝶,但那些看不見的蝴蝶效應難道就能否定嗎?任何人都是蝴蝶,都可以帶來蝴蝶效應,不要在乎什麼大小之分,只要能帶來改變就是蝴蝶,眾多的蝴蝶效應錯綜複雜的在一起就引起了更大的蝴蝶效應。任何一個蝴蝶效應像下都可以在分成若干種,就好比原子一樣,只要你研究下去,就會有更細小的單位,但這個單位還是蝴蝶。你以為一場海嘯就真因為是一隻蝴蝶導致的嗎?其實它是眾多的蝴蝶效應作用在一起的結果,脫離了了其中任何一個蝴蝶效應還是會引起大的變化,僅僅是部份細小地方的改變,但應該仍會有海嘯的發生,只是我們肉眼或者說觀察的重點沒有發現而已。
馬克思主義辨證法認為世界的本質是物質,其實說這句話的時候已經是一種唯心主義或者說是從唯心主義出發來判斷唯物主義了。當你認為世界的本質是物質的時候,你已經是用你的意識來定義了,任何的定義都是由你的意識最後來完成的,儘管這個意識是由實際客觀來作用的,但無意是意識的體現。反過來看唯心主義也是一樣的,你定義世界的本質是意識,其實說這句話的時候你已經把世界看做為了一種意識,其實你是從物質的角度來看世界的但卻忽視了物質的範疇,體現的是意識但實際作用的是物質。因此唯物唯心主義我一直認為2者是相輔相成的,我們之所有要肯定唯物否認唯心,在我看來這只是一種標準的定義,2者都是蝴蝶,2者構成的哲學體系也是蝴蝶,我們選用唯物主義這隻蝴蝶的時候其實往往也選用了唯心主義這隻蝴蝶,只是因為我們整體的否定學習我們忽視了而已。
世界的本質是物質,那麼變化的本質就是蝴蝶。曾軼可是蝴蝶,超女也是蝴蝶,評委也是蝴蝶,觀眾也是蝴蝶,贊助商也是蝴蝶,你我都是蝴蝶,我們都在一起創造蝴蝶效應,所以我們才會變化,大的有作用的蝴蝶效應才會被我們所看到,積極作用的蝴蝶效應才會帶來我們的發展前進,消極作用的蝴蝶效應才會讓我們失望鄙視,但不要忘了,任何一種蝴蝶效應的背後都是由若千隻蝴蝶組成,不僅僅是曾軼可,還是知道這個蝴蝶效應的任何一隻蝴蝶。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