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亞歷山大帝--Alexander

亚历山大大帝/

5.6 / 176,881人    175分鐘 | 167分鐘 (director's cut) | 214分鐘 (final cut) | 206分鐘 (Ultimate Cut)

導演: 奧立佛史東
編劇: 奧立佛史東
演員: 柯林法洛 方基墨 安東尼霍普金斯 傑瑞德雷托 蘿莎莉道森 強納森萊斯梅爾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基米

2009-08-08 06:18:40

神壇下的狗 ——評電影《亞歷山大大帝》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不論是亞歷山大還是奧利弗斯通 說來都可算是個氣壯山河的名字
但 這一部《亞歷山大大帝》非但沒按其構想將一位偉人捧上神壇 反倒一席說唱後 將其扯下 變作一條趴在神壇下的狗

04年 有三大史詩片 《TROY》《亞瑟王》以及這裡的
可以說每一部都是吊足了人們的口味 更吃夠了人們的口水
摒棄虛妄神話的特洛伊 反倒卻叫史學家們大罵失真
震撼英倫三島的亞瑟王 也將人震撼於他的虎頭蛇尾
而 這部講述這位千古第一帝的大製作也依舊在爛片與史詩間掙扎
有人說這是反應古希臘最真實的影片 的確 古希臘留下的除卻杜撰的神話及 柏拉圖式歷史的確再沒什麼及得上亞歷山大生動了 這本就沒什麼值得稱道的

影片將重點放在分析和探討亞歷山大的精神世界上 但這本身就是一種錯
影片由一老頭的敘述開始 這是歷史劇慣用的手段 而且可以證明一條近乎真理的話語 「路是腳踏出來的歷史是人寫出來的」 但這老頭話確多少有失公允的成份 它本身份就不對 亞歷山大的舊部 這讓感情成了一個惡作劇 雖然可以給亞歷山大被毒死而歷史是死於瘧疾進行圓場 但總卻叫人感到是在畫蛇添足的多餘
對亞歷山大的精神世界本就應與他所征服的現實世界用一樣的方式來對待
盡力去展現 而不應 是一種居高臨下的意識傳達 傳達偉人的高瞻遠矚的思想 更藉此來傳達他是一個神 這無非是導演在藉著強勢的地位在進行強勢的推銷
但這樣急功近利的表現恰恰讓亞歷山大的精神世界如影片一樣死寂了單一了
這樣的亞歷山大也不像一個神 只可類同於神壇下的一條狗
但可歌可泣的是影片依舊為這場無謂的造神運動作出了著實不小的無畏的努力
這在影片對歷史的還原重塑與影音視聽的營造上表現的格外清晰

故事雖然是原本的歷史 但在一開始就是玄妙的
做為馬其頓的國王原就是那麼齷齪一件事麼 怪不得要逼得亞歷山大去開疆拓土
菲利普三世居然做個愛還要靠強姦自己老婆來實現 這是鼎玄妙的一件事了
影片這樣開始對一部歷史題材影片來說當然就顯得淫蕩了許多
難道斯通是想藉此來闡釋亞歷山大同學在性傾向上的嚴重問題的成因麼
再加之居然又將亞歷山大身世說成是爛俗到家的私生子就真的有些不可理喻了

影片當然是不折不扣的大製作 如如張藝謀的影片有一個樣的弊病 壓根就不會在乎錢這身外物 總去刻意甚至肆意營造導演幻想中高遠實際不合時宜的意境
故而會選擇像安吉麗娜朱莉這樣的明星中的明星來加盟 但本身這就是一種冒險
在一部本應是純男人的戲裡把這種檔次的女明星安插進來通常會導致兩個結局
一是 游離戲外做一個大花瓶 二就是 顛覆甚至毀滅掉整個故事
但不得不說 朱莉就是朱莉 神奇的她除了會利用毒蛇來嚇唬兒子外 還知道利用毒蛇來豐富自己 雖然亞歷山大沒被捧成什麼神仙 但朱莉儼然就是復仇女神了
也到算是從一個曲線的角度完成了導演的構想了 她的陰謀與暗算充斥著整個故事 亞歷山大就是它最大的陰謀 不過在此影片為什麼不多表現呢 好像一開始亞歷山大的登基就是理所應當的 怎不叫他失寵的媽不早些多做點啥爭取 就直接跳到暗殺的地步 難道在埋怨強姦事件 之後竟是惡語書信不斷好像生怕忘掉她
而到這卻不得不說到影片情節上的一個亮點
就是菲利普斯三世的死 電影是一直放到亞歷山大遠征印度前才做了完整闡釋的
這件潛藏在亞歷山大心底的罪惡的適時展示很好的將其人生進行了一個分層
前半段少年登基光輝燦爛披荊斬棘 而後半段正值其精神混亂與印度戰敗
父親是被母親謀殺 其實這也為影片標榜了一條新的資訊 亞歷山大為何而戰的 從這裡理解 可以輕鬆地聯想成 逃避 這倒是個新話題 畢竟21歲之後 亞歷山大便真的再沒有見過母親 因為這女人殺死了他的父親 而他後來的所為亦只是在借殺人平息自己內心 開拓領土來逃避生命本最親密的女人 這盎然可以成立 但未免會流於狹隘 那為什麼他不說這是他父親的理想呢 為什麼不說他在藉此救贖內心呢 那他的逃避不就有目標了嗎 通常評說亞歷山大其人都是著眼於他天大的野心 旺盛的權力慾望與近乎變態的早期教育 野心的體現顯然還不夠的 可能歐洲人真不具備東方人特質的陰陽暗算鉤心鬥角 所以對於野心的表現 只見於一次次言談里 甚至迫切得要跑去慇勤的對馬說 我倒記得這段史實書中有提過 那馬怕的不是他 折服的不是他的偉大 只是叫自己影子嚇住罷了 但這種虛妄的神話卻也固有它存在的道理 想亞瑟王和阿提拉不也有拔過石頭縫裡的劍麼 但不論怎樣權填這就再沒了 他的野心就是這個樣子 沒有針鋒相對的政治鬥爭 只有忘乎所以的無序爭吵 或許 斯通在刻意製造的亞歷山大沒有敵手的意境 但誰知到呢 可會叫的狗通常確實是不咬人的 另外 必須注意的是亞歷山大同學的老師是亞里士多德同志 畢竟任何偉大的人不是生而偉大的 而是在成長的過程中展現的 亞里士多德其人本就有著不小的種族歧視 減弱甚至忽略掉他對亞歷山大成長過程的影響 顯然是很不道德的了 何況據說就是亞里士多德暗殺的自己的愛徒

戰爭場面是描摹亞歷山大的必須 故事乘著菲利普的死 又接著老頭一席屁話
連出征都沒見 便開始了片中的一場戰爭 也是亞歷山大一生中最重要的戰爭 對陣波斯大流士 中間承著些小打小鬧便過去了 再一場便是最後一戰對陣印度之附庸小國 戰爭場面中亞歷山大都是無可非議的中心 這甚至還要靠弱化對手來加以彰顯 而視聽語言等方面的運用上更是權傾於這場造神運動 燒錢的場面自是不必說了 對這樣一部影片來說這裡的一切努力都只可算在是彰顯著它的正常而又平常 這大場面也不過又是一部跟風的應景的趴在神壇下的又一條漂亮的狗罷了沒什麼特別 但特別的是在最後一戰中導演卻厭棄了大場面 用密林來掩蓋人群 完全並僅是在利用視聽將影片推上高峰 導演自是力求使表現接近完美的境地 但不得不說 的確有些做過了 斧鑿的痕跡太濃重 儼然是一種影片本身對觀影人的一種武力 這也完全可以體現電影的意圖原就是要將亞歷山大推向神壇 但歷史卻是亞歷山大的戰敗 一個人固然只有一種命運 導演對此也只能無奈 這當然多少有了種反諷的味道在裡面 可能是導演不知道任何用武力能夠解決的都不是問題而是代價 這代價便是這連那種悲愴都沒了 畢竟這是老頭總結前最後的機會了 慢放的幾乎靜置的畫面中自頂下打得燈光儼然繪製了一幅天神下凡的油彩畫 高昂激盪的交響樂 來反襯靜息的時間 難怪有人會吼著他的配樂好 但真正好的配樂是讓人不覺是配樂才算得上是好的 他顯然還不夠好 只是應景 而後亞歷山大被抬在盾牌上架離 眼前的是一片血紅 但接下來的鏡頭為什麼不接電灰暗色調的呢 對於身處巔峰與置身低谷的人在對方眼裡都是同樣的渺小的 所以當失落的君主與聒噪的士兵對話時 便有了針鋒相對的戲劇性 陣前演講被這般糟蹋顯然有些不忍 永遠不要讓別人知道自己在想什麼 這是做一個偉人的能力 但讓別人知道自己在說什麼並信服同樣甚至更加重要 導演為什麼要是他淪喪這種能力呢
作為一個偉人亞歷山大當然可以勇敢的追隨自己的命運 舉眼眺望比一個女人的愛情更為高遠的地方所以他選擇了男人做了個同性戀 不 確切說是雙性戀 但這完全會對使用自然樸素的手法神話他平添了不小的難度 認同度上的太大差異完全可能會葬送這部影片 故而導演選擇的是更為保守一些處理方法 對此使用多是相對還算含蓄的鏡頭來展現 是只會叫人無法理解這是耳鬢廝磨還是惺惺相惜 這樣模稜兩可似的處理 雖然這樣確是將餘地留給了觀影人好像自己對此不褒不貶 但真的 好生噁心

對於亞歷山大的死 影片用了流行的毒酒謀殺論 這的確可能是所有君主最擅長的死法 影片也可以因為有那個老頭來圓場 雖然這樣讓悲的情緒掉下來 並被老頭慷慨的高歌所取代 卻得以進一步來實現那種神話色彩 亞歷山大死時讓他托起自己的戒指 並妄圖讓那隻意化的鷹叼走 不知該如何解讀 是哄抬自己的權利 還是脫離世俗自我升天 總之 不論如何都是失敗的 而像徵自由的鷹亦承擔了他信使的作用不自由的飛了整個亞細亞 換的只是朱莉一嗓子叫

亞歷山大一生經歷太多 用電影的形式展現 便多少有些時間的矛盾 過而劇情是跳躍的 這很正常 但 怎樣讓他不感到不合時宜呢 那就是利用著裝 每幾年的跳躍都要加上服飾的變遷 可為什麼亞歷山大越變越老土了呢 亞歷山大受亞里士多德的影響 出征之初是帶有民族歧視一路打出去的 之後因見國外文明的發達而放棄了此想法 轉而支持民族的融合 這應當在他的服飾里可以體現的 但 真的沒有 除了跟聖鬥士的盔甲一樣一次比一次護的全面 其他的特色就沒了 看不出有什麼民族性地域性特色 而且 發展到最後 甚至在全部的場景設置及人物處事行動上都非常的雷同於《匈奴王阿提拉》雖然阿提拉的時代更晚些 但是更文明誰更荒蠻難道導演不知道麼 亞歷山大戰爭的目的就是時代倒退幾近荒蠻這未免太過荒誕 莫不成竟如哲人是在反映什麼深遠的話題 像是「孤單是一個人的狂歡 狂歡是一群人的孤單」不成
 
「生命也許應該完美 但那會錯過很多東西 因生命也許是有著有毒的外衣的」
這就是影片最後老頭的感嘆 敢問什麼是完美的生命 不就是神的麼 可有那麼多毛病在導演如此是何用意 看似不經意的一貶再貶 可還是擋不住要將他抬高成神 不可笑麼 雖然這種務實的精神是值得中共學習的 但放到電影裡顯然不合適得很

  據說電影還有另外一個全新的導演剪輯版 比原片要多出近一個小時 可惜一直沒看到 希望導演會做些合乎情理的更改 希望不要像《天堂電影院》的新剪輯一樣 多出的只是長達五十分鐘的拖沓和冗長 僅此而已 向偉人致敬 願他不必再趴在神壇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