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變腦--Being John Malkovich

成为约翰马尔科维奇/傀儡人生/变脑

7.7 / 353,241人    112分鐘

導演: 史派克瓊斯
編劇: 查理考夫曼
演員: 約翰庫薩克 卡麥蓉狄亞 Ned Bellamy Eric Weinstein Madison Lanc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das Schloss

2009-08-02 11:24:51

存在還是意識,這是個問題——Being John Malkovich


上個世紀曾有一個哲學學派風行一時,特別是在二戰後的人心恍忽期,在失去家園、失去上帝、失去信仰之後,人類一無所有,開始思考自己是什麼,自己應該如何去存在——這就是存在主義。

顯而易見,這部電影回歸了這個古老卻常青的主題:
什麼是存在?

這是一場奇妙的旅行,首先是七層半。七層半處於七層與八層的交接處,所以層高比一般的要矮,這樣的狹小樓道中工作,人只能彎腰拱背,無法站立。其次,更奇妙的是,一次偶然機會,玩偶師在牆的背後發現了一個通道,經由這個通道可以進入John Malkovich的思想,長達15分鐘。

開始,人們的心態只是好奇,畢竟這是別人眼中的世界。而在新鮮的體驗之後,人們開始審視自己在體驗了他人生活之前的自己的生活。恰好Malkovich又不是一個普通人,而是一個演員,一個生活質量要比一般人高出很多的人,這給普通人提供了一個更好的選擇。

對於男人來說,這意味:
更加成功的生活、更高的社會地位、美女

對於女人來說,則更為有趣:
女人的意識依舊存有,卻有男人的身體。
陰莖與陰道共同發揮它們的作用,前所未有的生理刺激,進而影響到心理。

故事就這樣展開。玩偶操控師Craig的妻子Lotte在進入到Malkovich的思想時,愛了同樣為Craig所迷戀的女人Maxine,而Maxine也迷戀上被Lotte附體的Malkovich,就這樣,兩個女人頻繁通過一個男人的身體進行交媾。惱羞成怒的Craig綁架了自己的妻子,將她同猩猩一起關在籠子裡,而自己則冒充Lotte進入到Malkovich的意識中同Maxine雲雨。Maxine竟覺得這樣也不錯,於是便同Craig的意識與Malkovich的身體戀愛起來。

每個人的存在,都因為進入到別人的意識而發生了改變,他們想實現的生活,想得到的肉體,都被滿足。導演似乎在影片的前半部闡述這一一個道理:
只要意識是自己的,身體即便是別人的,依舊可以通過大腦來感受到肉體的歡樂。

有了這個前提後,影片中的主人公可以更加恣意妄為了。Craig乾脆完全控制了Markovich的思想,霸佔了他的身體,借用他的名氣來成全自己曾經窘迫的玩偶師的事業,Maxine雖成為他的妻子,卻仍對之前Lotte附身男人的感覺唸唸不忘。

之後是意識的混亂作戰,可是,這可不是某一個人的Malkovich啊,有一大堆人等著去經歷不同的人生,還有一群耄耋老人排隊等候進去其思想,為了使自己的意識永不消失。

人們是真的想要成為Malkovich嗎?不是,人們只是藉助他,來成就自己,比如Craig;或者通過他,來認識自己,比如成為女同的兩位主角。人們並不執著肉身是什麼,卻是執著自己的「思想」,意識與肉體徹底的在這部影片中被分割開了,不是自己的身體一樣可以感受歡愉,甚至是為了讓自己的意識永遠傳遞下去,不惜霸佔一個更為年輕的肉身。這絕對是黑格爾「絕對理念」的歌頌,意識在這裡等於人的存在,中國式的馬克思主義一定不喜歡這樣的影片,因為它顛倒了第一性與第二性的地位。這也絕對是一部傳承並典型的西方思想的影片,因為只有西方的思想,才有關於靈魂不滅的傳說與渴望。

所以Malkovich活脫脫的被利用了,由於他的意識不夠強大,他只能在別人的意識離開之時,才能做自己。他就是一具空殼罷了,不同的思想可以遊走自如。Being John Malkovich,只是物質上的成為,精神上卻是對絕對自我的歌頌。

我們又從存在主義跳到了絕對唯心主義,「我思,固我在」,這是對笛卡爾的闡述啊,隨後剩下的不就是一個操控他人的意識嗎?可以捨棄自己的身體,卻執念自己的意識,因為那才是真正證明白己還是自己的東西。

存在就是意識。這是這部影片的核心。我們還記得當Malkovich進入到自己的意識的時候,世界都變成了Malkovich,男女老少都長著一張Malkovich的臉,語言只有一個調,就是Malkovich,所以這同時也是唯一的文字。當整個世界都變成了「我」之後,簡直是一場噩夢。這是否也是意識與肉體的不一致性呢?這裡是一個伏筆。

正是因為意識與物質的不對等性,所以釀造了人類失衡的心理。讓我們回到那個古老的卻依舊沒有被解決的問題:
思想渴望永恆,肉身卻力不從心。

這部影片是對自我意識的歌頌,是一場看不見的鬥爭,不再是古老的肉搏,卻是精神上的相互吞噬,可怕且可悲。

笛卡爾之後,精神與物質成了兩條平行線,互不干涉,存在主義卻致力紮根肉體,只有在肉體的基礎上才能進行自我選擇。而在精神發達,人類的肉身麻木的今天,交換意識,豈不是讓人重新感受到活的新鮮與意義?

e
2009/08/02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