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小群子

2009-07-26 20:05:34

繪畫般的電影。。。


其實這個電影名字可能會引起誤導,倒不如直譯它為《廚師,竊賊,他的妻子和他的情人》(The Cook the Thief His Wife & Her Lover)。
 
相對於別的電影的動,這部電影是屬於靜的。整個過程除了像部戲劇(開場時的拉開帷幕和結束時的閉合),它又像是一幅幅靜態的畫,幾乎固定的攝影機,拍的是大場景,沒有仔細對局部人物的特寫,始終沒有讓觀眾進入角色,仍舊知道這是場戲,所以有些虐待場面倒沒有讓我太傷神。
  
對於一個畫家出生的導演來說,控制場景的繪畫性不是件難事。整部電影裡掛在餐廳後面牆上的那幅巨大的油畫出現的次數最多,這是哈爾斯作於1616年的名畫《聖喬治市民公會官員們的宴會》(The Banquet of the Officers of the St. George Militia of Haarlem),代表著17世紀荷蘭群像畫的興起。電影裡的餐廳的簡單的紅、黑、白色調就是一直跟隨著油畫中的步伐在走,此外廚房的綠,廁所的白,街邊的藍,都顯示了導演對色彩運用的獨特純粹性。
  
男女主角應該在電影中算是我們的同情對象,男的是知識的象徵,女的是為自由而戰的勇者,當然她丈夫則化身為自私,貪婪,齷齪。。。可是當男女主角落荒而逃到那個文明殿堂——書庫時,兩人一絲不掛的依偎,像極了《失樂園》里亞當和夏娃被逐出伊甸園的場景。片中也一直迴蕩著小男孩「請洗淨我的罪惡」的聲音,這裡我是否可以認為導演是在同情亞當和夏娃那對我們的祖先呢?。。。
  
食色性也,食和色總是不分家,阿爾伯特自稱是個藝術家,美食藝術家,對東西的吃法頗有講究,其實他是把所有的一切都當成他的食物,包括妻子,手下,他總是樂於用尖牙嘴嚼別人。。。廚師理察作為喬安娜和麥可偷情的目睹者,似乎把他們的親熱也當成了種美味。。。麥可被他最愛的書堵住喉嚨而死後,喬安娜要求廚師煮了他時,頗有「愛我就吃了我」的風範,雖然最後她是逼著丈夫吃油鋥鋥的烤情人。。。整個場面還是離不了食和色。
  
(題外話)
這部電影還有許多令人驚訝的地方,比如演最大反角阿爾伯特的麥可·剛本就是鄧布利多教授,什麼叫反差,這個就是。。。其他比如 Tim Roth,他在電影裡只是個爪牙,但是後來的片子可就牛了,對了,他就《海上鋼琴師》裡的1900,《lie to me》 裡的卡爾-萊特曼博士,還是那個《黑色追緝令》裡的小南瓜,哈哈~另外,女主角也不得了,怪不得看她眼熟,原來1989年她是受變態凌辱的可憐女人,到2007年她就變成在位的伊莉莎白二世了,神奇的世界喲。。。不得不嘆演員的偉大。。。
  
ps:我和短短看完電影進電梯時,我很high的說了一句:「食慾大增!」(其實因為沒吃晚飯,不是因為電影)旁邊一女生打電話大嚷:「太噁心了,要找個地方好好的吐一場。。。」誒,人生那。。。我和短短頓時爆笑,計劃依舊進行,他吃了一份飯,我吃了一份面。。。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