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ID4:星際終結者--Independence Day

独立日 / ID4星际终结者(台) /天煞-地球反擊戰(港)

7 / 604,679人    145分鐘

導演: 羅蘭艾默瑞克
編劇: 羅蘭艾默瑞克
演員: 威爾史密斯 比爾普曼 傑夫高布倫 瑪麗麥唐納 瑪格莉特柯林 薇薇卡福克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青泥

2009-07-24 04:40:06

這麼多年過去了,依然忍不住來贊一下《獨立日》


什麼是好電影?IMDB上8星的是好電影?反映社會現實的是好電影?思考人性和最終關懷的是好電影?讓人腦子轉不過彎來的是好電影?在結尾能嚇人一跳的是好電影?讓人半夜睡不著覺揣測導演手法和用意的是好電影?

太複雜了,在我看來,所謂的好電影基本可以分為三類:聰明的電影,技巧嫻熟的電影和有智慧的電影。不關乎它們到底是商業片、勵志片、文藝片還是獨立製片。

《貧民窟百萬富翁》大概屬於聰明的電影。這類電影很懂得討巧,也就是說知道如何擊中人的痛點和萌點,能最大程度地激起觀眾的情感和思考,可能裝逼但是又裝得不至於引發反感,可能討論人生哲理但又不至於把導演和編劇自己繞暈,可能關注現實問題但又不至於殘酷到讓觀眾窒息,可能比較深刻但同時也很有趣,同時經常拿敘事結構和人物視角來做文章。這種類型的片前幾年還有一部典型,那就是《撞車》。不過聰明的電影時常會顯得匠氣和不真誠。

有智慧的電影不必我多說。這斯基那新浪潮的自有人能舉出一大堆來。有智慧的電影不一定討巧,也不會想著去觸觀眾的G點,所以未必很受歡迎。

接下來一類是我的最愛:技巧嫻熟的電影。這類電影時常和聰明電影的範圍有重合,但並不盡然,因為此類片子經常出現在商業大片裡,從未想過裝逼和討論人生哲理,因此經常地遭到高端觀影人士的鄙視,斥之為沒有靈魂、沒有內涵。

嗯,人家是商業大片沒錯,可人家商業得有素質。

《獨立日》就是這一類型中的翹楚。

在商業模式上,在電影敘事上,在講好一個引人入勝的故事上,《獨立日》幾乎無懈可擊。除卻特技,它還有更多的光彩熠熠之處。情節的銜接和轉換,有張有馳的節奏控制,人物群像的塑造,都比現今大部份電影要出色。在這一點上,它完全可以將老斯的《世界大戰》踏在腳下。

尤其值得稱讚的是電影中的人物塑造。2個小時半的電影裡,幾乎每個出場的人物都具有鮮明生動的個性,愛暈機的環保主義科學家,他的事業女強人前妻,他囉嗦的老爸,飛揚跋扈為誰雄的黑人飛行員,他油嘴滑舌的僚機飛行員朋友,開朗能幹的脫衣舞女郎女友,作為正面人物典型的仁智勇兼備的總統(當然這個過份高大全了),油頭滑腦的國防部部長,老辣的將軍,無能糊塗最後卻成了英雄的農藥噴灑員,他總是憤憤不平的兒子,神經兮兮的外星人研究專家,甚至是那個幾乎沒有台詞的嚴謹年輕的上校,統統都能給人留下印象。你看,我N年沒看這部電影了,一回想還是能把他們每個人的個性和行事態度都說出來。

這部電影聰明就聰明在知道用一些點睛之筆來勾勒出人物個性,使之豐富生動,而且做的不慌不忙,自然妥帖。有機鋒的對話,細小的動作,周圍人的反應,這些手段都運用得很聰明很好,而且也填滿了劇情的縫隙,令轉折變得柔韌。比方說,科學家很愛護地球,很保護環境,反對吸菸,上司把垃圾分錯類都要被他念叨半天,所以後來他在基地裡喝酒鬧事,亂扔垃圾,觀眾也很清楚地意識到他是絕望了。

別說這很容易做到。失敗的例子請參見今年奧斯卡獎得主丹尼保爾的科幻巨作《陽光計劃》,這片子裡努力地想呈現有血有肉的科學家群像,卻讓整部片子變得拖沓、充滿囈語和不知所云。更不用說獨立日之後幾部跟風的世界末日彗星撞地球電影,還有諸如亞瑟王那樣的糊牆爛作,除了幾位主角,其他配角的待遇比打醬油還不如,因為他們唯一的作用就是負責說廢話推動情節發展和尖叫以告訴觀眾目前情況很危急,可能要等角色快死了,電影才匆忙地讓角色突兀羞澀地說上幾句「我快要回老家結婚了」這種話,讓觀眾明白第一他原來不是個活動的人物背景牌,第二他很快就要領便當了。

因此,這種對橋段和技巧的嫻熟,同時體現出了導演對觀眾智商的尊重。

也別跟我說這種技法很商業很表面,缺乏人文關懷人性深度等等。大部份標榜著人文關懷人性深度的片子勾勒人物的水準和技巧都顯得做作和笨拙。《獨立日》大獲成功不是沒有它的道理,至少在鄙視它的商業本質和它宣揚的「美國救世主」精神之前,應當仔細參詳它嫻熟的技巧。在表達思想和深度之前,至少得要知道如何表達它們。在讓一個故事變得偉大和深刻起來之前,至少得要知道如何講好、講圓熟一個故事。

忍不住再來剽竊一下萊因哈特:

別學大師,大師是學不來的。學著像獨立日那樣聰明地講個故事,塑造人物,至少不會讓你的電影和小說看起來很無聊。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