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十二怒漢--12 Angry Men

十二怒汉/怒汉/十二怒汉

9 / 863,954人    96分鐘

導演: 薛尼‧盧梅
編劇: 雷金納德羅斯
演員: Martin Balsam 約翰弗德勒 Lee J. Cobb E.G. Marshall 傑克克盧格曼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已註銷]

2009-07-19 17:54:19

冰層下的熔岩


20世紀50年代末期,正是西方社會醞釀風暴的前夕。
在美國,艾森豪式的戰爭英雄,傳統清教徒的價值觀已日益衰微。好萊塢一向是美國社會價值觀的風向標,這個時候既有堅持非政治化的風花雪月的已然達到頂點的歌舞片,也有以卡贊為首的新一代現實主義導演的作品,而且後者註定要成為吹響新時代號角的人。
西德尼呂美特就是崛起於此時的導演之一。他的作品為人所熟知的,除了本片之外,就是阿爾帕西諾主演的《炎熱的午後》。

本片為人所稱道的,素來有兩點,一是影片主題宣揚的那種美國的民主,遏制所謂的多數的暴力,二是出色的劇本與場面調度,將12個不漂亮不年輕的男人困在一間狹小悶熱的房間中,似乎誰都跑不出去,製造了一種了壓抑與沉鬱的氣氛。
影片顯初看去,無論就題材還是風格都屬於典型的寫實主義,樸素的黑白膠片營造的那種記實的效果,生活化的台詞與表演,都帶給人們強烈的震撼,尤其使那些看慣色彩斑斕的劇情片的觀眾耳目一新。
這很像卡讚的風格,在寫實主義的表象下隱藏著強烈的戲劇性,是像《奪魂索》或者《譁變》一樣可以轉換在舞台上的劇作。

法庭電影是美國電影中一個獨特的類型。
美國人喜歡打官司是出名的,律師也多如牛毛,在我們的印象里從好萊塢明星到普通人似乎都進過幾次法庭。不了解美國的司法制度就不能夠徹底的了解美國人那種法律至上的信條。美國法律是脫胎於英國也就是古老的盎格魯薩克森的法律,其重要的組成部份和特點就是陪審制度與判例,正是所謂的英美法系不同於大陸法系的地方。這種起源於古老部族的制度,從一開始就是為了遏制王權的獨裁,給予被統治階層一個參與裁決的機會。法律是政治制度的基礎,正是這種制度造就了英格蘭的鄉村自治制度,英國人從很早就學習了自我管理,而不是依賴國王的統治,北美獨立之初的大陸會議參與者就是這些受過良好的自治教育,具有法律素養的紳士們組成的。美國人民習慣於自己管理自己,相信選票比子彈更加有力,遵守這個規則,這就是民主的基石。美國法律界是制衡專制,介於民眾與統治者之間有力的橋樑,所以美國民眾習慣用法律的來捍衛自己,而法律人士也樂於充當這個角色。美國人繼承了英國法律那種革新的思維,不同於大陸法系那種強調既有法律條文的特點,更加的趨向於民主而不是大陸法系的貴族化,重視證據,奉行負責制原則。
美國的法庭電影,是了解美國政治制度和法律,美國人價值觀和生活的一種最好的方法。美國人從小就被訓練演講,繼承的就是古希臘羅馬那種管理城邦事物和元老院的雄辯傳統,無論將來競選總統還是當律師,勇於說出自己的觀點是一個民主社會公民的特點。而專制國家是只希望自己的人民用拳頭或者沉默來討論社會問題的。

由於法庭電影所具有的這種特點,無論對於編劇,導演,演員都是一個極大的考驗。把一棕枯燥的案件作為主題,運用的是生活化語言,場景侷限於小小的空間與有限的人,而演員也多半隻能通過語言和眼神來詮釋人物。這是考驗演員的試金石。

亨利方達是一名偉大的演員。
他的風格是內斂的。節制的,不蘊不火,遊刃有餘恰到好處,在他的電影中,你很少看到他大喊大叫,激動不已。他總是那樣的沉靜,穩重象斯賓塞屈塞和讓加班一樣,用眼睛和不多的動作來演繹角色,驚異的是這種看上去的不動聲色在螢幕上卻具有一種神奇的力量,攝人心魄。
想到時下中國導演引以自豪的寫實記錄電影,我想他們真的應該學習一下這部電影。寫實不等於把攝影機放在那裡就不管了,現實也不意味著照般一切實物。追求自然不等於徹底的將自然原封不動的挪到藝術作品中來。他們這種作風,很像是柏拉圖評價一個犬儒的哲學家故意把骯髒的腳丫子踩在乾淨的地面上,柏拉圖說,你的虛榮就是用這種方式來表達的。
這種顧做的自然反而違背了自然,違背的藝術創作的基本原則,那些手提風格的攝影,群眾演員在鏡頭下做作的咕噥卻有了螢幕上最矯柔造作的表演。淳樸不等於粗糙,自然不等於醜陋,對著攝影機大吼也不是方法派表演--似乎這種大聲吼叫的念台詞的方式很流行。
人人都在模仿白蘭度,可是誰都模仿的不像,因為你不是白蘭度。
你只知道他咕噥或者叫喊,不知道他是在強烈的情感中克制著最終的爆發。
高倉健曾經在美國的大街上追著他索取簽名。因為在高倉健看來,方達的表演藝術已經達到了完美的境界,與生活溶為一體,沒有作戲的感覺。這大概就是表演的最高境界。
在本片中另外一名出色的演員就是扮演執意要把青年送上電椅的李科布,《在江邊》的黑社會老大的扮演者。他的風格是粗曠的,情緒化和和運動的,他無論作為影片中角色的對立面還是表演風格,都和方達成為鮮明的對比。一靜一動,一個仁慈一個暴虐,好在最後的時刻,他依然流露出一個父親的真情,他只是受到了傷害。在他撕碎了兒子照片的一剎那,他恢復了人性。

在這個狹窄的空間,聚集了人性的一切特徵,人性的脆弱,美好和醜惡,正義與偏見。這不僅是一部法庭電影,更是一部探討和展示人性的電影,最終對人的尊重和關愛,對真相的訴求戰勝了偏見,人性的善良獲得了勝利。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