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回到17歲--17 Again

重返十七岁/重返岁/回到十七岁

6.4 / 216,563人    102分鐘

導演: 伯爾史緹爾
編劇: Jason Filardi
演員: 馬修派瑞 柴克艾弗隆 萊絲里曼恩 湯瑪斯雷恩 蜜雪兒雀柏格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蘇乏

2009-07-12 05:56:06

重回十七歲:逆光中熟悉的輪廓


文 / 蘇乏

【舊事】

    發生在學生Mike身上的事或許並不陌生,曾經在校園中名噪一時,但在人生的重要節點所做出的選擇令生活陷入窘境,不再有聞名遐邇的學校,也不再有令人羨慕的工作,25年後,Mike面對著所有和中年男子一樣的危機,回想當初所做的選擇,更多是失去光環後的懊惱和對現實生活的無奈。沒人知道未來是怎樣,所以當赤裸裸的現實將人逼瘋,便產生回到過去的狂想,《重回十七歲》並沒有陷入改變過去重寫未來的俗套,僅通過奇遇令主角回到自己17歲時,但仍舊活在當下,儘管半路殺出保潔員這種渾水摸魚的方式看起來有些蠻不講理,但的確使很多捏造的奇遇勉強成章。
  事實上Mike並沒有如大家期待的那樣,用今天的認知重新規劃少年時的人生。重回17歲,只是讓他確認了當時的選擇並非貿然,而是深沉而富有理智的,奇遇讓他重新認識了自己,學會珍惜,改變了家庭成員的生活,並贏得了他們的信任。不同於Mike的執著,更多想當初是因為現實生活令人沮喪,那些盪氣迴腸更顯英雄氣短,遙望青春與才華如印象派的畫卷,回想起來令人心潮澎湃。
    如同類題材的影片一樣,本片的懸念在於往事重演,在決定Mike命運的籃球場上他會如何選擇,是繼續比賽贏取光明,還是追出球場謹表衷情。其實仔細分析,這兩個選項並不矛盾,甚至有些因小失大的嫌疑,一方不分輕重緩急,而另一方心事過重,導致事情無法收拾。荒唐歸荒唐,生活之所以荒唐便是因為感性不假思索,還沒做好準備,便走到了時間的檔口,不同的世界掛起帷幔,看起來如此相似。

【交集】

    影片感受最深的一幕是在法庭上,匆忙趕到的Mike聲稱自己有一封來自Scarlet丈夫Michael O'Donnell的信箋,在因搗亂之嫌即將被攆出法庭之際,他懇請能夠宣讀這封信。他紅著眼圈將初識Scarlet時的點滴細節娓娓道來,她的母校,她的衣著,他意識到如果容忍自己就這麼和她成為路人,那滋味便如同宣判死刑,直到聽見她輕聲傳達愛意,直到那次舞會,他的內心方才感受到無與倫比的寧靜與釋然,才擁有對抗世間嚴酷無常的信心與勇氣,因為他確定他們相愛,彼此擁有。很遺憾,他終於在繁冗的生活中迷失了方向,成為一名失敗者,這些落魄的洋相令他顏面掃地,脾氣暴躁,他為那些無端的遷怒與責備而懺悔,也知道這一切無可挽回,即便他對她已經做出的選擇萬般不願,但或許放她自由才是最公平的結局。Mike的眼睛離開信紙,深情地望向Scarlet——他即將失去法律名義的妻子,即便她無法從自己這副年輕的皮囊中覺察出真相。
    Scarlet一直怔怔凝望這他,那眼神充滿了詫異,觸動,遙想。這一剎她彷彿穿越了時空,回到校園中,回到昔日美好的時光,回到那份全情投入的浪漫,她再次審視著眼前這熟悉的面孔,也審視著自己在那些逝去的光陰中所做出的忘情選擇。他是誰?她忘了自己身在法庭,完全代入了Mike所描述的那些場景,她在遐想,在回味。她覺得不可思議,好像在聽曾經那個自己痴迷的少年盡數遙不可及的未來所發生的悲劇,她的思緒在不同的時空切換,已被自己的情感俘獲,無法再去判斷誰是誰非,只願沉浸其中去感受,當下已是空白。所以當法官打斷這動人的沉默,Scarlet不禁有些茫然失措。
    她悵然若失地目送Mike離開,心中充滿疑問,她請求法官延期,並意外發現那張所謂的信紙上面只是羅列了一些毫不相關的地址,方才意識到那些甜蜜的私人記憶並非記錄在紙上,而是來自於這個年輕人的心裡,來自於他最真實的情感世界。她找到了昔日的相簿,找到了被修好的吊床,坐到了情景再現的球場中間,並再次難以負荷情感的井噴,慌張離席。

    《重回十七歲》的精彩在於Mike並沒有自我否定,而是通過回到17歲經歷不同時代的校園生活,進而確認自己的選擇,重申了信念的力量與價值。本片摒棄了所謂自我救贖、拯救危機的套路,而是在同一判斷上不斷疊加、強化,這種執著爆發出驚人的情感力量,也更顯真實,贏得觀眾的認可。確然,很多事情再來一遍仍舊如此,否定自己並非單純意指幡悟、悔改,也印證了人性的虛偽與善變。反觀現實,易逝的時光最值得回味,也因其荒謬和缺陷而愈加美好,彌足珍貴。往事是庸碌時忽而閃現的畫面,是無常里忽聞熟悉的旋律,往事是一種情懷,而非與自己爭辯、詆毀。
    想至此,竟有些感慨。
    工作這一年,卻有與某些身份作別已久之感,不覺間亦有了另一種茫然與驚惶。後來便很少有留下的物品,越是近距離逝去的東西越感印象模糊,是近乎盲點的原因吧。久遠到越過少年時期的景像,反倒歷歷在目。影片結尾展示了一些主要演職人員少年時的照片,頗有映襯影片的意味。生活中的我們翻開那時的相簿,留言本,或者任何有跡可循的物品,總會有一種熟悉的味道,像街道,樹葉,紙張。一首年少輕狂的歌,一件似曾相識的衣服,一本故作深沉的書,幾行潦草或雋秀的字跡,哪篇煞有介事的文章,一個擦肩而過的身影,一段走過千百回的老巷,那個年代留有印象的種種場景都有著奇特味道,雜糅在一起,變成一種衝動。
    就這樣走在路上,時常浮想,城市的噪音竟然也成為一種寂靜。
    想至此,竟有些感慨。

2009.07.11 蘇乏,北京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