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香水--Perfume: The Story of a Murderer

香水/香水一个杀人犯的故事/香水一个谋杀犯的故事

7.5 / 265,953人    147分鐘

導演: 湯姆提克威
演員: 班維蕭 達斯汀霍夫曼 艾倫瑞克曼 瑞秋哈伍德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Claudia

2009-06-25 07:22:56

誇父!他的死亡方式證明了他就是上帝,一口氣寫完的「道德文章」


人的終極追求即是如此。赤條條活,赤條條走。《香水》的高度,或者說作為一種「獨眼巨人」式的審美架構,它的意義已經超越了一個故事所能詮釋的侷限。如果你是一個喜歡雪萊、喜歡濟慈等那一些早期浪漫主義詩歌的人、如果你是波德萊爾的崇拜者、如果你是一個曾經為凡高、海子、甚至太宰治之死而感動得落淚的人,那麼,這部電影一定會正中你的下懷。一個不可能有任何道德觀念的人,只要他存在一天,所追求的東西永遠是那樣可怕。他內疚了嗎?不,不僅僅如此——在成堆醉生夢死的人中,他理解了悲劇的意義。這是一場「偉大的尼采式的探索」,它來自直覺、來自體驗、來自你我從娘胎就隱約能感覺到的那種可怖的下場。縱慾吧!生命的禮讚!當「酒神」盡情地嘲笑「日神」的時候,人,這種原初的形態,究竟有什麼道德可言呢!一切的一切統統是都在奔向同一樣方向,誰能擁有這樣的「美」,誰就是聖靈!人歸根到底是什麼?或者說是什麼造就了一個人?難道真的是絕對的理性嗎?!宗教是什麼、世俗是什麼、法律是什麼、文明又是什麼呢?!一場荒謬的秩序的煉獄,從起步的時刻就已經註定了毀滅的結局。《香水》的故事揭穿了人類社會的一個天大的騙局,那便是「一切之虛偽、虛偽之一切」。這個人到底在追求什麼,或者說什麼能阻止他的追求。這一點,我們應該問一問人性,也就是人之所謂為人,人之所以存在的基礎究竟是一個客觀的、理性的、互相參照的物質世界,還是那個非理性的,主觀的,完全可以超越一切的「隱秘存在」,說得再直白一些,那就是人究竟是社會的產物,是適應社會的被動者;還是自然的產物,一個創造社會的締造者;是社會造就了我,還是我造就了社會。一個能夠忍受環境之極限的人,在他無限接近死亡或者極美時刻。人的存在之意義是否還有他固定的價值,我們是否該「重估一切價值」,尤其是這滿口的「道德文章」。海德格爾曾經關於「存在」的晦澀註腳,荷爾德林一貫的神秘幻想,還有福柯永遠也揮之不去的愛慾癲狂。有時,我時常會想起推石頭的西西弗。這是「人」最形象的隱喻!一個永遠不知道自己是誰,卻又要不斷地向前步履蹣跚的生命體。如果說我們的「守護神」本就賦予了我們「成為自己」的能力,可是又有多少人在爭取與它交談呢,什麼才是靈魂的終極?!閃亮的詞句在自由的哲學探討面前忽然變得具有了強烈的文學色彩,文學是什麼?文學就像這窮不盡的宇宙奧秘一般。它可以像數學一樣描述一切之美,卻永遠無法用唯物主義者能理解的方式證明一切。其中的宏偉感,曾經在歌德的《浮士德》、貝多芬的音樂、甚至格列柯痛苦扭曲的肉體中閃現過。那是一種虛空到死,狂想至迷的野蠻,它孕育了勃勃生機的所有生靈,卻與所謂一般的「人文主義」精神背道而馳。這點用中國人最容易理解的「誇父追日」的故事去描述也許最為確切了。《香水》所要塑造的正是這樣一種拋棄一切之無畏的、純粹的奔跑者、守望者。存在於他頭腦的唯一之念——就是「保存美」,然後再親手毀滅它(三島由紀夫的《金閣寺》)。把神聖撕毀給所有人看。一個「純粹的人」完成他一生的「純粹的不朽」,所以他是一個超人!一台晝夜不停,直到死去的「永動機」,或者說是一個經典的、符號化的白痴。在被乞丐們分食的那一刻。他的死亡方式證明了,他其實就是上帝!上帝就是這樣把自己的血肉分給大家的,美——最崇高的犧牲。正是如此。於是,人們有了幸福感。這個體驗令「它們」終生難忘。同時上帝也是一個人,一個完全知道自己是什麼的,無所不能之人。因此,本片在「探索偉大的人」之餘甚至可以說還被裹上了一層殉道的含義,這個像徵物就是一個奔向太陽的、赤身裸體、最後壯烈而死的誇父。人間最為歇斯底裡的浪漫,終於完成了一次電影體驗!——狂想吧!讚美吧!那才是一個真正的、理想的「大寫之人」,在精神領域,我們永遠崇拜這樣的人,但我們永遠做不到「一樣」。因為,我們永遠是被現實捆住手腳的「大多數」,甚至連犯罪、去殺人都要懷揣一份可笑的「罪惡感」,這真是太可悲了!看穿《香水》這部電影的人,也許是非常危險的一群人。因為,本片的核心價值就是要證明:即使是像希特勒這樣的人,也是美麗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