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悲情城市--A City Of Sandess

悲情城市/ACityofSadness/ACidadedaDor

7.8 / 5,190人    157分鐘

導演: 侯孝賢
編劇: 吳念真 朱天文
演員: 李天祿 陳松勇 高捷 梁朝偉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今日

2009-06-08 05:24:47

時事三杯酒


在一個時局裡,底層百姓的某些口頭禪總是最能說明那些複雜糾結的社會情緒,比如「干你娘」這句國罵,憤怒激動,粗俗透頂。
不過,多次展示這句口頭禪的電影《悲情城市》,卻是那麼的淡然與蒼峻。

對於那些喜愛好萊塢的觀眾來說,看這部候孝賢的電影簡直就是自虐,尤其是當他們對那段動盪歷史缺乏了解的時候。更何況,這部長達150分鐘的影片情節那麼零散,鏡頭冷得那麼讓人無法靠近,甚至節奏也有拖沓之嫌。
我看《悲情城市》,感覺有如候孝賢的名字那樣,令人感覺親切鄉土,而激情內斂到難以言說。零碎走筆,談幾個方面:
一是故事。本片故事時間跨度為1945-1949年,台灣正值光復後的重建和內部危機,特別背景為1947年發生的「二•二八」事件。在亂世中,個人的命運無論如何掙扎,總是連滄海一粟也不如。影片中,林文雄是林家四兄弟的老大,粗俗而溫暖可愛,他接替在日據時代以「大流氓」自居的老父,以一人之力艱苦主持家政;他本來是一個旁觀者,他只想籠著三個弟弟,以求一家平安,卻終究抵不過時代亂流的捲裹,死於黑幫傾軋,其他三兄弟也無一善終。如此,林文雄的那句口頭禪就是貫穿全片的本省人戰後情緒的象徵。
不過,像朱天文所說,侯孝賢的電影是抒情的而不是敘事的,在他的電影裡找故事註定要失望。與其說,散文化的《悲情城市》關涉的是本土家族故事,毋寧說是引領我們思索那段時局的荒謬與歷史的殘忍。在基隆和那個九份山小鎮之外,有一個更大的「城市」或歷史夢魘,被隱藏於斷斷續續呈現出來的林家四兄弟的遭遇當中。但是,本片任務並非敘述悲情事件,甚至也不是講述一個完整的鄉土悲劇或情感故事,林家的命運只是一面鏡子,折射的是對時代事件及其矛盾的感覺和思考。
二是場景。在本片中,除林家外,醫院是最重要的場景之一,因此你無法期待這是一個溫暖的故事。全片以寬美日記的低淺旁白為經,而在緯線上暗自騰挪,將悲劇時代的平民、知識分子、進步人士,以及大事件和腐敗世局投射在鄉村社會的片斷,無不聚散於這一方寸之地。各色人等,白亮的日光、空洞的眼神、慌亂的腳步,以及殉道者的鮮血和沉重的傳聞,以及潛伏於風雨的愛情……一一登場。
滴水藏海,螻蟻活命,醫院顯然是一個極具隱喻性的場景。可是,救得了人命,救不了時局。與世無爭的護士吳寬美是全片主要人物中唯一的事件旁觀者。由於林文清是啞巴,她和她必須筆談,而他們的對話被巧妙設計為黑白字幕,既使歷史事件得到隱晦交待,更增添了混亂時局中的一絲暖意,使觀者不至於因為過份憂傷而渾身冰涼。
三是風格。《悲情城市》顯然是一部風格無比峻冷而又大氣的影片。首先,你不能寄望於它有一個完整的敘事,所有的故事都分散在林家四兄弟及其關聯人物身上。換言之,導演營造出一種類乎上帝的視點,俯眼旁觀一切入事,即使它是一部民間史詩,也只是按部就班地在某種預設和目光下走個過場。片中兩場戲的處理可見一斑:林老大被槍殺後,葬禮下來緊接著就是老四林文清和寬美的婚禮,熱鬧的喜慶像被冷水稀釋,林老爺子一臉慼慼。
其次是鏡頭處理強調內部調度,特別之至。全片多採用機位固定的長鏡頭、大全景,即使有內部動作,也讓人感覺沉凝;吝嗇近景,幾乎沒有特寫;尤其是在無法述說的時候,更多次乾脆切向九份山靜默的空鏡頭。這種隔岸觀花的刻意處理顯然不是講故事的風格,而它營造出的距離感卻擁有一種誘人入戲的力量。
再就是整體畫面感。由於風格化的鏡頭和節奏處理,《悲情城市》像一紙不動聲色的白描,又是一幅緩慢潑墨處處凝思的水墨畫,簡單而深邃;即使婚禮現場其色調也是趨於沉甸,而啞巴的文清便是這畫上的無窮留白,沉默中其實潛流暗湧。片中還有兩處,一是林老大死後,蒼鷹飛過九份山的天空,畫面的詩意流動也是沉穩而有節制的;二是寬榮死訊突傳,我們沒有看到寬美失聲痛哭或大幅度的動作,安靜中壓抑著悲情,一如全片淡然抑制的美感;音樂運用也極為自然,它總是在最需要的時候不經意間「壓」上來,不是揚上來,激起觀者內省的陣陣漣漪。

看《悲情城市》,安靜、平易中總有一種恍惚感。
時事三杯酒,流年一局棋。影片結束時,鏡頭又一次久久懸停在林家飯廳的彩色玻璃屏風前。導演真是用心之至,令你懂得,「當太多話語藏於心,最華麗的傾訴便是沉默。」
是謂,於無聲處聽驚雷。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