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地球末日記--The Day the Earth Stood Still [1951]

地球停转之日/地球末日记/地球停顿记

7.7 / 86,936人    92分鐘 | Germany:85分鐘

導演: 羅勃懷斯
編劇: Edmund H. North Harry Bates
演員: 邁可雷尼 派翠西亞尼爾 Hugh Marlowe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電漫

2009-06-07 06:26:52

用理性去思考


1951年公映的, 帶有明顯的冷戰風格。
  影片開頭就直接進入了美國的防空部,把蘇聯的飛彈威脅比作不明物體的入侵,這裡有一個隱藏情節:情報分析員說這個4000英里每小時的飛行物不可能是飛機什麼的,一定是高速的飛彈,但後面出來的是一個飛碟,從這點上可以看出,當時人們對於蘇聯軍事力量的未知性的擔憂和恐懼。
然後就是一點點的對美國政府的小諷刺,電台報告群眾不要恐慌,而這時其實政府什麼措施也沒有採取。之後,一個風和日麗的日子,飛碟突然降到了漂亮的廣場上,一下子,警察,軍隊,總統,紛紛走出閨房。。。。
沒有太多的噱頭,外星飛船直接出人,而且毫不猶豫的說出:我們為和平而來。這時,外星人做了一個掏搶的動作,一個士兵嚇得直接開了槍,這時,飛船里出來了一個人形機器人,瞬間令士兵們的武器泯滅掉,直到被打傷的外星人喊了停,外星人從地上爬起來,拿起了剛才掏出來的東西,這時面對他的士兵又做了一個拔槍的動作,此時又是一個諷刺:到底誰心存惡意?
  接下來外星人直接跟著政府軍人進了醫院,被管制起來。此處有個小小疑問,他有如此先進的科學技術,為什麼不直接找總統呢?接下來的幾分鐘裡,是對外形科技的發達作展示:金屬無堅不摧,醫療超級發達。外星人和與他接觸的高官講,他是來告訴他們地球危機的,不過,官員卻因為冷戰,拒絕了他的建議。於是,他說要去接觸群眾,輕鬆的逃走。在後面一個情節,各大媒體紛紛報導外星人逃跑,一時間人心惶惶,明顯地折射出當時的人們是處在一個什麼樣的環境下生活的。
外星人來到了一個旅館,觀察他們對事件的看法,他發現,廣播裡的話都是帶有攻擊性的,毀滅,威脅,像對待野獸一樣。而談著談著,話題就從外星人想幹什麼轉到了外星人其實就是蘇聯份子罷了。
  聯想前面的廣播,我們其實可以看出些端倪,其實有的時候,人們對待一件事物的看法其實是很片面的,美國人在冷戰時期認為蘇聯就是恐怖份子的集中營,這些其實都是本國政府所施加給民眾的意識罷了(當年有許多紀錄片,報導了蘇共的邪惡如1974年的奧斯卡最佳紀錄片《心靈與智慧》......)。這讓我想到很多:直到現在大概有許多美國人還認為,中國是一個人們穿著灰色一點都沒有時尚感的整天騎著自行車,大街上沒有汽車的國家(影像可參加安東尼奧尼的紀錄片《中國》)。許多上海人把外地當成蠻人的聚集地,認為那些「偏遠山區」來的人沒有什麼文化水平,頭腦簡單四肢發達而已。(這就是為什麼那些剛剛跟我認識的人認為我是本地的或者是南方的。)
  所以,不要去固執的肯定或否定一件事情,有些事情,要用理性的眼睛去看,用理性的手去觸摸,沒有事情是絕對的!
  之後,外星人用自己的高科技說服科學家召開會議,並說明他的來意:我們有一套完備的「管理」和平的系統,要嘛你們加入,要嘛把你們做了,之後乘著飛碟,飛走,結束。
  全片的基調基本是定義在反對冷戰,希望和平的角度上,很遺憾,最後女主角沒有跟外星人走,要不然可能會轉型成為一部愛情科幻片的。相信有不少人看過今年年初的新版《地球停轉之日》,基諾里維斯主演,大成本大製作的典型好萊塢科幻大片,情節上剔除了關於冷戰的種種暗喻,增加了許多元素,甚至為了討好亞洲人,特地加了個中國老頭進去,說實在的,這兩部片子除了開始的大體情節相似之外,就沒什麼相同之處了。基諾里維斯可能認為尼莫那樣的人很受歡迎,在新版的片子中依然延續著救世主的「范兒」,不過我倒是覺得這部片子裡的男主角更加吸引人,完全是一幅紳士模樣。
  轉到影片上去,最後的結局倒是個開放式的,外星人講完話,就飛走了,我們該怎麼辦,人與人之間的懷疑怎麼辦,一直壓在我們頭上的戰爭威脅怎麼辦?這些問題,我們至今還沒又解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