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巴德麥恩霍夫二人組--The Baader Meinhof Complex

巴德尔和迈因霍夫集团/TheBaaderMeinhofComplex

7.3 / 40,171人    150分鐘 | 184分鐘 (extended cut)

導演: 烏利艾道
編劇: Stefan Aust 烏利艾道
演員: 瑪蒂娜吉黛克 莫里茲布雷多 喬漢娜沃卡萊克 娜雅鄔兒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原教旨托利黨人

2009-05-25 01:20:33

蔑視法治與人道主義的極左浪漫主義者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隨便瀏覽了一下豆瓣,發現竟然有眾多的人嚷嚷看不懂。一段不算太久遠的歷史,竟然有這麼多人完全不知道,多麼讓人吃驚。看不懂的該自己找書去惡補歷史。關於60年代激進學生運動和70年代極左恐怖主義的書形形色色,深深淺淺,各種立場的都有。但說實話,還沒見過一本詳略得當的中文書來從頭到尾介紹一遍。
  
  
  西歐極左恐怖幫派的電影,我是第一次看到,以前不想看,也不願看。太讓人無奈的話題。這部電影給人的直觀震撼遠遠超過了那一堆堆枯燥的文字。
  
  說點本人對他們的看法,西德的RAF,要求美軍撤離西柏林,撤離德國,撤離越南,這幫幼稚的年輕人應該清楚東德和東柏林是什麼情況?影片開頭抗議巴列維國王,抗議者遇到的不過是拳頭和棍棒,而1953年東柏林史達林機車廠的工人僅僅為了增加麵包配給而上街,遇到的就是T34坦克。更可笑的是後來的歷史,巴列維國王時代是因為經濟不發達,社會發展不充分,很多婦女死於難產,但國王含恨死去後的伊朗的種種歷史遭遇,無論某些左糞怎麼辯駁,看看現在伊朗人口構成就行,多麼可怕!!伊斯蘭革命後出生的年輕人佔了人口多數,革命前出生的幾代人因各種原因大量非正常死亡以致影響到人口結構。
  
  
  西德的年輕人為了巴勒斯坦人的權力,為了所謂的「越南人民」可以在幾年以後享受全民政治清洗,進集中營吃槍子,華人華僑被搶光家產驅逐回中國,上百萬人做船民逃亡,幾十萬人在大海里餵魚,而努力在西德用城市游擊戰反對帝國主義的同時,1700萬東德人中,有相當一部份在想盡一切辦法逃離東德。這樣一個瘋狂的時代背景下,高聲疾呼美軍撤離,真是很有幽默感,他們直接申請移民東德不就完了,可以體驗沒有美軍武力保衛的德國另一半是什麼滋味。那裡沒有追求利潤的唯利是圖的資本主義者,更沒有帝國主義侵略機器,有的是社會化大生產的社會主義全民所有制的工廠,和社會主義人民武裝力量,當然還有效率上比西德無能的資本主義當局要高得多的鎮壓工具,克格勃,斯塔西。
  
  
  對於反越戰問題,事後諸葛亮的用船民問題,紅色高棉大屠殺來譴責這些天真的青年也不應該,這幫喜歡吸毒濫交群P聽搖滾樂喊口號的年輕人,自然不會深入研究1917年以後一整部communism用鮮血寫成的歷史,但如果留心順化城外那場可怕的再教育清洗的新聞。也足可以見微知著,這些大頭簡單小頭髮達的低能兒,吃飽了撐的,沉湎於毒品與濫交的西方學生,除了追求自己一時放縱的快意之外,可曾真正為越南人民考慮過?重複前社會主義者「老虎」克萊蒙梭的話沒什麼意思,但還是不得不說,20歲不信仰communism沒良心,30歲還信,沒腦子。對於多數人來說,政治成熟期總晚一些,政治心理年齡停留在激情和叛逆時代的階段,就是打開的潘多拉盒子。
  
  
  
  我最早看到這些極左恐怖組織的介紹,是在80年代的一本雜誌,好像叫《海外星雲》上,有幾篇文章,比較詳細的介紹了直接行動,紅色旅,紅軍派,赤軍等。這本雜誌好多年沒見過了。
  
  很奇怪的一個現象,60年代整個西方左翼運動基本是圍繞反越戰展開,但反戰運動的中心,美國,除了黑豹黨,不成氣候的城市游擊隊共生解放軍,H.R.布朗這樣的煽動分子,煽動一下放火,發動城市騷亂之外,美國面臨的極左恐怖威脅遠遠小於西歐,好像大報閥赫斯特有個後代孫女就是在做炸彈中不慎炸死,也算是共生解放軍造成的聊聊幾個傷亡之一。英國雖然在血腥星期天之後面臨愛爾蘭共和軍的威脅,但愛爾蘭共和軍問題本質上是民族和宗教矛盾,和法德意這些意識形態矛盾風馬牛不相及。看來這個問題上,海洋國家和大陸國家還是有差別。
  
  蘇東劇變後,極左勢力基本樹倒猢猻散,但還是有,希臘似乎是1997或者99年左右,一個叫「11月17日」的組織槍殺了英國駐希臘武官桑德森准將。這個當年的CCTV新聞里有報導,我看到這條新聞時印象非常深。可能大多數人對西方極左和無政府主義團體不甚了了,也沒什麼人注意這條新聞。
  
  
  另,90年代初,大約93年左右,一個叫「戰鬥的比利時共產黨員」的小派別,在布魯塞爾還按過炸彈,但未造成人員傷亡,之後再未見到該組織活動的記錄。這條新聞當年參考消息在第二版不起眼的地方發過小豆腐塊。
  
  80年代的參考消息里還有極左恐怖組織活動的零星報導,比如日本赤軍,法國直接行動什麼的。前兩年有赤軍領導人重信房子的新聞,當年的美女早已韶華不在,面對滄海桑田的巨變,也早已看透世情,不再糾纏幹什麼飄渺的世界革命,她的日本和阿拉伯混血女兒 確實很漂亮,可是特拉維夫機場那些命喪在重信房子前夫槍口下的冤魂,該去哪超度去??充滿浪漫主義氣息的革命者追求的是快意恩仇,人道主義與法治在他們眼裡,從來都不是值得一提的東西。
  
  大陸官方在80年代出版的國際共運史里,對這些人的定論就是無政府主義,巴庫寧分子,有托派背景,暴力活動既不能實質性打擊資本主義秩序,而且客觀上脫離了群眾,疏遠了群眾,不能充分發動群眾云云……陳詞濫調隔靴搔癢。再早出版的官方正式出版物我沒見過,不清楚對這些人什麼評價。不過估計72年外交「一條線」以後的官方出版物,對這些人的評價也不會太高。
  
  90年代後,出版的一些列反應蘇東問題的書,比如回顧與反思系列等,多有側面提及這些人的,蘇聯官方的態度基本是嚴厲批評:無組織的左傾盲動分子,毛主義者,態度最友善的蘇斯洛夫和門徒波諾馬廖夫也不過認為他們的活動客觀上給西方搗亂,應該暗中支持。如果這幫年輕人知道了蘇共最高層對他們這個態度,不知該作何選擇?
  
  至於東德官方和他們到底聯繫到什麼程度,鬼知道,反正神通廣大的東德情報部門對西德滲透的非常厲害,6、70年代的阿拉伯恐怖主義的武器和訓練多直接來自東德和波蘭。而西德紅軍派又從阿拉伯人那裡得到武器和訓練。80年代克格勃對西德反核人鏈運動的滲透也非天方夜譚。
  
  
  今天的年輕人不再像60年代的青年那樣被謬誤的意識形態引入歧途,理想主義激情過剩,到處滋事,是一件好事,但徹底的沉醉於物慾化中,喪失對自身私人領域之外公共領域的興趣,喪失對公平、正義、進步的信念,陷入犬儒化的自我陶醉中,同樣很可拍。我周圍的年輕人,津津樂道的是體育比賽,娛樂明星,時尚物品,和他們談論五月風暴,伍德斯托克,巴德爾-麥因霍夫,紅色旅,淺見山莊,我覺得好像自己成了傻瓜和瘋子,在講著不著邊際的囈語。
  
  20世紀從左翼無政府主義者的政治暗殺活動中開幕,又從蘇聯東歐巨變,理想破滅中謝幕,確實是一個激情澎湃同時又鮮血淋漓的意識形態的世紀,新世紀又回歸傳統,像浮華的喬治王朝時代那樣,充滿了追逐物慾的華麗又腐臭的資本主義氣息,不知道是好事還是壞事。
。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