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84 Charing Cross Road

查令十字街84号/伦敦查林十字街84号/柔情一纸牵

7.4 / 10,515人    100分鐘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戰慄的麥田

2009-04-16 21:52:44

Soul-mates never die


電影結束,字幕浮出,音樂響起。想要把思緒釐清楚,於是在盯著螢幕發獃時從腦子裡冒出這樣一句話「Soul-mates never die」

這是經常被我引用的一句話,因為有類似的經歷,也就有類似的感觸。電影最後的高潮處有一段奇特的對話:Helen和Frank兩個人打破空間的阻隔,進行著看似語言實為心靈的交流,一句接著一句,很像我們今天的短聊(簡訊聊天)。但是他們面對著螢幕前的觀眾,眼神中流露出的一切,分明像是注視著對方——素未謀面的對方。於是我們讀出了共同的東西:溫柔,尊敬,感恩,以及只有時間才能帶給他們的那份默契和祝福。我們幾乎忘了Helen之前是個多麼生猛的老太太,而總是一身灰色正裝的Frank也流露出了溫柔得像春風一樣的眼神,一改往日嚴謹得幾近僵硬的神情。

這正是兩個人之所以會成為知己的原因:善良,以及本質上的熱情。除此之外,他們幾乎沒有性格上的交集。

美國定居的老太太Helen雖是英國人,但已被美國化——開朗,幽默,慷慨,熱情,說著一口吐豆子般的地道美國本土英語。身為一名作家,她身上又有著學者的那種敏感,較真,甚至在我看來她極其神經質,卻不失為一個可愛的老太太。很喜歡影片中她或歡喜,或憤怒地敲打鍵盤的片斷,她如此外露的情緒與另一個主人公Frank形成了鮮明的對比。Frank一看便知是地道的本土英國人——內斂,嚴謹,細心,雖然筆者認為他外表冷漠內心狂熱,即我們所說的「悶騷」,但不管從什麼角度看他,乾淨的灰色正裝,淺藍色的眼睛,永遠都是淡淡的眼神,被美國人稱為「像念詩一樣說話」的純正英語,我們都會把他與優雅的紳士相聯繫。

就是這樣兩個本來毫不相關的人,通過買書賣書的交易維持了20年的書信往來。從一開始賣書,到為Helen留書,甚至將Helen一直在尋找的書找來作為禮物送給她,我們可以看到Frank的細心和體貼;從寄肉食和雞蛋給書店的人到給Frank的兩個女兒寄尼龍襪,我們可以感受到Helen的熱情,慷慨,以及她對Frank買給她「精神食糧」的感激之情。在這20年里,英國發生了很多事情,我們可以看到二戰結束後英美兩國的經濟差距,英國首相選舉,英王六世去世,英女王加冕,以及70年代風靡世界的金龜樂隊……這些歷史也成為他們心中共同的回憶。很難說在這二十年里,他們兩個對彼此的感情沒有從原本友情的基礎上發生某些質的變化,作為局外人的我們看到了Helen看著Frank的照片時眼中的柔情,Frank聽說Helen不能去英國時眼中難以掩飾的失落和那一句極輕的「She』 not coming….」,他也曾將光顧他書店的時髦美國女郎當成是Helen,那一刻他的眼中就分明閃著火花——但最終,他們擁有了足以珍惜一輩子的回憶,卻始終沒有見過一面。縱然他們產生過什麼樣的微妙的情感,但他們卻都將它藏在了心中,十分默契地。這是這部影片最讓我感動得一點。從Frank對Helen的心中的稱謂「Madam」,「Miss Helen」,「Dear Helen」,我們看到了那微妙的化學成份,但是他二十年如一日的在用餐後對自己的妻子說:「very nice and tasty」.Helen將對Frank的感情用在了書店其他人,包括他的女兒身上,她善待他身邊的每一個人,即使這真是被稱為愛情的感情,那也是積極的,善意的。所有的人都稱讚Helen的慷慨與好心,連Frank的妻子也對她抱有尊敬和感激。有一種感情不被說破時最美,最道德,當它可以讓你更愛身邊的人,也更熱愛生活,那麼它就不會因為時空的阻隔而逐漸淡出人們的記憶。當身邊同坐的人們都期待他們最終能有愛情的說法或結局,我卻希望他們可以保持這種單純且富有力量的美好情愫。許多電影都向人們講述了驚天地泣鬼神的壯美愛情,但當我看到影片最後Helen穿著整齊得體出現在查林十字街84號,她微笑著看著已成空屋的書店,叫著Frank的名字,「Franky」,一種親昵的表達,我被深深打動了。正是這淡如水的君子之交才會讓人有積極的微笑,不被友人的故去而過多傷了神。知己永遠不會死去。他們之所以是知己是因為他們就在對方的心中。

有些感情像火焰般絢爛,濃得化不開,恩恩怨怨,生離死別;而有些感情則像泉水一般,透明的,淡淡的就可以讓人心醉。有些人必須如漆似膠朝夕相處,而更成熟更純粹的感情也許更多地存在於我們的心靈和意識深處。當我們遇到心靈相通的人,請保持著純淨的感情,請因為他的存在多看身邊的美與善,多愛身邊的人與事,請相信Soul-mates never die,讓知己永遠活在我們的意識深處,因為每個人都生來寂寞,而心靈的充實才是真正的豐富與快樂。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