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夢--Dreams

梦/Dreams

7.7 / 29,366人    119分鐘

導演: 黑澤明
演員: 馬丁史柯西斯 寺尾聰
編劇: 黑澤明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una

2009-04-11 08:34:46

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夢之八及其他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終於看完了這部電影,每看一個夢就停下來,寫一篇文字,看到最後,我才理出了一個相對清晰的脈絡。
   最後這個夢讓我想到了桃花源記,阡陌交通,雞犬相聞,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103歲的老人一邊做著風車,一邊心無芥蒂地對一個陌生人講述著關於這個村子,關於自己的生活的故事,裡面的許多話,都很發人深省:
    夜晚本來就是黑的,我們為什麼要讓它像白天一樣亮?
    我不喜歡亮如白晝的夜晚,那樣我就看不到星星了。
    老人用蠟燭照明,用馬牛田耕,對現代文明抱著嗤之以鼻的帶毒,認為那些發明都是讓人不快樂的。面對老人的質詢,旅人張口結舌,只有略顯尷尬的搔搔頭。
    最後這個大段落是喜喪的儀式,和電影開頭的那個狐狸結婚的儀式遙相呼應。老人身著紅色長袍,手搖鈴鐺,愉悅地跳著舞,加入了隊伍,和鄉民一起紀念當年琵琶別抱的初戀情人。
    旅人滿懷留戀地飽覽著美景,然後也為老人口中的浪人獻上了水邊採摘的野花,踏著輕快的步伐,離開,走遠。

    縱觀這八個夢,其實是自成體系,講述了人與自然,人與自身的關係,以及認識的逐漸深化。
  
    第一個夢是孩子偷看狐狸結婚,人在自然面前是惶恐的,這個夢,表現了人類在幼年時期對自然的敬畏,他們崇拜圖騰,盲目崇拜自然的力量,對於風火雷電的理解原始而單純。

    第二個夢是孩子和桃妖的對話和交流。與第一個夢不同,人在自然面前已經不是瑟縮著逃開了,而是充滿好奇,尋求對話,想要去探尋,隨著孩子和最後一顆小桃樹的對視,人類也漸漸找到了和自然相處的方式。

    第三個夢是登山者在暴風雪中返回營地的過程。這裡,人類已經開始想要征服自然了,他們遠離他們已經開拓和改造了的人化自然,而像天然自然開拓,去攀登人跡罕至的高山,妄圖實現對自然的政府和超越,雪女的形象神秘莫測,看似是對人類友善,又有些可憎,這正是變幻莫測的強大自然的化身,與之相比,人類到達宿營地的歡呼雀躍看起來那樣的荒謬和可笑。

    第四個夢是士兵在隧道前的懺悔。這個夢不再探討人和自然的關係,而是探討戰爭的荒謬以及對人類造成的傷害,進而可以引申為人類與自身陰暗和遺憾的記憶之間的關係,戰爭是人類損毀自然和自己的最快捷的方式,其帶來的傷害需要長久的時間來進行修復,卻仍會留下不可磨滅的痕跡。其實隧道是人類記憶中一切悲慘、失落、不堪回首的記憶的具象化,那些一動不動的士兵們,存在於軍人的記憶中,他一時的傾訴驅散了他們,但難保他們在他人生下一處隧道口重新出現,這個戰鬥是長久的。

    第五個夢是旅人尋訪梵谷的經過。這個夢探討了人類與藝術之間的關係。許多偉大的藝術家都在自己的時代不被世人理解,鬱郁不得志,而身後的作品卻大放光彩,這事不僅發生在梵谷一個人身上,而且此後也會無數次發生,這是人類的悲劇,也是藝術的悲劇。梵谷同時代的人從來沒有像旅人那樣滿懷憧憬地去試著去讀懂他,和他交流,所以這終將是我們可望而不可即的幻夢。

   第六個夢是火山噴發和之後的核洩漏把人類推向絕路。這個夢是一個天災人禍的集合,如果說天災是誘因的話,那人禍才是根本的問題。火山噴發是地球自然的先強,而核電站才是讓人類滅亡的關鍵,黑澤明向人們展現了世界末日人類的恐慌,他們好像動物一樣逃竄,沒有尊嚴,沒有方向,只剩下滿臉的驚恐。

    第七個夢是宛如煉獄般世界的真實寫照,是第六個夢的後續。因為核輻射地球已經變成人吃人的人間煉獄,世界變成了一片不毛之地,而人類卻早已變成食人魔,還要承受著永生不死的痛苦,這場景讓人扼腕,也讓人膽寒。

    第八個夢是對第七個夢的反撥,展現了對美好世界的希望。黑澤通過這個夢表現了他對現代文明的失望和排斥,他更嚮往純粹天然的田園牧歌般的生活方式,而不是用所謂的文明來扼殺人類的幸福。此夢中的旅人則代表著當下的人類,他們應該從以往的戰爭和與自然為敵的生存狀態中解脫出來,重新和自然做朋友。

    結尾的喜喪和開頭的狐狸結婚是遙相呼應的,這別具深意,如果說蒙昧時期的人類對於自然仍是敬畏的,那現代的人在對自然蔑視而嘗到了苦頭之後,仍重新試著和自然和解,才能得到最終的幸福。

    整部電影在攝影手法上無甚突出,一些絢爛的畫面相信也不是黑澤要突出的重點,八個夢,有美夢,有噩夢,有的影射了過去,有的預見了前路,有的則具象化了心中的夢想。

    黑澤用最唯美的畫面和耐人玩味的語言向我們講述了這一個個夢境,也把他的價值觀和對人類的期許捕捉痕跡地傳送到我們的心中。

    黑澤的夢如此,我們的夢又如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