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家有囍事2009--All's Well, Ends Well 2009

家有喜事2009/All'sWell,End'sWell2009/家有囍事2009

4.8 / 491人    100分鐘

導演: 谷德昭
編劇: 谷德昭
演員: 古天樂 鄭中基 黃百鳴 吳君如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獨孤島主

2009-03-08 18:45:39

《家有喜事》——一開始已成絕唱


   從1992到1997再到2009,《家有喜事》這個品牌從全盛時期到叛逆時期到今天雞肋時期,著實不容易。導演從最諳家庭喜劇之道的高志森到似乎批判意識更強於娛樂意識的張堅庭,最後變成了胖子谷德昭,三部曲里吳君如周星馳李香琴成了常客,演過前兩部老前輩男主人的關海山喬宏先後西去,而賀歲喜劇的噱頭隨著回歸的惶惑削弱,到新世紀頭一個十年的最後關頭完全成了自我抄襲的重複之作。

    居功至偉的黃百鳴用上世紀80年代的打鬧喜劇思維成功地在人心尚古的90年代糾集了張國榮張曼玉毛舜筠周星馳這等日後無一不成傳奇的戲者爆棚了港人的春節檔,《家有喜事92》被奉為喜劇片經典,除卻卡司陣容之外,無處不在顛覆性喜劇構思讓人看得大呼過癮,無論在張國榮與毛舜筠的性格錯位或周星馳充滿神秘色彩的「巴黎鐵塔式接吻」中都調侃得熱血沸騰,而吳君如老辣的笑姑演出,無疑搶足了風頭,即便是李香琴與關海山的「電視二老」,都刻畫成外粗內細的金牌家長,整一部戲每個人都發揮到最極致的表現,成為港片盛世的旗幟之一,在喜劇片之列,恐怕唯有《東成西就》可以媲美。

    可惜這樣的高峰再也沒有被超越,《97家有喜事》中的周星馳,同樣裝瘋賣傻的橋段已然失去了新意,除了無賴賓客調侃97回歸以外,幾乎沒有看到任何值得一笑的噱頭,其時主角除了星爺就是千篇一律的黃百鳴、神經質而並不擅搞笑的吳鎮宇甚至是一向正面示人的喬宏。這一部《家有喜事》的情節也算得上亂七八糟,多條線並進卻並沒有如前作那般面面俱到,反而令得劇作支離破碎,喜劇得尤其牽強。

    比星爺喬宏組合稍好一點的就是最新的《家有喜事2009》了,看片名就是借舊作圈錢,事實上也有許多戲仿舊作的橋段在裡面,比如吳君如上出租一連串的問話,就是最明目張胆的向92年鼻祖作品的致敬,片尾明星以真實身份出席婚禮也算抓住了97版本的狗尾,最噴飯的是片末那令港片迷唏噓不已的粵曲大拜年,這一在今日已然並無半點新意的結尾方式一再出現在包括《家有喜事92》、《花田喜事》甚至是《九星報喜》當中,然而21世紀到來之後,這樣的喜劇結尾成了殘片的產物,而今再度出現,非但不合時宜,甚至更加彰顯了劇作主導老黃創作力衰竭的事實。新片似乎想用古天樂代替周星馳在舊片的定位,然而大帥哥一瞪眼就擺不出像樣的誇張表情,一眾新演員也只是重複著浮躁的時代,比如只是適合《武林外傳》的姚晨。而所謂的戲骨也即是本片核心主創的喜劇片宗師黃百鳴頂著一臉褶子與姑婆吳君如斗戲,結果整部《家有喜事2009》變成了吳君如的個人舞台,基本上沒有人能蓋過她的光芒,而這種個人突出在喜劇片尤其是標榜傳統風格的那類港產喜劇片中是最致命的,直接導致了可看性下降。說相聲的都知道要捧逗結合,而今變成了獨角戲。看古天樂鄭中基的段落數次眼皮打架,這一品牌生生被黃sir和好徒弟們毀得一乾二淨——用20世紀的那種思維模式來構思一部旨在賺取新生代觀眾鈔票的商業喜劇賀歲電影,拋開港產片現狀不談,但只這份勇氣,著實可嘉,明年金像獎可以考慮頒一個終身成就獎表彰一下。

    看過《左麟右李》之後堆積的不滿在充滿期待的《家有喜事2009》里爆發成憤怒,一部怎麼也笑不出來甚至催眠的喜劇片,還不如看看那部淡如開水然而起碼還有「一人分飾四角」那樣最後的偶像召喚力的爛片呢。為什麼每次看舊作再爛熟於心的段落都會會心甚至忍不住地大聲笑呢?真不是個好現象。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