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自由大道--Milk [自由大道]

米尔克/夏菲米克的时代(港)/自由大道(台)

7.5 / 179,793人    128分鐘

導演: 葛斯范桑
編劇: 達斯汀藍斯布萊克
演員: 西恩潘 艾米爾荷許 喬許布洛林 迪耶哥路那 詹姆斯法蘭科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宗姝居士

2009-02-25 18:08:08

信仰之戰


昨天化了一天時間下了米爾克。西恩潘這個好萊塢的壞小子,減肥之後的樣貌驚人,按照片子裡他自己說的「又老又醜」,但是這部片子就是看了就不能剎車,就必須看完。

看完了,我哭了。在半夜12點,淚流滿面。情節並不陌生,但是在電影中就是如此的有畫面衝擊力。

警察衝進同性戀酒吧,逮捕同性戀者。這些報紙上茶餘飯後的社會新聞,我們也不陌生。但是真正用畫面來展現,是那麼有震撼力。對於gay吧,我並不陌生,杭州的君度,北京的目的地,都相當的熟悉。誰能曾想,就在30年前,不,也許就是不久前,警察衝進酒吧,逮捕同性戀者,剝奪他們玩樂的自由呢?

在柏林電影節上有部新加坡影片,訴說的是20年前,新加坡這個彈丸之國的一條小河邊,警察假扮同性戀者誘捕同性戀的事情。當國家機器被開動於掠奪人的基本情感需要的時候,這一切變得那麼可怕,寒心。今天的人們在網上,在聊天室裡交友,不再有當年的恐懼感,但是,情感的釋放是不是就不再如同以往壓抑了呢?

看了電影,我在想,米爾克在第三次競選監察員失敗後,原本答應伴侶放棄政治生活,不再三與競選的,可是他卻騎虎難下,只有繼續。伴侶離開了他,新的BF嚴重缺乏安全感,上吊自殺。對於他來說,監察員並不意味著榮華富貴,他甚至不屑提出給監察員加薪的議案,相反,政治讓他失去了一個個伴侶,從最開始,就收到一份份恐嚇信。那麼,他究竟是為什麼在堅持?雖然影片中他給出了答案,為了他的信仰,為了少數族群不再被歧視。但是,也不得不說,是時代和才能,把他推到了這個位置。他是為了維護心中的自由的信仰,寧願獻出自己的生命。

各人的信仰是數千年來根深蒂固地根植入們血脈的。在中國傳統的儒,道,釋三個信仰中,秦始皇和洪秀全都採取手段毀滅過儒教,佛教曾經面臨了四次法難。但是它們都延續了下來,因為信仰是被人選擇性地適用於我們的人生,所謂投緣。能成為普遍信仰的宗教,其力量遠遠勝過國家機器。

信仰是什麼?信仰讓Anita這樣的衛道士在堅持自己的信仰的時候,傷害了別人還不自知,讓Briggs之類的參議員,自以為是,用犧牲小眾來成全所謂大眾的利益。暗殺米爾克的Don,也是個信仰很虔誠的教徒,他絕對不是什麼十惡不赦的壞人,他正是傳統意義上的好人,消防英雄,愛護家庭。正因為如此,他們與米爾克的信仰之戰,顯得如此具有普世的意義。

很多人說,中國的同性戀過得比美國的艱難。其實,對於中國這樣一個缺乏信仰的國家來說,同性戀的問題從來就不是社會深層次的問題。對於一個同性戀,家人最大的期待就是趕緊結婚,用結婚這個形式來掩蓋同性戀的事實,所謂的矯正顯得特別簡單。而且,同性戀和異性戀結婚,即使有婚外同性性行為,都不構成法律追究和賠償的理由。中國的同性戀,其實比美國要輕鬆得太多。

但是,中國的同性戀絕對比美國的同性戀壓抑。因為他們沒有信仰。更沒有心中的目標。影片中,米爾克的朋友提出米爾克競選失敗的原因:你總說反對,反對,那你得說出,你支持什麼? 我看到的中國同志,絕大多數都只有批判。對,你批判了,那麼,你支持什麼?你要什麼?

相比三十年前的6號議案,同性戀教師被剝奪工作的權利而言,中國並沒有類似的性向限制條款,中國的態度,是漠視,是視而不見。也許中國需要關注的問題實在太多,關注不到人最基本的性生活的需要吧。本來在中國比較普遍的宗教信仰中,佛教,就是教育人們禁慾,道教也教育人們清心寡慾。異性戀尚且如此,何況是同性戀?

剛開始會覺得米爾克是一部政治片,但是到了影片結束,讓我在痛哭失聲的情況下,滋生了很多思考。多數人群如何與少數人群協調?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尊重遠遠比熱愛重要。我們每個人看似多數群體,都完全可能在某個情況下,某個條件下,成為少數族群。信不信?所以,確保同性戀的權益,就是保護我們自己的權益。世事無絕對,人是最強大的,也是最脆弱的,將心比心,把心放寬,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