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自由大道--Milk [自由大道]

米尔克/夏菲米克的时代(港)/自由大道(台)

7.5 / 179,793人    128分鐘

導演: 葛斯范桑
編劇: 達斯汀藍斯布萊克
演員: 西恩潘 艾米爾荷許 喬許布洛林 迪耶哥路那 詹姆斯法蘭科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enjolras

2009-02-24 19:40:18

Milk:一點雜感(好長,而且ms把五部提名片一起劇透了)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Milk看了很久了,但一直都沒有review,原因在於,其實我挺喜歡這個電影,覺得有很多東西可以說,但一時間又不知從何說起。

很奇怪我為什麼會喜歡它,其實在5部最佳電影提名片裡面,它算是沒有什麼特色的。在敘事上,不像《班傑明巴頓奇事》有個奇幻的「年齡逆行」的套子(雖然我覺得這個套子很失敗),也不像《貧民窟百萬富翁》那樣,用「百萬富翁」中那些五花八門的題目,來串連起一個印度底層少年的生活經歷,敘述一個出乎意料又在意料之中的生活悲喜劇。Milk算是一部用非常簡單的敘事技巧展開的傳記片,甚至,電影一開始,就給了熱愛懸念的觀眾當頭一棒,在片名出來之前,基本上就把整個電影濃縮進去了:用2分鐘了解當年同性戀與社會的種種衝突,用1分鐘認識Harvey Milk本人,聽他預錄自己的遺言,看他政治活動的片斷,然後,我們就知道了我們主角的結局,他死了。(好像麥太講故事:從前有個小朋友,佢係gay嘅,佢搞政治,最後,佢死咗……)

然後,我們跟著這個男人走下地鐵,開始回顧他的一生,不,後半生。他劇中的生命,從39歲開始。 而這一生基本上都是順序展開的,依次敘述生涯中幾次大的政治事件,開店,成為同性戀社區中心,參政,參選失敗,參選成功,成功反擊6號提案,被殺。其中加入兩段愛情, 穿插遺言的片斷。非常樸實的技巧。

論畫面,這裡完全沒有班傑明巴頓奇事那種精緻得有點夢幻的畫面,也沒有貧民窟百萬富翁那種很富有動感的流暢風格的畫面,Milk的畫面非常紀錄片風格,運用了不少歷史真實的鏡頭,電影的畫面也保留了那種70年代的感覺。

拿它跟Frost/Nixon比較,倒是很有意思,雖然都是基於真實的歷史,但是Frost/Nixon很大程度上是一部藝術片而不是政治片,很多細節可以拿出來細細分析、玩賞。而Milk中當然也有不少值得回味的細節,不過更多是用來煽情的(好吧,煽情在這裡不能算貶義),比如說,Milk被槍殺的前一天晚上看了歌劇《托斯卡》,心有所感,半夜打電話給Scott,倆人互訴衷情,而轉眼之間,Milk在辦公室被槍殺,透過玻璃,疊印出對面的《托斯卡》海報,然後閃回到與Scott初遇那個晚上,關於50歲的那個戲言,彷彿一語成讖,令人唏噓不已。(說到玻璃,很有意思的倒是Milk和Frost/Nixon都很喜歡利用玻璃,Milk有不少鏡頭是透過玻璃拍過去的,而Frost/Nixon中,無論是Frost還是Nixon,倆人都常常透過玻璃觀察對方。)

從演員的角度比較這兩部電影也很有意思,邁克以「活見鬼」來評論兩片主角, 這位聲稱曾經客串演出過Milk 結尾那場當年悼念被槍殺的市長與議員的燭光遊行的現場目擊者說道:

「辛潘的演繹令我這種現場目擊者驚出一身冷汗,因為太接近「活見鬼」,氣質表情以致舉手投足都幾可亂真。電視新聞片段,昏花的淚眼乾脆真假不分,不知道吉斯雲遜開倉剪輯了歷史紀錄,還是潘先生發功做了乩童。」

而評論Frank Langella 則謂:

「這與朗基拿的寫意取向南轅北轍,見他一出鏡我也禁不住嘀咕活見鬼,怪導演找來完全不像的人扮家喻戶曉得尼克遜,加上對手由頭到腳不離不棄東尼貝爾而缺乏大衞科士特韻味,很難不打定輸數。但越看越敬佩,覺得老戲骨神乎其技,超越軀體的限制直搗人物靈魂,演活了殃國禍民的奸狡大話精。」

其實由此也可以看到兩片的不同取向,那些拿Frost/Nixon當政治片看的,其實看走眼了。倒是Milk,還原一段 同性戀爭取權利的歷史,還原Harvey Milk作為政治運動家的生涯。從這個意義上說,Milk 才更像一部政治片。

同是涉及到同性愛情,Milk中的愛情跟當年大名鼎鼎的斷背山真是大相逕庭, 果然李安很東方,Jack與Ennis,放羊再放羊之後,依然是欲語還休,哪裡比得上Milk與Scott,地鐵站中一輪挑逗之後,馬上肉帛相見,水乳交融,乃至付上一生的情感糾葛。再看另一位「Mrs Milk」,連人家名字都還沒叫上,就口口聲聲「我愛你」,最後付出生命的代價。看得我這個東方保守派瞠目結舌,慨嘆這個世界真危險……(還是「貴圈真亂」?)

小跑題一下,是不是非傳統浪漫愛情故事中的主角都那麼急色,像The Reader裡面,35歲女電車售票員與15歲少年的愛慾交纏同樣看得我目瞪口呆,原來僅僅是上門道謝,也會有即刻演變成乾柴烈火的危險啊……相反地,我們可憐的Wall·E想拉個小手都那麼困難……

哎呀,跑得太遠了,趕快回來,不僅感情發展速度不能同日而語,連「鬥爭」策略都那麼地截然相反,我過去說過,李安最東方之處,是他讓主流社會接受這個故事的方式——「兩個男子,也可以和一男一女一樣,愛得感天動地,天長地久」,把同性戀融入到異性戀的「正常」感情生活里。但是Harvey Milk不一樣,面對歧視性的法案,其他人的策略是從人權的角度去反對,而Milk卻不然,他旗幟鮮明地提出,這個法案分明針對的、傷害的就是我們,為什麼還要躲躲閃閃,於是他號召同性戀者出櫃,公開與對手辯論,甚至耍小手腕,讓助手發動遊行,然後自己在暴亂邊緣出面調停。東西方的差異,或許在於此,不知哪種方式更好,不過後者顯然更爽,尤其是看到那個小孩子一樣的Cleve 瓊斯,在遊行隊伍裡面上竄下跳,喊著口號Civil right or Civil War,Gay right Now,讓我這種潛在破壞分子很是激動了一回。而反6號提案成功之後,Milk接到的那個電話,又很讓人意外與感動。

Harvey Milk其實遠非完人,強求別人出櫃其實讓我有點不舒服,而小耍政治手腕,與Dan White的討價還價,也有點政客味道,但是,他給了很多人一個希望,也許很多人就像那個坐輪椅的小男孩那樣,因而改變了一生,所以在他死後,才那麼多人走上街頭,點起蠟燭。他的演講,他的遺言,其實都不過講述了一些最基本的東西,平等,勇氣,希望,只是,我們常常會忘記這些東西,所以,這些最普通的東西,才顯得那麼珍貴。

PS:奧斯卡猜想:

最佳電影大概是沒戲了,這個題材有點爭議,而且對手也確實很強。除了「班傑明巴頓」,誰拿我都沒意見……

最佳男主:Sean Penn跟Frank Langella誰拿我都沒意見,但是,不要是Mickey Rourke吧……雖然Wrestler我沒看。

小綠魔詹姆士 Franco 演Scott 史密斯我硬是沒認出來,完全兩個人的樣子,他的Scott 史密斯演得很好,很喜歡他跟Milk在一起的段落:發脾氣的,溫馨的,隱忍的,都很細膩。為什麼沒有提名男配呢……反倒是那個神經兮兮的Dan White被提名了。好吧,我同意不管誰提名都是陪跑的……其實這個戲很多配角都演得很好,應該提個集體表演獎……

PPS: 忘記說了,配樂用了好多《托斯卡》選段,Scott 史密斯在Milk再度參選的時候忍無可忍,收拾包袱離開,配的是《星光燦爛》,好有感覺。後來去找OST,竟然發現配樂的是Danny Elfman,不過Ost聽起來倒是沒多大意思,只是有一些段落確實很Danny Elfman就是了。

PPPS:啊,終於拿了最佳原創劇本。最大驚喜是Sean Penn拿了最佳男主角,Great!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