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七生有幸--Seven Pounds

七磅/七生有幸(台)/救人七命(港)

7.6 / 315,343人    123分鐘

導演: 蓋布瑞穆契諾
編劇: Grant Nieporte
演員: 威爾史密斯 蘿莎莉道森 伍迪哈里遜 麥克艾里 巴瑞派柏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ImaginaryBill

2009-02-24 11:46:06

死亡的贖罪與成全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電影112分鐘左右的時候,Emily在聽完Ben弟弟講明事情原委,走過草叢,蹲下來哭泣。我的鼻子一酸,差點哭出來。一點心酸,無限傷感,有時候大於嚎啕。

Will 史密斯真的很棒。在好萊塢,風格是非常重要的東西,你有自己的style,你就可以稱霸一方,因為這裡群英薈萃,全能有點不可能。比如說Jonny Depp,他的片子從《剪刀手愛德華》到《無頭騎士》到《加勒比海盜》到《理髮師陶德》還有之後的《愛麗絲漫遊奇境記》,他總是扮演孤僻、古靈精怪、玩世不恭的角色,無人能出其右。再比如Kevin Spacey,《火線追緝令》《美國心玫瑰情》《鐵幕疑雲》《21》還有09年會上映的《Shrink》,陰暗、冷漠、獨立、堅定,這些氣質由他詮釋起來,總入木三分。這樣的人還有Nicolas Cage,John Cusack等等。當然一些老戲骨除外,比如Meryl Streep,還有剛得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的Sean Penn。

但是Will 史密斯就不同了,且不說他像Hugh Jackman那樣能歌善舞,在電影風格的嘗試上,他也似乎遊刃有餘。《獨立日》和《黑衣人》甚至《I,Robot》如果說都只證明他是一個很有票房保證的商業片黑人男演員,卻無論如何也無法避免和《Hitch》一樣默默地證明著他的喜劇天賦。而當你以為他僅止於此的時候,他用《I Am Legend》告訴大家他如何徹底地一個人去撐起一部電影(好吧,票房一般),還用《Hancock》告訴你,superhero電影他也可以當仁不讓地釓一腳。也許你會說,這也太鬧了吧。好,那就請靜下心來看看06年的《The Persuit of Happyness》(當幸福敲門時)以及08年的這部《Seven Pounds》(七磅,不知道有沒有更好的翻譯),一個是絕處逢生的樂觀的小人物,一個是決絕的悲情的小人物,Will選擇出演這樣的電影,說明他和他的經紀人有獨到的眼光,也說明,在文藝片領域,Will將會有一番天地。我很納悶,如果是08年的電影,為什麼《Seven Pounds》沒有和奧斯卡有任何的關係。

---------------分割一下,上面扯遠了---------------

只說《Seven Pounds》,全片沒有一個多餘的鏡頭,看似打亂了的各種情節,其實最後就像拼圖遊戲一樣,能夠拼出一幀完整的悲情圖片,讓你慨嘆它的悽美。

Ben(Will 史密斯扮演)因為車禍害死了7個人,加之喪妻之痛,他喪失了生的一切渴望。但是死之前,他想要贖罪,他的死亡其實就是贖罪,但是他還想能夠同樣幫助7 個人,才走得更安心。因為故事不是流水帳地敘述他如何幫助別人,我看完電影就開始算,他幫助了哪七個人呢?如果你也看了電影,也有點遺忘,我來幫你一起回憶:Ben的弟弟,Ben換給他一個肺;Holy,那個提供給Ben需要幫助的一個女人的名字的老太,她得到了Ben的右肝;Holy提供的那個女人,她和孩子得到了Ben在海邊的房子和新的人生;冰球教練George,得到了Ben的一個腎;小男生 Nicolas,Ben為他捐獻了骨髓;Ezra,得到了Ben的眼角膜;還有我們的女主角Emily,得到了Ben的心臟。

我仔細琢磨,為什麼電影要叫七磅。對7個人的救助,可以用重量來衡量嗎?幫助這7個人的份量,和那因為車禍死去的7個人的份量,是可以等量的嗎?而一個人的痛苦,也可以這樣來量化嗎?如果不是威尼斯商人,我將百思不得其解。

事情的原委本來是可以很簡單就交代清楚的,也因此導演才用很多打散的鏡頭,慢慢地,一點點地交代給大家,這其實算不上特別高明的技巧。不過正因為如此,很多前面看到的不明所以的鏡頭,到最後都能找到答案,比如Ben去見Holy時,我們看到Holy的表情,難以判斷她到底為何如此,以及和Ben到底是什麼關係;還有那個女人在車中翻滾的慢鏡頭,顯然不是Ben的妻子,那她是誰;比如Ben為什麼要在自己的房間養水母……一個個耐心的鏡頭講述著這個悲傷的故事,需要有一點點耐心去體會。

人生無常。我在買車之後,也常常生出發生車禍的擔憂,此種擔憂而且更多地不來自於自身的安全,而是朋友和路人的安危。所以我想Ben是一個非常典型的在一種突如其來的災難後無法擺脫的例子,他提供給我們的是一種可能性,也是最讓人痛苦的可能性。曾經一度,Ben對生命的放棄亮起了一絲扭轉的光線,但是這抹光線最後是被愛給掐滅了。

所以在我看來,這是一部從用死亡來贖罪到用死亡來成全的電影。當然,如果只是那份不能釋懷的負罪感,那種一意孤行的離別感,只是Ben完全因為車禍喪失了生的慾望,而只想在自殺前用最大的善意去幫助幾個需要幫助的人,這已經可以讓人感動。可是,讓這種感動昇華的,則是死亡最後的成全。Ben遇到Emily以後,一度也重溫了愛情的甜美,也重拾了對生活的一點希望,只是天意弄人,Emily的生存希望是如此渺茫,只能用Ben的死亡才能換來。世界上最深沉的愛,不是被擁有的,而是該放棄的。所以最後,一切其實和Ben最初的計劃一樣,他自殺了,救助了7個人,包括Emily,只不過,對於Ben和Emily來說,死亡除了贖罪,更多了偉大的成全,讓人撕心裂肺的成全。

無論如何,該是怎樣的一種痛苦,才能讓人堅定赴死,這是留給我們去揣摩的。

我很喜歡其中一個人的表演,那就是盲人Ezra的扮演者Woody Harrelson,這個有點喜感和邪氣的演技派,在這裡演活了一個善良的盲人,當他給Ben電話推銷牛肉受到Ben無端羞辱的時候,他作為一個殘疾人的隱忍、寬容、無奈、痛苦寫在那張眼神空白的臉上,那個我們熟悉又陌生的屬於弱勢者的微笑,是那麼直擊心靈。

Emily和Ben玩了一個看似很無聊的遊戲,叫「What If」。Emily說,what if我的呼機響了,what if有人捐獻了心臟,what if手術成功我的身體也不產生排斥,what if我能夠重獲真正的健康。

她的what if都變成了reality,但是遊戲的結局一樣不完美。

What If,所有不可控的生命幻化,都雲淡風輕。

http://blog.myspace.cn/1310110085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