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Lancelot

2009-02-04 16:07:17

一個迎合西方口味的「好故事」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書買了很久,一直沒時間看完。昨天又買了作者新作《燦爛千陽》,看到第八章,覺得有些疑問。為了了解更多的作者想法,於是把早就下在硬裡的電影看了。結果非常失望。

作者對於阿富汗日常生活的體驗是膚淺的,或者他在刻意迴避什麼。在這個信仰傳統悠久的國度,即使沒有塔利班上台(電影中的所謂神學士政權),宗教仍然深植於生活的每一個角落。然而,在電影中,童年的阿米爾家似乎不是生活在阿富汗,而是今天的美國——生日舞會,西裝領帶,福特車……童年一切美好的記憶都來自西方的生活方式。

這並不是大多數阿富汗民眾的生活記憶和體驗,即使在1978年蘇軍入侵前,阿富汗大多的老百姓仍然生活在濃郁的伊斯蘭傳統中。而這點在阿米爾童年的記憶里幾乎沒有,作者需要迴避什麼?或者,如果沒有迴避,我只能說作者的童年生活體驗對普通阿富汗人來說是一座永遠無法企及的「空中花園」,那這個故事又有什麼意義?

電影把父親塑造成一個正直勇敢富有愛心的人,花錢造孤兒院,敢於在武裝的侵略者面前保護自己的同胞。然而也借他的口,攻擊勸人們戒酒的毛拉,是群自己都不懂經典里說了什麼,而只會撥動念珠的人。作者這種把勇敢富有愛心和虔誠信仰者巧妙對立起來的設計,不禁讓我想知道,在書寫這個感人的故事背後,作者究竟想告訴讀者些什麼呢。

眾所周知,塔利班政權的執政並不成功。一群年輕的宗教學生,確實太小看執政的複雜性。他們簡單的把自己所遵守的宗教戒律推行到全體人民頭上,以簡單的甚至粗暴的方式處理世俗與信仰的關係。但他們並不像電影中描寫的那樣是群沒人性的怪物。任何人都有自己家庭,好友和童年,作者在描寫自己的童年的時候,有沒有想過被他推到對立面上的「神學士」武裝人員的童年。他們不過是一群認定通過嚴格執行宗教戒律可以恢復國家統一和尊嚴的年輕人,作者不必把所有的醜惡事物都堆砌到他們身上,才能達到自己的目的。

電影中把小時候欺負阿米爾和哈桑的阿瑟夫寫成了今天塔利班的小頭目,並最終遭到了被射瞎一隻眼睛的懲罰。我奇怪作者在救贖自己的時候,為什麼不能救贖別人?當年,阿瑟夫不過是個不懂事的少年,他欺負阿米爾和哈桑,不過是孩子間常有的事情。為什麼他就要最後變成一個孌童的變態神學士?

事實上,正是塔利班執政時期,淨化了阿富汗的社會環境。塔利班按照伊斯蘭法律公開處死孌童和雞姦者,使這一在中亞地區自古以來盛行的醜惡現象大為遏止。塔利班禁止栽種毒品,使全世界毒品交易一時吃緊,只到被美國推翻,阿富汗再度成為世界上最大毒品原料基地。塔利班確實禁止人民放風箏,但那不是因為放風箏本身有什麼錯,而是一些人利用鬥風箏來進行賭博,導致很多家庭家破人亡。作者為什麼不交代這些背景?

哈扎拉人被認為是古代進入阿富汗的蒙古軍隊後裔,長相有明顯的東亞或者說中國特徵,但他們皈依伊斯蘭已經幾個世紀了。生活習俗已經和阿富汗的眾多民族十分相近。蘇聯人撤出後阿富汗的混亂,很大程度是軍閥間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而進行的戰爭。而不是作者所認為的民族間的矛盾。作者刻意突出哈扎拉人和占阿富汗大多數的普什圖人間的矛盾,只是想幫西方推卸因他們的干涉而越來越複雜的阿富汗亂局的責任。

在塑造對立面的同時,作者也在刻意美化己方的錯誤。父親和僕人阿裡的妻子通姦,有了哈桑,讓所謂自己最好的玩伴戴綠帽子,卻不需要為此負責,仍然可以以正直無謂富有愛心的形象站立在故事裡。阿米爾的妻子年少無知,和人私奔,未婚同居,卻仍然可以成為一個完美的「知心愛人」。作者想告訴觀眾什麼?始亂終棄者才是有人性的?才是有愛心的?那一個忠於自己家庭和妻子的人又該得到什麼樣的榮譽呢?

看完電影,才明白一種價值觀的巧妙輸出。作者借懷有民族歧視觀點的將軍岳父之口,把寫小說和編故事等同起來,似乎是想為自己正名。但這個故事編織未免太「精彩」了——共產主義蘇聯的入侵結束作者美好的童年,奉行穆斯林固有信仰的神學士們造成了今天的苦難。只有在美國,有所有一切美好的——讀懂阿米爾的溫柔妻子,體面有尊嚴的生活,和在海灘放風箏的自由。作者暗中告訴了我們福山的觀點,美國的制度,是人類最後的,也是最完美的制度。在友誼、親情和人性救贖的脈脈溫情下,西方文明已然在文明的頂峰上巍巍站立,俯視其他「野蠻文明」,好不壯觀。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