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紅氣球[2007]--Flight of the Red Balloon

红气球之旅/红气球的旅行/FlightoftheRedBalloon

6.7 / 3,605人    115分鐘

導演: 侯孝賢
編劇: 侯孝賢 Francois Margolin
演員: 茱麗葉畢諾許 Simon Iteanu 宋方 西波里特吉拉多特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danyboy

2009-02-02 07:27:49

侯孝賢,太侯孝賢了。


侯孝賢曾經是我最喜歡的台灣導演,除了他與朱天文之間的戀情,主要還是因為我在一個恰當的年紀看了他最適合那個年紀的一批電影。也就是諸如《童年往事》啦,《戀戀風塵》啦,《鼕鼕的假期》啦,《風櫃來的人》啦,這幾個電影都是少年心,美好的鄉土味道,往往令成長中的人感動不已。「三三」那批人承繼的不論是胡蘭成也好,張愛玲也罷,在台灣島生根發芽後結出的終究還是台島特有的鄉土的憂傷。

雖然《悲情城市》感覺很淡,但後來看《海上花》,對侯孝賢的喜愛達到極致,隨即對他的興趣大減。這是因為我也長大了許多,而侯孝賢始終脫不了他長鏡頭裡的沉默和溫吞,鏡頭語言也漸漸失去銳力,彷彿蛻變成了生硬的符號。

這次看《紅氣球的旅行》就是如此,侯孝賢2007年在法國拍攝的。朱麗葉比諾什主演,情節簡單,我也不贅述了。我想,一定會有很多人會談這些話題:符號篇:電影中的電影——宋芳的DV攝影機;歷史篇:向1956年致敬——兩部紅氣球的相遇;城市篇:巴黎的牆壁——屬於斗室的巴黎;比較文學篇:舞台的變幻——元曲、木偶戲、電影;演員篇:母子情深——比諾什和小男孩……等等。

上面的列舉並非戲謔,假如我時間充足,我會一一把這些題目寫成工整的影評的。但我不得不承認,我還是不太喜歡這個片子,侯孝賢,太侯孝賢了。我所感動的只有兩個橋段:一處是比諾什與她遠在加拿大的丈夫皮埃爾通話,她的臉上那種悲傷無助的神情,讓我不得不設想她與他之間曾經是怎樣的一份感情,志同道合,相依為命,而今安在哉?這種設想讓我彷彿窺見了不該知道的秘密,惆悵又尷尬;一處是盲人調音師,這個不起眼的角色讓整部電影呈現出一種微妙的平衡,就像兩個不同的世界在天平兩邊一樣。

侯孝賢也許終身擺脫不了他鄉土的憂傷,一旦離開台島,這種憂傷就以一種台北的味道呈現出來。雖然曾經有機會,但我的確是沒有到過台北的,儘管有幾位朋友在那裡。這部電影的地點是巴黎,但我常常感覺是台北,就像宋芳的角色是「北京的留學生」,卻有一口標準的台灣國語發音一樣。每次鋼琴響起,我就疑心這是台北,印象的台北,侯孝賢的台北。

這就是我對這個電影的看法,不算喜歡,但觀看時也很享受。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