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為愛朗讀--The Reader

朗读者/为爱朗读(台)/读爱(港)

7.6 / 260,088人    124分鐘

導演: 史帝芬戴爾卓
編劇: 徐林克 大衛海爾
演員: 凱特溫絲蕾 雷夫范恩斯 阿歷珊翠瑪莉亞羅娜 珍納特漢恩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matchbox

2009-01-30 23:06:23

讀完原著之後的一些碎念


看過電影之後,讀了[朗讀者]原著小說(選擇的是姚仲珍的譯本)。Stephen Daldry的這部電影,讓我在目及獄中朗讀的段落時難以抑制落淚。而小說,儘管開讀時並不滿意其譯文,但是第一人稱的角度讓我目睹了人物內心所有的掙扎、羞恥、麻木和愧歉。之前看完電影之後的感嘆與不解,便漸漸轉化為了難言的沉重。
影片的中後段,的確很難看到本該出現的,Michael對於戰爭的反思、對於父輩的質問、以及對於自己矛盾情感的恥責和迷茫,更沒有提到獄中的Hanna閱讀的關於集中營的書籍。對比電影,小說更像是一個男孩的心靈成長史。而電影的做法在我看來卻是,把這些交織的情感力量灌入了Michael對Hanna的愧歉,因為他曾經放棄了挽救自己的愛人。就算沒有達到原著的全部意義,它的情感力量依然是飽滿的。

相比Michael少年時期的扮演者David Kross法庭一幕表現出的令人讚賞的震驚與無助,洛夫 Fiennes給人印象中規中矩的表現也許只能無奈。大段的內心獨白實難以演技的才華盡現,小說畢竟不同於電影。
也正因於此,影片的第一部份,少年Michael與Hanna的一場熱戀,給了導演最大的空間來呈現。也難怪其佔據了比書中更大的篇幅。
最初是驚喜於其中的情慾描摹,煽而不過。比如這一段,男孩經歷鴻蒙初辟之後的美妙浮想,鏡頭往復穿梭於餐桌邊家人的面孔和上一刻肉體的歡愉之間,意猶未盡。而在另一場床戲中,Hanna像一個老師般指導Michael小心翼翼的進退。
於是我們漸漸能夠感覺到,兩人的關係是不平等的,這不僅僅是因為年齡的原因。Hanna始終稱Michael 為「小傢伙」,除了憐愛,語氣里還有一絲輕蔑和嘲弄。也記得她說過這麼一句,「以後要先給我讀,我們才能做愛。」在一次爭吵之後,Hanna拿出一本《戰爭與和平》,毫無表情地示意對方閱讀。難以忘記的自然還有Hanna最後一次為Michael洗澡的全過程,像是一台冰冷機器。
 因為電車一事的爭吵過後,Michael回到Hanna面前承擔了錯誤。也許在電影中我們無法體會,但書中有這樣一段內心獨白。少年自問,爭吵中在面前褪去衣衫的女人,是否料到自己會主動回去,是否只為在這場爭吵中取勝。
集中營的經歷,給了戀情中不斷髮號施令的Hanna以合理的解釋。聯想到法庭上Michael聽說Hanna做看守時期的那些朗讀者而戰慄的一幕,更覺壓抑。

我想肯定Hanna對Michael的愛情,但這一點也許並不重要。重要的是Hanna對於Michael來說不同於一般初戀的刻骨銘心。一方面自然來自身體的慾望,如上所述已經超越了文字的侷限。而另一方面,是Hanna激發了Michael的活力與自信(遇見Hanna之前,Michael患病多時)。這一點在書中以內心獨白的方式多次提到。而在電影中,則通過一組鏡頭連接巧妙呈現。枕邊的Michael面對Hanna的提問,回答說自己什麼都不擅長。下一幕,他在學校的球賽中風光了一把。

關於Hanna不會讀的秘密和內心對於閱讀的渴望,小說中通過數段情節埋下伏筆,在電影中受篇幅所限沒有提到的有兩段。一次是Michael趁父母離家時邀請Hanna去家裡,她流連於書房的模樣再次吸引了Michael。另一次是旅途中,Michael因短暫離開留下一張字條,不識字的Hanna誤解其拋棄自己,勃然大怒。
電影同樣刻畫了小說中並未出現的細節。其中有Hanna對餐廳女服務生一個不知所措的回眸,彷彿擔心對方質疑自己與同行的Michael之間的關係。還有便是Hanna獨坐於教堂,面對唱詩孩子眼含熱淚。微笑著把這一幕看在眼裡的少年,怎會想到女人曾經的罪過,以及兩人未來的重逢。

無論是在與Hanna熱戀中的少年時代,還是了解其罪行後的那些年,Michael面對的都是兩個世界的選擇。後者已經不必多言。至於前者,我有感於電影中,Michael在泳池邊望著Sophie離去的背影。也正因此,離開前Hanna在耳邊說的那句「Now you must go back to your friends」,讓人難受。
Hanna彷彿是Michael現實生活之外的另一個世界,在陷入回憶之後更是如此。他難於啟齒,也想找人傾訴。Hanna離開之後,第一個讓他有傾訴慾望的是女孩Sophie,只是少年最終沒有開口。後來,他和不同的女人說起過Hanna,可那彷彿已經是沒有意義的事了。
電影把Michael的傾訴對象集於一人之上,那便是女兒茱莉亞。在小說的最後,Michael揣著捐贈回信來到了Hanna的墓前。而電影則是讓他把茱莉亞帶去墓前,開始向女兒講述自己和Hanna的故事。有人認為這樣的結局過於冗贅,我倒不覺有何不妥。

再看法庭段落。對於戰爭的拷問,導演將其濃縮為Michael的法學課上教授和同學的言論,幾度穿插於法庭場景之間。對於小說的原意來說,顯得倉促。放在完全以Michael和Hanna為情節軸心的故事中來看,又有些畫蛇添足。而那名言辭激進的學生的過份突出,又添了刻意之嫌。似乎如何表現,本該再加斟酌。
相對而言,Michael去往集中營的段落處理得就比較好。他伸手觸摸當年集中營之外的鐵網,走入深黯無底的冰冷地牢,試圖去體會和原諒女人曾經犯下的罪,卻無法橫亘道德與人性的追問。
而小說中Michael去見法官卻吞下了本該為Hanna進行的申辯,變為了電影中前往監獄探望卻還是轉意離開,也是一個感染力更甚的改動。

關於宣判後Hanna的那一刻注視,有沒有看到人群中淚流滿面的Michael,我認為沒有。(儘管小說中Michael自稱意識到Hanna發現了自己。)
小說中,最後一次離開Hanna之後,Michael去了泳池。在那裡,他相信自己看到了Hanna。「她站在離我二十到三十米遠的地方,穿著一條短褲,一件開襟的襯衫,腰間繫著帶子,正向我這邊張望。」這一次不期而遇,讓Michael猶豫不絕,Hanna便不經意間在視野里消失了。
有什麼原因讓我認為,Michael在自己的想像中讓Hanna看到自己。當然,推敲這個並沒有太大意義,我也只是試圖猜測一下罷了。

十年。獄中早已老去的女人,在聽到音帶中的男人發出的第一個渾厚音節時,驚慌失措地按下了停止鍵。她開始艱難地認字,寫極短的信給他,在送信台前滿懷期待地把信封舔上。她開始能夠在簽收單上一筆一划地寫下自己的名字。
Michael為獄中的Hanna朗讀的日子,在小說中並沒有從Hanna的角度描述。我認為電影在這個添補上處理得極好,當然,也要歸功於Kate Winslet的表演。這一段高潮,情緒的渲染和細節的刻畫,讓人難以冷漠面對。也不知是否那時淚流不止的我過於貪戀,又覺得這一段收尾過快,似乎不盡飽滿和完整。

Michael知道Hanna會讀寫以後的心理反應,這一點在小說和電影之間似乎有些差異。
電影中Michael收到第一封信後,我在他臉上讀到的是惶然的恐懼與歉疚。我的想法是,他意識到自己給了獄中的Hanna太多的希望,面對她的感謝,想到自己當時的掉頭離去,覺得內疚。這樣看來他沒有回信便是合理的解釋。而小說中卻寫道:「我讀著她的問候,心裡充滿了歡喜:她會寫字了!她會寫字了!」,然後是:「我從未給漢娜回過信,但是我一直在為她朗讀。」。
我似乎比較能夠理解電影在這一點上的詮釋。

Hanna的死,我還是沒能完全理解。在電影中看來,她彷彿是因Michael無法理解自己而絕望。抱著對這一點的懷疑看小說,女獄長猜測Hanna無法面對入獄多年後忽然自由的生活。(這豈不是[肖申克的救贖]中那位老者的翻版?)然而面對疑問,Michael沒有給出答案。
我便也下不了結論。卻注意到電影中Hanna踩著書本自縊的又一個細節。

如果要以什麼話來作為結束,我想[朗讀者]是我目前看過的08年最好的一部電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