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穿條紋衣的男孩--The Boy In The Striped Pyjamas

穿条纹睡衣的男孩/穿条纹衣服的男孩/穿条纹衣的男孩

7.7 / 246,857人    94分鐘 | Israel:93分鐘

導演: 馬克赫門
編劇: 約翰波恩 馬克赫門
演員: 阿薩巴特菲爾德 Zac Mattoon O'Brien Domonkos Nemeth Henry Kingsmill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四明

2009-01-28 09:00:56

理性未來之前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影片的第29秒,出現了John Betjeman的一句話:
Childhood is measured out by sounds and smells and sights, before the dark hour of reason grows.
我把它蹩腳地翻成了:
在黑暗的理性到來之前,用以丈量童年的是聽覺、嗅覺以及視覺。
這句話有幾個地方沒有翻準確。其一當然是噁心到要死的「聽覺、嗅覺以及視覺」,一點美感都沒有。其二是「grows」這個詞,匆匆忙忙地被我翻成了「到來」,其實更準確的應該是「萌發」。
換句話說,dark hour of reason應該是生存在我們每個人體內的,一到時候,它就會抖掉身上的塵土,慢慢地萌芽開來。
所以布魯諾的姐姐(叫啥來著… Gretel?)才會在自己的房間裡貼滿納粹的海報,所以布魯諾的爸爸(似乎叫洛夫)才會口口聲聲地用「軍人的職責」為自己辯護。所謂「理性」總能披上這樣或那樣的外衣企圖讓人信服,而一旦被說服,就會永遠浸泡在荒謬的泥淖里,無法自拔。
而我們穿著條紋衣服的男孩則永遠留在了他的童年,永遠留在了對牆那一邊的「農場」慌亂的第一印象里,永遠分不清楚真實與謊言,永遠篤信自己所認為是正確的事情,永遠夢想著探險,永遠保持著對純真友誼的盼望。
這種結局似乎不僅僅是一種批判與控訴,更是一種理想主義的美麗結束。

說回到電影本身。在片頭就赫然打出了BBC FILMS的字樣,看完之後發現果然是BBC味很濃的一部電影。先不提所有演員出奇一致的滿口英音(甚至包括應該是波蘭人的希姆爾- -),配樂顯得很低調又不失大氣,整部影片也顯得很平靜,沒有太大的波瀾起伏。這種近乎平鋪直敘的情節推進是BBC出品的一大特色(在古典劇中最常見)。影片最濃墨重彩的煽情在最後布魯諾的媽媽哭喊的一幕,為時也不過一分多鐘,然後鏡頭淡出。這種平平靜靜的殘忍倒與書的風格如出一轍。
電影相對於小說本身而言,最大的缺失在於兒童的視角。原著中作者的敘事是站在布魯諾的角度,將許多孩子看到的片段拼貼到一起,讓讀者自己體會其中的涵義。其中最有意味的大概應該算是對奧斯維辛集中營的誤讀(書中的布魯諾將其理解為「一起出去/Outwith」,與奧斯維辛諧音),而父母和家人爭執的片段,以及與姐姐鬧的小情緒,也都是從布魯諾的角度去寫,讓敘述充滿了童趣。電影為了講故事的需要,將時間線完全拉平,祖母與父親發生口角的一幕被安插到了影片最開頭,台詞也沒有書中那麼激烈。而布魯諾童真的展現主要體現在了愛探險和對「猶太人是壞人」這一理論的不理解與不信任上。這種缺失誠然是一種很大的遺憾,但幸而不至於是致命的。
總體上來講,電影對原著的傳遞十分忠誠。最後布魯諾死去的場景處理似乎力度太大了一點,把投放毒粉的場景都直接加了進去(是怕有人看不懂麼…),少了書中那一種委婉。而自我感覺書中那種綿里藏針的殘忍本來才該是這個故事的精髓所在。
如果說原著是在從一個天真的孩子的視角為人們呈現戰爭的荒謬與殘忍,電影則側重將這種童真通過鏡頭放大化,以彌補為了適應拍攝需要而刪除的大量心理描寫,布魯諾張開雙臂學戰機飛行的橋段很有殺傷力。兩個孩子面對面的談話,時而海闊天空,時而靜默無語,尤其是倒數第二天下棋的頑皮一幕,也處理得非常精妙。演員的表演似乎沒有太多可挑剔的地方。簡而言之,看過電影會覺得,這是個很好的故事,是個會讓人痛心的故事。而看過書會把這種痛心的感覺一直持續,直到刻骨銘心。
一個是戰爭中的童真,另一個是童真眼裡的戰爭。


最後想說點關於書的廢話。我買的是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龍婧翻譯的第一版。這一版的翻譯被罵得慘絕人寰,似乎是把整本書給毀了。但是看過電影之後,我覺得這一版的翻譯雖然不算足以傳世,但也還是過得去看得懂的吧。比如「備用胎」這個橋段的翻譯,雖然書中譯得比較生澀,但是仔細讀讀,還是讀的懂的。我一直想找這本書的原著來看看,可惜學校圖書館裡沒有,逛書店的時候也一直沒有看到過。所以暫且還是讓這個疑惑繼續吧…

字幕版即將出爐,請大家關注。另外有硬傷的話別罵得太狠- -

四明狂客@PLX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