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神機箭--The Divine Weapon

神机箭/TheDivineWeapon/Shingejeon

6.1 / 895人    134分鐘

導演: 金裕珍
演員: 鄭在永 韓恩廷 安聖基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黃果

2009-01-22 20:16:07

YY無極限


這裡發圖比較麻煩,電影截圖發在這裡了:
http://huangguo.blogbus.com/logs/34213808.html


電影總是人在現實世界中的思想與價值觀的體現。

長白山自古以來是韓國的領土。

孔子是韓國人。

更雷人的是西施也是韓國人。

看看韓國學者和激進入士所提出的新主張,不禁讓人懷疑當初歷史都白讀了。

而體現在韓國電影中的YY也讓人嘆為觀止。

《神機箭》就是這樣一部出色的電影。

情節很簡單,朝鮮一直受著明朝的欺壓,包括上貢,包括在朝鮮民間強征民女入宮,於是正義的朝鮮民眾秘密研製了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神機箭,明朝知道之後巧取豪奪,但最後這種武器還是研製成功了,於是我看到了以寡敵眾的最經典的案例:一百多人對十萬之眾,結果十萬之眾竟然被全殲。

很久沒有寫電影的感受了,感謝《神機箭》讓我第一次有了這麼強的寫作衝動。

韓國方面可是把它當歷史正劇來拍的,電影介紹材料中有:
製作方細緻考證了朝鮮初期的時代面貌,片中歷史場面的設計成了最大的課題。不僅請來了韓國著名的科學家對朝鮮人引以為豪的武器遺產神機箭進行最大程度的復原研究,而且花40億韓元投入到皇宮神機箭研究室建築的修建。視覺效果的打造,花重金請到了《怪物》的原創隊伍,細到每一張電腦的設計圖紙,都經過了反覆的修改,服裝指導方面請到了《黃真伊》、《醜聞》的原班人馬,而對白也嚴格地按照高麗時期的語言習慣進行,邀請到曾參與了《血之淚》製作的歷史指導。

但總不能對韓國考證詳細了,就忽視了對中國曆史的研究吧。

咱們先過一遍電影。

這是大明的使者,穿著一百年後才流行的滿清的服飾,而劇中的朝鮮官員全部標準的明朝裝扮,不知道以為在扮演明亡清興六十年的歷史呢。這下明白大明怎麼亡了吧,欽差穿的都是女真人的服飾。

明朝大臣的打扮是典型的好萊塢對於中國清朝末年的描述,而且看看稱呼,明國,我們自己從來都是稱大明的。

本劇最雷人的話語之一,在要求長白山之後,韓國又通過電影對遼東提出自己的領土要求。

劇中最強的是一百多個斯米達就擋住了十萬大軍。估計韓國導演不知道十萬是個什麼概念,但就是現代人拿了衝鋒鎗也不敢以一百之眾敵十萬人啊。

還有影片中最強的兵種是長槍兵,明朝的軍隊打扮全和女真一樣,手拿菜刀的都有,怎麼看怎麼不像明朝的正規軍,反倒像朝鮮的農民起義。

可是大哥,十萬人的軍隊,給安排幾百個弓箭手吧,斯米達。

這點可是連中國的農民起義軍都知道啊。

上陣的時候,明朝軍隊是先步兵,全軍押上,然後是騎兵,天啊,明朝可是打敗過蒙古騎兵的呀,誰不知道是用騎兵衝鋒,步兵押後,然後騎兵迂迴攻擊其側翼?


韓國電影中表現的中國軍隊都是採用人海戰術,這是《太極旗飄揚》中的場景。

好玩的是連舉經幡的都有,韓國人不會以為中國軍隊是拿國旗打贏的韓戰吧?

這就是韓國的秘密武器,神機箭,基本是地對地飛彈。

這是最精彩的,三箭就消滅了明朝的十萬大軍。

十萬多人,也不知道派個小分隊繞到前方去消滅弓箭手斯米達。

好像十字軍東征,《天國王朝》里,遇到弓箭手的伏擊也是派人迅速從後繞進,消滅弓箭手的斯米達。

中國在冷兵器時代打了這麼多場戰爭,連這都不知道斯米達?

看完之後,中國觀眾的表情估計和這兩人相同啊。天啊,這神機箭,連外星人都能給打下來吧斯米達。

過完了電影,說下史實部份,我不挑刺,小細節就不說了,只說大方面。

以前覺得《明朝那些事》這本書沒什麼,就是故事說得好,但從另一方面,它讓更多的人知道明朝的歷史是怎麼樣的,善莫大焉,我只引用下《明朝那些事》的資料。

其一,影片的基調有問題,朝鮮是長期受明朝欺負的。

李朝朝鮮是怎麼來的?

洪武二十年(1387),馮勝和藍玉率領軍隊打敗納哈出,控制了遼東,並在遼東設了鐵嶺衛都指揮使司,控制了鐵嶺,這可是一個敏感地帶,因為鐵嶺在元朝時就是元朝和高麗之間的國界。高麗一直想佔據這個緩衝地帶,而明朝的軍事行動無疑打亂了高麗王朝的如意算盤。
  高麗國王辛隅畢竟政治經驗不足,居然去找朱元璋要求獲得鐵嶺的領土,這一要求搞得朱元璋啼笑皆非,自己打了幾十年仗,就是為了幾塊地盤,這位少年天子居然異想天開,想找連工資都不願意多發的朱元璋要土地。
  結果可想而知,朱元璋嚴詞拒絕了使臣,這位高麗國王也真是血氣方剛,他命令調集各道軍隊於洪武二十一年(1388) 征伐遼東。
  那麼這支遠征軍有多少人呢?據《李朝太祖實錄》,這支部隊一共只有近四萬人。而他們的敵人--駐守遼東的明軍,剛剛打敗了納哈出的二十萬元軍,在北元已經被擊潰,退守沙漠的情況下,高麗的遠征軍有什麼辦法和這支久經沙場的明軍對抗呢?
  但辛隅似乎並沒有考慮太多,估計他是按照高麗軍隊以一當十的比率來計算戰鬥力的。
  這樣看來,辛隅對當時的形勢的認識是比較糊塗的,但他派去打仗的將領卻並不糊塗。
  至少李成桂不糊塗。
  這支軍隊的統帥是曹敏修和李成桂,他們分任左﹑右軍都統使。李成桂一直反對和明朝決裂,他極力勸阻未能成功。作為一名將領,他清醒的認識到攻擊遼東是以卵擊石,但迫於上級壓力,他還是率領軍隊出怔了。
  大軍到達鐵嶺後,李成桂並沒有發動進攻,他另有打算。
  這位統兵大將先做通了曹敏修的工作,然後一咬牙、一跺腳,造反了!
  他帶領軍隊打回了老家,廢黜了辛隅,建立了自己的王朝,這就是著名的李氏王朝。
  為了爭取明朝的支持,李成桂派使臣向明朝稱臣,他向朱元璋遞交了國書,新人新氣象,李成桂廢除了高麗的稱呼,這個新的王朝需要一個新的名字。
  這個莊嚴的使命落在了朱元璋的身上,他經過慎重考慮,取"朝日鮮明之國"之意,為這個王朝確定了新的名字--朝鮮。

起得多好的名字啊。而且中國明清的皇帝對於朝鮮來說,真沒得說,對朝鮮的保護和投入是中國周邊各藩國中最大的,而且真是給人,給錢,不求回報。中國的朝貢體系相對於殖民時期的國與國關係要文明得多。而且中國曆來是薄來厚往的,也就是說拿錢買面子,很多小邦拿了些土特產進來,我們都大量賜予幾倍於他們進貢的東西,以致於後來很多冒牌來進貢的,還有進貢之後呆著就不肯走,在當地做小生意的,還有要求改一年進貢一次為多次。

中國至於要朝鮮的那些東西嗎,幾百年之後,乾隆都對英國前來的使者馬嘎爾尼說 「天朝物產豐盈,無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貨物以通有無」,怎麼在明朝反而對朝鮮斤斤計較那一些農副產品呢?再說中國皇帝征一千個沒整容過的大餅臉高麗棒子入宮來做什麼?突然想到了《九品芝麻官》里皇上的皇宮,我對皇帝的同情之心猶如濤濤江水,連綿不絕。

好吧,我承認高麗民族是世界最強大的民族,為了世界的和平與發展,他們發明了火藥,醫術,印刷之後卻依然隱居在朝鮮半島,受著中國,日本和美國的欺負。

其二,密集連發的火器是朝鮮最早發明的嗎?中國明朝軍隊沒有使用火器嗎?

三大營是朱棣同志組建的部隊,這支部隊也是明朝的最精銳部隊,它們分別是:五軍營、三千營、神機營

神機營這支部隊使用的武器是火炮和火銃,在明朝時候,人們稱呼這些火器為神機炮,許多遊牧民族的騎兵就是喪命於這些神機炮下。

朱元璋時代,對火器戰術的運用達到登峰造極程度的,卻並不是他,而是沐英。
  
  在那將星閃耀的年代,沐英並不如徐達等人那麼耀眼奪目,但他也是一名十分憂秀的將領,洪武十四年,他隨同傅友德、藍玉攻擊雲南,雖不是主帥,但他的排名僅次於藍玉,可見絕非等閒之輩,一年之後,雲南平定,傅友德、藍玉先後奉調回京,朱元璋下令,沐英暫不回京,鎮守雲南。按照當時的說法,這只是一個暫時的安排,然而沐英卻遲遲沒有等到調動工作的機會,慢慢地,他由臨時工變成了合同工,他留在了雲南。
  他死後,他的子孫也留在了雲南,接著執行祖輩與朱元璋簽訂的那份長期鎮守合同,從此沐氏就成為了雲南的鎮守者,而這份合同的年限也實在有點長——二百六十年,直到明朝滅亡。
  但也正是在這片土地上,沐英創造出了他獨特的火器戰法。
  沐英時代的雲南決不是我們今天看到的所謂春城和旅遊勝地,實際上,當時的雲南還是一片蠻荒之地,少數民族眾多,且以造反為日常主要活動項目,雲南之地少平原,騎兵沒有多大作用,大部份的軍事行動要靠步兵,本來毫無組織的少數民族應該不是訓練有素的明朝步兵的對手,可偏偏當地有一種特產,而這種特產又是少數民族喜聞樂見,並極其樂於使用的。
  這種特產就是大象。
  話說大像這種動物,身高體胖皮厚,雖不惹事但也不好惹,連山中王老虎見了也要給它三分面子,當年象牙也沒現在這麼值錢,所以大象數量很多。當地少數民族造反時,總喜歡使用這種當地特產。
  明軍騎馬,反軍騎大象,這仗怎麼打?
  克制大象的方法還是有的,那就是火器,火銃和火炮不但能夠有效打擊大象,在開槍時發出的響聲還能起到威嚇的作用。事實上,這也是當年明軍唯一可以克制大象軍團的方法。
  但事實總是不如人意,沐英時代所使用的火銃是洪武火銃,這種火銃射程不遠,且每次發射後都需要換黑火藥和鉛子,無法形成持續的殺傷力,發射火銃的士兵往往射完第一發子彈後就會被大象踩死,這種賠本買賣沐英是不會做的。
  在經過無數次失敗和思考後,沐英終於創造出了一種先進且足以克制大象的火器戰法。
  
  這種戰法根據敵軍大象兵打前陣的特點,將火銃兵列隊為三行,發現敵象兵前進後,第一行首先發射火銃,然後第二行、第三行繼續發射,在二三行發射時,第一列就可以從容裝好子彈,形成完備而持續的強大火力(置火銃為三行,列陣中。。。前行退後,次行繼之;又不退,次行退後,三行繼之)。
  這種開創性的戰術克服了當時火銃的侷限性,三行輪流開火,沒有絲毫停歇,足以將任何敢於來犯之敵人(包括大象)打成漏鬥。
  正是憑藉著這種戰法,沐英徹底平定了雲南境內的叛亂,這種戰法由於其使用的地域性,並沒有在明軍中廣泛流傳,但這並不能否定其在軍事史上的偉大意義。
  在沐英發明三行火銃戰法的百年之後,普魯士國王菲特列二世經過長期鑽研,發明了與之類似的三線戰法,其排兵佈陣方法與沐英如出一轍,後來,他憑藉著這一戰法稱雄歐洲。
  當然,這位普魯士國王認為自己才是三線戰術當之無愧的首創者,如果此事發生在發明權和智慧財產權制度十分清晰的今天,我們是很有理由向這位國王收取專利權使用費的。

如果朝鮮的神機箭真怎麼強勁,後來萬曆年間的抗倭援朝關我們中國什麼事呢?

朝鮮國王有一份給神宗皇帝的奏摺提到了中日朝三國的戰鬥力。「臣竊念」,說到明朝,都是天兵、天朝,大明皇帝英明神武,大明總兵神兵天降,從頭拍到尾。
而開戰後,明軍是「天地為之擺裂,山淵為之反覆」;自己(朝軍)是「小邦袖手駭縮,莫敢助力」,;日軍則是「螳臂據轍,無敢抵敵」。

在開戰之前,日本曾試圖調查明軍的火器裝備情況,但由於資訊不暢,無法得到第一手資料,之後七彎八繞,才得知明軍也有許多火槍,但殺傷力比日本國內的要小,先進更是談不上。
而日本國內使用的火槍,雖然都是單發,且裝填子彈需要相當時間,射程為一百五十步至二百步,但用來對付武器落後的明軍,實在是太容易了。
此外,在兩天前的那次進攻中,明軍確實沒有大規模使用火器,這也驗證了小西行長的想法。
所以,小西行長認定,在擁有大量火槍部隊守衛,且牆高溝深的平壤城面前,只會使用弓箭和低檔火器的原始明軍,只能望城興嘆。
據《明會典》及《武備志》記載,自隆慶年間始,明軍使用之火器,摘錄其一如下:
火器名:五雷神機,隆慶初年裝用,有槍管五個,各長一尺五寸,重五斤,槍口各有準星,柄上裝總照門和銅管,槍管可旋轉,轉瞬之間,可輪流發射。
如此看來,這玩意大致相當於今天的左輪手槍,還是連發的。
上面的只是小兒科,根據史料記載,明軍裝備的火槍種類有二十餘種,且多為多管火器,打起來嘩嘩的,別說裝彈,連瞄準都不用。


辰時,號炮聲響,進攻正式開始。
西城先攻。
站在西城的小西行長嚴陣以待,等待著明軍的突擊,然而出乎他意料的是,炮聲響過很久,明軍卻既不跑,也不架雲梯,反而以兩人為一組,在原地架設一種兩米多長,看似十分奇怪的裝置。
正當他百思不得其解之時,卻聽見了驚天動地的雷聲——天雷。
伴隨著震耳欲聾的巨響,明軍陣地上萬炮齊鳴,無數石塊、鉛子從天而降,砸在西城的城頭之上。
日軍毫無提防,當即被打死打傷多人,小西行長本人也被擊傷,在被扶下去包紮之前,他大聲喊出了這種可怕武器的名字:
「大筒!」
在日語中,火槍被稱為鐵炮,而被稱為大筒的,是大炮。
謎底就此揭曉,明軍之所以不用火槍,是因為他們用火炮。
跑了幾百里路遠道而來,自然要拿出最好的禮物招待客人,藏著掖著,那是不地道的。
不過確切地講,明軍剛剛使用的那玩意,不能稱作大炮,按今天的軍事分類,應該算是手炮或是火箭筒,它的真實名字,叫做佛朗機。
嘉靖初年,一次海上遭遇戰中,海道副使汪鋐擊敗了自己的敵人——葡萄牙船隊,戰後,他來到對方毀棄的戰船上,發現了一批從未見過的火器,經過示範,他發現這玩意威力很大,值得推廣,於是他決定,將此物上交中央,並建議仿照。
這是明代火器發展史上的一個轉折點。
由於在明代,從外國來的人,大都被統稱為佛郎機人,所以所有從外國進來的火器,無論是走私的,偷來的,還是搶來的,統統被稱為佛郎機。
而汪鋐所繳獲的這批佛朗機(即船炮),是當時世界上較為先進的火炮,朝廷十分重視,立刻派人進行研究。
要知道,中國人一向善於研究,但凡世界上弄出個新東西,甭管是不是自己研製的,拿過來研究研究,幾天就能造個差不多的出來,仿製且不說,往往質量比原件還要好。
佛朗機就是如此,從葡萄牙人的船上卸下來,裝上彈藥射上兩發,別說,還真好用,於是乎先用再改,先改再用,再用再改,再改再用。原本放在船上用的大傢伙,體積越改越小,種類越改越多。

到嘉靖二十六(1547)年,明代佛朗機成功實現國產化,完全使用國產料件,自主研發,填補了國內空白,並能批量生產,達到十六世紀國際先進水平。
明朝軍事工作者們也用實際行動證明,國產貨的品質是有保障的。
比如明軍裝備的大樣佛郎機,全長僅兩米,有準星供瞄準,炮身可左右旋轉。具有極強大的殺傷力。
兩米的大炮,一兩個人就能用,按說是差不多了,但中國人的改造精神實在厲害,很快,明朝又研製出了小佛郎機。
小佛郎機,全長僅九十厘米,炮身附有鋼環,可供隨身攜帶,打仗的時候一個人就能揣著走,到地方把炮筒往地上一架,瞄準了就能打,比火箭筒還火箭筒。
這玩意現在還有,實物存放於北京軍事博物館,本人曾去看過,個頭確實不大,估計我也能扛著走,有興趣的也可以去看看。
除了這些步兵炮外,明朝還發明了騎兵炮——馬上佛郎機,這種火炮的尺寸比小佛郎機更小,僅七十厘米長,可隨騎兵在快速移動中發炮,具有很強的威懾力。
總而言之,明代佛郎機極易攜帶,操作簡便,實在是攻城拔寨,殺人砸牆的不二選擇,有了這玩意,那真是鬼才用火槍。於是幾萬明軍就扛著這些要命的傢伙來到了平壤城下,並讓日軍結結實實地過了一把癮。
但小西行長不愧久經戰陣,他很快鎮定下來,並帶傷上陣,召集被打懵了的日軍,告訴他們不必懼怕,因為明軍火炮發射後必須重新裝彈,可趁此時機,整頓隊伍,加強防守。
根據小西行長的經驗,大炮與火槍不同,每次發射後,都需要較長時間重新裝彈,才能再次射擊,所以他放心大膽地集結部隊,準備防禦。
這個說法看上去,是對的,實際上,是錯的。
正當日軍剛剛回過點神,準備在城頭上重新冒頭整隊的時候,卻立刻遭到了第二輪炮擊!石塊、炮彈從天而降,日軍被打了個正著,損失極其慘重。
日軍莫名其妙,可還沒等人緩過勁來,第三輪炮擊又到了,又被打得稀里嘩啦,然後是第四輪,第五輪……
小西行長徹底糊塗了:這一打還不消停了,難不成你們的大炮都是連發的不成?!
沒錯,明軍的大炮確實是連發的。

應該說,小西行長的觀點是對的,因為明朝時的大炮,所用的並不是後來的火藥炮彈,一打炸一片,而是先塞入鐵砂,石塊,然後再壓入鉛子,並裝藥(火藥)點燃發射,其作用類似於現代的鋼珠彈(將鋼珠塞入炮彈,炸響時鋼珠四射,基本上碰著就完蛋,屬於禁用武器),殺傷面極廣,不死也要重傷,不重傷也要成麻子。
當然,相對而言,缺點也很明顯,要往炮膛里塞那麼多雜七雜八的東西,還要點火裝藥,這麼一大套程序,等你準備好了,人家估計都下班了。
可當年沒有現成的炮彈,想快實在力不從心,但歷史告訴我們,古人,那還是相當聰明的。
明朝的軍事科研工作者們經過研究,想出了一個絕妙的方法——子母銃。
所謂子母銃,其原理大致類似於火箭炮,母銃就是大炮的炮筒,子銃就是炮彈,其口徑要小於母銃,在出征前先裝好鐵砂、石塊、鉛子、火藥,封好,打包帶走。
等到地方要打了,把子銃往母銃里一塞,火藥一點,立馬就能轟出去,放完了,把子銃拉出來,塞進去第二個,就能連續發射,裝填速度可比今日之榴彈炮。
所以明軍的佛郎機,那是不鳴則以,一鳴不停,為保持持續火力,普通佛郎機都帶有四個子銃,在幾分鐘內可以全部發射出去,足以打得對手抬不起頭。
而此次入朝作戰,為了適應國際環境,明軍還特意裝備了新型產品——百出佛郎機,而它的特點也很明顯——十個子銃。
在明軍幾輪排炮的攻擊下,日軍損失極大,城頭上黑煙密佈,四處起火,屍體遍地。


最後再說一下,電影的影響力巨大,和教科書相比不相上下。

這也是一種文化的侵略。

大聲疾呼一下,張導,陳導,別拍那不靠譜的武俠和神話劇了,整點歷史正劇吧,中國幾千年的歷史,題材絕不少。

估計2009年的電影市場,很難有電影再超過《神機箭》給我帶來的快樂了斯米達。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