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春殘夢斷--Anna Karenina

安娜卡列尼娜/浮世一生情/爱比恋更冷

6.4 / 5,044人    108分鐘

導演: 柏納德羅斯
編劇: 列夫托爾斯泰 柏納德羅斯
演員: 蘇菲瑪索 西恩賓 艾爾菲摩里納 米雅庫許娜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托爾斯太太

2009-01-22 07:24:45

愛情就是件藝術品


    首先定義一下,這裡的「愛情」,指的是一日不見寢食難安、見到面會心跳加速、拉小手有電流滋過的影響荷爾蒙分泌量的行為,與孩兒他爹期待他媽回來洗尿布的想念不一樣,與老婆嘩嘩數著老公工資的幸福不一樣。Anna和Vronsky的愛情,與金錢、地位、權勢、責任無關,那僅僅是「愛情」。

    愛情,是幸福生活的一部份,卻不是幸福生活的全部;對大多數人來講,愛情是幸福生活必需的一部份,卻又不是每時每刻都需要。即使在兩個人的世界裡,愛情使他們走到一起,但也絕對不是他們永遠在一起的全部理由。我們的確可以把單純、熱烈、勇敢這些正面的評價送給Anna這樣一個美人兒,但我仍然可以認為客觀地這樣概括她:愚蠢、沒有責任感、不知感恩、情慾衝昏了理智……這樣的評價,畢竟是從一個世紀以後的一個慣以用經濟學和邏輯學原理來做評判的女人嘴裡講出來,實在不能算刻薄吧。
    不幸的降臨,並不是她的不幸。上帝給了她美貌的同時,也同時計劃了這場必然的邂逅,不一定是Vronsky,也不一定在火車站。美女都會受到誘惑,為什麼她選擇了這條路?因為她和別人不一樣。相比於其他虛偽懦弱、視感情為遊戲的女人來講,她是個對真愛單純執著的美好女人,可是卻不如別人懂得偷情的生存之道和婚姻的責任義務。或許這是她情竇初開頭一次,哪怕是在婚後,在有了8歲兒子的情況下,她一時控制不了體內奔湧的情慾,發瘋了,失眠了,那麼我們原諒她在熟睡的丈夫身邊書約情郎。可是在她享受歡愉之後,面對丈夫的質問,恐懼是有些,可並無太多愧意,這樣的態度可如何讓人同情呢?她繼續與情夫往來,甚至在兒子面前也不避諱不光彩的第三者。後來私生子流產後,面對其夫仁至義盡之舉,她居然還是選擇了拋夫棄子,私奔出逃,實在令人唾棄。觀電影時呢,蘇菲瑪索那雙攝人心魄惹人憐愛的眼睛,一定會博得我等的憐憫與同情。可是閉幕細想,這可真是個傻女人、笨女人、壞女人啊……不過,當時俄羅斯貴族階層中,倒真是糜爛成風,偷情、背叛實不鮮見,就像電影中反映的那樣,這些事情是可以被丈夫妻子放到桌面上擺上兩杯茶好好商量的。所以我們也可以把悲劇的根源歸結為舊俄國的社會問題與階級侷限。大環境不好,不義之事可能多之甚之,從這角度來講,Anna對Vronsky的真摯與專一,那還真值得歌頌。

    再回過頭來單談愛情吧。我們的流行歌曲,幾乎都在歌唱愛情;我們的文藝作品,也讚美過初戀、愛戀、暗戀、三角戀、姐弟戀、同性戀……而且,讚美比譴責多得多。那麼我粗略以為,大部份人都覺得,愛情,是值得讚美的,哪怕只是純愛情的那部份,不管合理呀、道德呀、現實啊、對社會生產力的影響呀等等。究其原因,我以為這取決於愛情的本質——愛情就是件藝術品。單單擺放在展示台上時,她是給人美好的,她讓每個人產生獨特的感覺,給人無盡的美好回憶,甚至讓人產生想要佔有,天天觀賞的衝動!可是,她就是件藝術品。她不能對付飢餓,不能拿來穿,不能拿來住,有時候甚至都不能賣幾個錢(不是每一件藝術品都有伯樂的)。最可怕的是,也許某一天,就不喜歡它了,後悔花那麼多錢買回來,還佔地兒……愛情是值得讚美的,可是需要放好讚美的角度。我可以讚美藝術品是否美觀、是否帶來愉悅等等,但我可不能說:藝術品,就是好東西。

    愛情因為悲劇而昇華。Anna的愛情因為死亡而昇華; Vronsky在Anna死後的傷心欲絕,也昇華了他的感情。他們的愛情,讓他們歷經悲慘,卻成為了流動在膠片裡的藝術品。

    我們來欣賞她的美好。
    我們來思考她的沉重。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