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力挽狂瀾 --The Wrestler

摔角王/拼命战羊(港)/力挽狂澜(台)

7.9 / 320,096人    109分鐘

導演: 戴倫亞洛諾夫斯基
編劇: Robert D. Siegel
演員: 米基洛克 瑪莉莎湯美 伊雯瑞秋伍德 Mark Margolis Todd Barry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文澤爾

2009-01-15 07:51:21

四角場上的悲雄


在那個凌空技擊出的剎那轉成慢鏡後,我看到各種各樣的影子在收緊了的聚光燈下重合了。

屬於四角場的悲雄用20年職業生涯中最引以為傲的必殺技為屬於他的精彩一生降下了帷幕(當然,這並不代表隨之而來的是死亡,那不重要,重要的是人生中的這一個段落:二十年後的勁敵重逢、再創輝煌、凌空技、所愛女人感動的淚水和沸騰的觀眾們,又豈能讓死亡或麻煩又不夠男人味兒的搶救偷生來打擾)——圓滿的、但只在四角場上和歡呼聲中,一個浮華、或者不客氣地說是「被粉飾過了」的世界裡。這就像是部傳記片或者紀錄片,俗套又合適的詮釋出一個山羊劇式的、屬於劇院中的舞台之上的悲情人物:突然就想起海上老人和他的巨大魚骨頭和夢中獅子——這是這樣的一個版本,講述了同樣的悲情,恰似一切最後一戰中如曇花一現般的榮光,在燃盡的熱灰中隨著滾動而上的謝幕演職人員表層層飄散去了。

解說什麼人物呢?我犯了難——過去了區區20年,劇中就沒一個配角(或者說:他期望他們能了解的那些人,重要的人)了解主角賴以註解生命的圈子了。對「大錘」的敬重和「拉辛斯基」本身的無足輕重讓一個善良單純的勇敢鬥士的內心天平徹底失衡了,他的內心映射到我的心中,恰如看到一個充滿幻想和青春活力的、長不大的男孩,他的時間隨逝去的輝煌和那台畫面簡陋無比的、可以模擬重演當年那場驚天大戰的老任天堂遊戲機一道,永久停留在20年前的鼎盛期:作為拉辛斯基先生,作為他最不願接受的、非英雄的另一面,他不得不屈居人下,甚至穿起圍裙收起長髮做起熟食售貨員來。

但他也並非對現狀全無自覺:他努力過,想走回拉辛斯基的道路(那條凡人路,有親人和愛人、平凡但安穩的職業的生活),將理性告訴他不可能再支撐而必須捨棄的摔跤之路放下。他那樣試過了,並且稍稍感到另一種開心和從未享受過的、在那個年齡里理應擁有的平和慰藉——他本身並非固執的人,不是那種簡單的可悲之人,須得顯而易見的可恨之處:那些努力從細小之處都可以看出,譬如除開那件亮色的帶女兒名字首字母的綠色衣服之外的禮物,以及一張精心準備的感謝卡片等等。

很可惜,只有上帝知道一個人應該屬於哪裡,是父女相擁翩翩起舞的、過去可能是大停車場的那個有著高高的頂的親情世界,還是一位不再是脫衣舞孃的愛他理解他又萬般性感能夠在酒吧一口喝下一整瓶啤酒能夠和他一道唾棄90年代並高唱同一首槍炮與玫瑰之過氣老歌的9歲孩子母親?是在「多一點」「少一點」「多一點」「少一點」的馬鈴薯沙拉易裝桶里糾結到快要窒息的熟食櫃檯上帶點牛仔味道的售貨員,還是在那一浪接一浪的歡呼聲中帶著滿身圖釘和碎玻璃渣、新潮的嵌入肉中的訂書釘及被自己用刀片悄悄割破道道傷口的疲憊身體猛力擊打自己的肘背瀟灑謝幕?抉擇是什麼呢,是冥冥上天的一把助力(這種助力未嘗沒有,甚至還很多:比如老朋友們聚在一起出售簽名、錄影帶和tee的那一幕:Randy透過那些枴杖、義肢、佝僂身形看到了自己,或者說自己的未來),還是掙扎、壓抑、鬱結、傷痛、貧窮、誤解、孤獨(這是反覆提到的了)的持續積累和爆發呢?

我不知道,上帝或許不想說,但這位永遠要無奈強調自己是Randy而非那個令他感到羞愧的「拉辛斯基先生」的傳奇摔角手,這個男人在確認過後台的黑色帷幕之後——那裡確實是空空如也、伊人不在了。他笑了笑,給出了一個從未試過燃盡生命的人們永遠都無法參透的人生總結,然後,逆光飛出,吶喊,落幕……

閒話1:據聞此片曾打算讓眼窩深陷的凱奇來演Randy,看完之後,我不禁要高呼「感謝米基洛克」!這其實真是一個老套到不能再老套的劇情,但卻用上了一個比較新穎的身份和背景設定——鏡頭用得平平,沒有多少值得一提的地方,但演員們對心理上的微妙變化造成的面部、肢體語言細節處理得很好。還有就是片尾曲十分耐聽,期待OST。

閒話2:Randy的名字顯然讓人聯想到Randy Orton,這位第三代少爺像眼鏡蛇般在台上,表演得極為地道。但從角色中我更多地看到另外兩個人:HBK和UT。我曾見過台下的UT,那樣子平庸得讓我感到難受;最近HBK復出又投靠JBL,雖是劇情,但總也讓人有些壯士斷腕的雜思。後來又看到MTV裡的hogan knows best,臃腫的大鬍子也早沒了當年的風采……我們看wwe來舒緩壓力,或許以後不再看了。但這些肌肉發達的戲子們,有一日老得上不了台,倘若又恰好拮據窘迫,會不會和片中的Randy一樣,又上演了一出活生生的110分鐘戲碼呢?希望我的英雄們不會成為悲雄早早落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