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甜筒醬™>_<

2009-01-14 16:36:45

淡如浮塵,如是落寞。輕水鳴蟬,煙消雲散。----評《The Butterfly Effect》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當劇終兩個字出現在畫面下方的時候,我呆住了。我本以為主人公會再一次翻開他那本可以改變時空的日記本,去改變這麼一個讓我們落寞的結局。

    為什麼落寞?因為主人公最後一次改變歷史的代價,就是,讓他從沒有來到過這個世界。

    人生中的各種回憶,就像電影中一個個的片段。這些片段中既有美好而成功的回憶,也有你不堪回首的噩夢。 即使你有多討厭那些噩夢般的片段,你都沒有能力去改變這當中哪怕只是小小的一段,因為正是這些片段構成你的現在。曾幾何時,我們渴望得到那麼一個機會,讓我重回舊日的十字路口,如果我能夠在那一刻預先知道了某種選擇所帶來的我並不願發生的結果,讓我收住腳步,轉身向另一個方向邁出一步,我的歷史,會不會就此更完美?這部電影,試圖去解答這個問題,而且在最終給予我們一個新的思考。

    這是改變的代價。

    正如蝴蝶效應一樣,如果那隻蝴蝶沒有飛走,而僅僅只是拍動了翅膀,然而這麼一丁點的改變卻會帶來你所不能料到的後果。主人公埃文發現自己在閱讀日記的時候,不但能夠找回那個時間點的回憶,而且他還能夠為了改變不如意的後果,一次次地回到過去。然後每一次都像《大話西遊》一樣,「猜到了開頭,猜不到結尾」,每一次當他改變了過去的不如意後,作為代價,都會有新的不如意出現。他記起了對凱莉的愛,卻使她想起不堪的回憶而自殺;回到救贖自己的愛情,和凱莉戀愛了,卻又殺死了她的弟弟湯米;知道湯米變壞的根源在於殺了那隻小狗,主人公又試圖拯救小狗,不料歷史卻變為好友倫尼殺死了湯米而被關進精神病院,凱莉也內疚地墮落成吸毒的妓女;於是主人公回到了悲劇的開頭,拯救那被炸死的母女,卻讓自己全身殘廢,凱莉與倫尼在自己面前相愛。。。。每次主人公以為可以通過改變過去就能徹底改變現狀的不堪時,沒想到改變的還僅僅只是開始,每一次的不甘,換來的卻是更多的失落。最後,主人公只好回到自己未出生的影像里,在自己母親的腹中提早死去。主人公沒有出生,自然不會認識凱莉,凱莉和湯米在父母離婚後,自然不會選擇跟著獸慾的父親在一起,悲劇也自然不會發生了。即使主人公用殺身取義的方式試圖換回身邊所有人的幸福,這個世界還是有一個因此得到了無盡的悲痛。。。那一位又一次流產失去孩子的母親。

    我們不是神,除非我們能夠捨身取義。

    即使僅僅是從擁有變為變得一無所有,仍然要付出代價。

    我們不能改變過去,然而為何我們又怎能改變未來?

    因為我們的明天只取決於我們的昨天和今天。

  附「蝴蝶效應」註解:蝴蝶效應是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氣象學家洛倫茲1963年提出來的。一次,為了預報天氣,他用電腦求解仿真地球大氣的13個方程式。為了更細緻地考察結果,他把一個中間解取出,提高精度再送回。而當他喝了杯咖啡以後回來再看時竟大吃一驚:本來很小的差異,結果卻偏離了十萬八千里!電腦沒有毛病,於是,洛倫茲(Lorenz)認定,他發現了新的現象:「對初始值的極端不穩定性」,即:「混沌」,又稱「蝴蝶效應」,亞洲蝴蝶拍拍翅膀,將使美洲幾個月後出現比狂風還厲害的龍捲風!此效應說明,事物發展的結果,對初始條件具有極為敏感的依賴性,初始條件的極小偏差,將會引起結果的極大差異。「蝴蝶效應」在社會學界用來說明:一個壞的微小的機制,如果不加以及時地引導、調節,會給社會帶來非常大的危害,戲稱為「龍捲風」或「風暴」;一個好的微小的機制,只要正確指引,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將會產生轟動效應,或稱為「革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