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蒼竹琴聲

2009-01-12 09:17:17

Geek的最愛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作為一個有時候偽裝成Geek的一般青年,《The Matrix》是這個偽Geek最喜歡的電影(沒有之一)。很多評論認為這個系列受到歡迎的原因之一是它精確的細節描畫,我比較贊同。在《The Matrix Reloaded》裡面,Trinity關掉27街區的電力,使用的命令先是Nmap,查找到可用的22埠,然後使用了一個想像的sshnuke命令,把root的權限改成了Z1ON0101,讓很多人津津樂道。這個密碼,還把I換成了1,十分hacker style哈。在這三部曲裡面,第二部其實是最有意思的一部,第一部剛開了個頭,第三部忙於戰鬥和收尾,而大部份編劇想要詮釋的概念全在第二部得到展現,包括smith的變異,architect的對話,還有和那個法國人的交鋒,都話裡有話。
機器給人類設計的世界經過幾番進化,現在是這個樣子:充分展示人類的美和丑,為了防止不願意待在Matrix的人引發系統當機,一定程度上容忍人類有選擇離開Matrix的權力,這些人會聚集到Zion。在Zion的人到達一定人口之後,The One會作為系統升級的一個程序出現,他作為Zion的救世主,經過一番和Matrix以及Zion的交互,攜帶升級的更新檔來到代碼之源,commit更新檔,選擇下一個Zion的16女和7男,然後系統毀掉Zion,進行一次系統升級。
那麼在這個系統打到sp5,該打sp6的時候,出了點事故。首先Neo這個程序收到愛情的衝擊,有了其他5個版本的更新檔所沒有的不確定性,然後在neo在處理Matrix的守護程序(Agent)的時候,把一個Agent打的出了異常,沒有被釋放掉(DELETE)就退出了。那麼,這個Agent就成了野指針,無法被系統找到並且刪除。
所以,在打更新檔的時候,neo沒有按照常規提交更新檔代碼,而是懷了一份希望,希望能保住現在的Zion,並且不引起系統當機,殺掉所有人類。意思就是在現有系統的基礎上保留既有成果,現場進行一些清理操作,讓系統能夠穩定。這時候恰好那個野指針smith開始瘋狂的自我複製(病毒),如果不儘快處理就會吃掉所有的系統資源,到時候機器也會被耗盡資源同歸於盡。這個叫smith的病毒不同於那個法國人,法國人作為老款病毒,目標僅限於能夠獲取一定權力,縮在自己的空間玩自己的,而smith作為新一代的蠕蟲病毒,具有癌細胞的野心。
那麼neo就有了一個機會能夠和機器來討價還價。機器不除掉Zion,neo就通過自己捕獲到smith,讓系統能找到smith的物理地址,然後delete掉。他成功了,但是作為delete掉smith的連帶效果,neo也被一併刪除掉了。
接下來電影就沒講了。其實可以很容易推測,接下來的結果會是Zion解放的人口會越來越多,最後達到一個平衡,想繼續玩遊戲,不打算鬧獨立的人繼續待在Matrix,鬧獨立的全跑到Zion,跑到Zion的覺得太艱苦再回到Matrix的估計也會有。
這個系統是不是有點像我們現在使用的Windows XP呢?因為Windows XP才經常容易中毒,並且無論怎樣設計,總會在使用的時候出異常。那麼,你可曾感受到,在給Windows XP打Service Pack的時候,那些被刪除的dll的悲鳴?
那個法國人在玩弄他自己的小世界的時候,寫了個小程序(蛋糕),來講述自己的因果觀念。這和我前陣子看到的《黑天鵝》裡面的一些說法挺相似。有結果必有原因,但是很多時候卻無法找到原因。很多時候,原因是控制的人給被控制的人的一個託辭。在一個火雞的世界裡,如果發現每天都在下穀子,並且穀子的數量呈遞增態勢,就會有火雞分析家給出穀子的遞增方程,並且說明穀子從天而降的真理性。其實卻不知道這個下穀子的原因是在感恩節這天的世界末日。
我覺得導演在暗示一個道理,就是只有人有了選擇的權力,系統才會平衡。烏托邦是不可能長久的,而由一部份人把人民群眾都代表了,顯然也不會持久。給予一些選擇的權力,哪怕是表面上的,才會讓系統得到控制。
其實Zion這個設計挺惡毒。Zion在人類心中,是自我解放的聖地,實際上卻是系統收集反抗人群的口袋。這和毛爺爺的大鳴大放,搞陽謀一個調調嘛。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