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切:28歲的革命--The Argentine

切·格瓦拉传:阿根廷/切·格瓦拉传(上)/切:28岁的革命(台)

7.2 / 41,272人    134分鐘

導演: 史蒂芬索德柏
編劇: Peter Buchman
演員: 茱莉亞歐蒙 班尼西歐岱托羅 羅德林哥桑特羅 Maria Isabel Diaz 德米安畢齊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內陸飛魚

2009-01-12 02:00:15

願電影還以格瓦拉真面目


願電影還以格瓦拉真面目

內陸飛魚

等了半年多,托早已和國際接軌的中國盜版商的福,由史蒂文.索德伯格導演,並讓主演本尼西奧•德爾•托羅在2008年第61屆坎城電影節,獲得最佳男主角獎的《切.格瓦拉》,上集才剛剛在北美上映,2009年元旦前夕,市面上就出現DVD了。儘管版本、畫質、音軌、翻譯都是瑕疵纍纍,不過,仔細看下來,電影本身還是充滿驚喜。等到正規的D9出來肯定要補收一張完美的版本。

格瓦拉和瑪麗蓮.夢露一樣成為波普明星,大鬍子形像風靡全球,成為數以億計青年的流行偶像,已不是今天發生的事情,以認真求實的態度把他的革命經歷搬上大螢幕的卻屬索德伯格導演首屈一指。1963年生的導演,從小就對格瓦拉的經歷充滿好奇,而主演、拉丁血統出身的本尼西奧•德爾•托羅,21歲時在圖書館第一次看到格瓦拉的照片,就被這個純爺們迷住了,他出生那一年,格瓦拉剛好遇害。這兩個格瓦拉的粉絲聯手奉上的電影巨製,可以為自己的努力正名,也可以為偶像立下影像墓誌銘了。

《切.格瓦拉》的上集,講述了1954年到1959年期間格瓦拉和卡斯特勞等人,聯手推翻古巴巴蒂斯塔獨裁政權的過程。導演採取了半紀錄片式的拍攝手法,畫面以彩色為主、黑白為輔,夾敘、插敘的敘事手法和與眾不同的呈現方式,使得影片沒由落入一般人物傳記片的窠臼,自然樸實,使其具有身歷其境的歷史可信度。特別是涇渭分明的彩色、黑白畫面的搭配應用,恰到好處的使影片整體上完滿生動,立體豐滿地呈現了格瓦拉在戰爭中的面貌,以及1964年在美國、聯合國大會上的精彩行程。

在彩色、黑白兩個世界裡面,格瓦拉呼之欲出地體現著強烈的個人氣質。彩色段落裡面,主要紀錄格瓦拉在古巴解放戰爭里艱苦的生活,熱情幽默的性格,為了客觀嚴謹地捕捉人物,鏡頭畫面多以中景、遠景為主,沒有過多的正面大特寫,機位也相對固定,配樂也簡單;而到了黑白段落里,在手提攝影機的晃動中,很多非常規構圖、大特寫屢屢出現,由此和格瓦拉精彩的訪談、緊張的國際冷戰態勢相對應,顆粒粗糙、接近失真的黑白畫面,像是來自新聞檔案館塵封的電影資料。

我勸那些看慣好萊塢大片的人們,最好別對這部電影抱有太大的視聽刺激期望。《切.格瓦拉》沒有炫目的特技場面、刺激的分鏡頭組合、緊張的快速剪輯,而本尼西奧•德爾•托羅的表演,也自然熨帖,紮紮實實,沒有一絲要作秀耍酷的形而上意味。因而,最終推動影片走向的是人物的歷史活動路線,和人物本身強硬的理想主義氣質,而不是花哨的現代電影技術。據說,一些衝著看大片的獵奇心態去欣賞此片的觀眾,出現了陸續睡著的不良臨床反應。如果說崇拜了格瓦拉是處於好奇的盲目追星,那麼觀賞此片是應該嚴肅一下了,請耐心一點。

要看懂這部電影,具備必要的歷史知識是肯定的。除了對格瓦拉的生平有所了解外,還要知道二戰後拉丁美洲國家的獨立解放運動的史實,不然,敘事上來回不停切換的時間軸,以及人物的對話,會讓一些人一頭霧水,也就難怪有些人會在瞌睡蟲面前投降。認真看一看格瓦拉的傳記,補習一些1945年以來亞非拉各國的獨立解放運動路線,再來看電影,才會感同身受地體會到影片涉及的年代氛圍,時事創造英雄,英雄譜寫歷史的大命題。

以古巴解放前後為分界線來裁剪影片,《切.格瓦拉》的上下集有各自的副標題,上集的副標題叫「阿根廷」,正是格瓦拉的故鄉和人生啟蒙的前站。而下集的副標題叫「游擊隊」,講述古巴解放後,格瓦拉放棄新政府要職,重新組織游擊隊去解放新領土直到犧牲的過程。上集的結尾,在綠色原野上,格瓦拉和戰友們乘坐吉普車,趕往古巴首都哈瓦那組建新政權,一個軍官搶了別人的新車一路狂奔,被格瓦拉呵斥之後,掉頭車頭去道歉和物歸原主。到這裡,似乎故事才剛剛開始,孤獨深邃的叢林還在後面。期待下集早日公映。

有新聞稱,影片在古巴上映之後,古巴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的機關報《格拉瑪報》和卡斯特勞本人誇獎了本尼西奧•德爾•托羅的演技。「革命不是請客吃飯,不是做文章,不是繪畫繡花,不能那樣雅緻,那樣從容不迫,文質彬彬,那樣溫良恭儉讓。革命是暴動,是一個階級推翻一個階級的暴烈的行動。」惟願電影《切.格瓦拉》還以格瓦拉本人真面目,也還殘酷的革命鬥爭一個接近真實的面目,在借電影普及歷史知識的同時,給那些單純的流行偶像崇拜者洗洗腦。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