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赤壁:決戰天下--Red Cliff Part II

赤壁(下)/赤壁决战天下/

7.6 / 21,063人    142分鐘

導演: 吳宇森
演員: 梁朝偉 金城武 張豐毅 張震 胡軍 林志玲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阿衫

2009-01-11 05:06:32

吳宇森和「新三國演義」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吳宇森今年63歲,25歲開始拍電影,一直到40歲才拍出了成名作《英雄本色》。四十不惑,這位現在被普遍稱為「暴力美學大師」的導演在電影圈裡面摸爬滾打了15個年頭,終於把商業電影這道菜給吃透了,不但駕馭多方元素開始得心應手,自身個性、理念也能藉著螢幕上的刀光血影得到弘揚散發,深人人心。當好萊塢的導演都開始在螢幕上放鴿子,槍聲響起讓主人公慢動作在空中飛行的時候,吳導演內心一定有陽光普照,「既立功,又立言」,吳宇森是個土生土長的中國人,年輕時候愛好讀史書,想必在每一部電影功成名就之時,或多或少會想起這個古代賢人立下的人生最高理想。

    說起來吳宇森不能算是一個「悟道」早的人,比起李安,憑處女作(《推手》)就能以自身感悟,成功切入市場興奮點,為《英雄本色》做鋪墊的電影多得有點數不過來,可能唯一值得講講的是一部叫《過客》的片子,因為該片武術指導是成龍,那時候同樣沒混出來,是一個失意的人。「一個失敗的人和一個失意的人在一起,能幹什麼?」所以這部片子從拍出來到現在,一直沒人待見。

    不過厚積薄發,一旦讓吳導演摸到了開啟市場的鑰匙,多年的積累和鬱悶混合在一起就釀成了一股爆發的態勢,幫助他一路從香港衝到了好萊塢,其中不是沒有波折,他在好萊塢出手第一部作品是尚格雲頓主演的《終極標靶》,放映的時候觀眾笑聲不斷,媒體上惡評如潮,票房慘敗,堪稱吳宇森版的《無極》。不過第二部片子他就吃準了美國人的脾氣,這才有了80後中學記憶中的不朽經典《斷箭》、《變臉》和《不可能的任務2》,隨後又是一次新探索中的挫折《風語者》,然後再是轟動一時的《記憶裂痕》,吳導演的路子越走越寬,造詣越發爐火純青,隱隱然已到了了飛花摘葉皆能傷人的高深境界——至少他自己這樣認為,所以才敢於做這樣一個躍進式的嘗試:拍《赤壁》。

    很多導演成功就在那一路子上,離開了那一路就吃不開。比如陳凱歌,徐克也有點,張藝謀因為在奧運開幕式上露了一手,所以是不是有新路子還很難說。只有馮小剛用《集結號》徹底證明:「我什麼都能拍」,該片又紅又專又好看,以致於馮導不久前提幹成了影協副主席。

    吳宇森從《英雄本色》一路殺過來,從來都沒離開過現代化的兵器,而且都是小口徑,不超過100人的對打,唯一一次嘗試用大規模殺傷性武器、集團軍野戰是《風語者》,後來證明很不好看,所以這次《赤壁》的嘗試的確讓人心跳,不但回到了冷兵器時代,而且有「百萬大軍」、多兵種協同作戰的史詩般的戰爭畫面。同時也應看到,「赤壁大戰」在中國觀眾心中早有定論,那就是羅貫中的《三國演義》,從「當陽之戰」開始算起,到「敗走華容」結束,正好用了十個章回的篇幅。羅貫中以後所有有關「赤壁」的故事,評書、戲曲、小說、電視、電影,全都在此基礎上展開,稍加變動,從來沒有偏移太多。

    不過,近年來格局有所變化,有媒體評論:「易中天是《三國演義》之後,新說三國第一人。」他並沒有單辟篇章講赤壁,但對於涉及赤壁之戰的人物,都有不同於羅貫中的別樣解讀,他的大獲成功某種程度上表明:在眼下這個不論國家還是個人,唯有開拓進取才能安身立命的時代,對於有關歷史的部份,同樣需要、至少是絕不排斥推陳出新的解讀。現在看來,作為新說三國第二人,吳宇森在電影這個陣地上站出來對一統天下數百年的羅貫中喝一聲:

    「你過時了!」,確實是一件絕不討厭,甚或是令人開心、振奮的事情。

    當然,這一聲要喝得理直氣壯絕不容易。除了如上所述,要創造出超乎觀眾預期的宏偉戰爭場面,還須遵循以下原則:
    一, 看起來要像是「三國」。
    二, 光像是不行的,還得讓人感覺是從沒見過,好看又過癮的三國。

    上述兩點存在於萬千觀眾的內心深處,意會不可言傳,稍有增減就面目全非,不是失於守舊,就是毀在輕薄。有才如吳宇森,也難兩全其美,幸好他有多年打拼做積累,綜合多方營造而出的「新三國」世界,儘管非議不斷,還是在票房上大獲成功——上集推出至今已收穫7億,其中中國大陸為3億,遠超了5000萬美元的投資,而下集才剛剛推出錢景無可限量,吳導這次的躍進已基本可以判定是成功的。

    「什麼都懂一點,生活更精彩一些。」

    賺得盆滿缽滿的吳導上電視的時候說,這句諸葛亮的台詞是他設計來對自己所說,倒也並非全是開玩笑。事實上,他的「新赤壁」,某種程度上就是「什麼都有一點」的大鍋菜,初步統計,有以下幾種元素:
「全明星陣容+超炫特技製作+三國演義故事主線及人物基本個性+港式幽默+流行三國新解讀+集中化、戲劇化的組織辦法」。

    如果說這麼多東西中存在優先級的話,那毫無疑問前兩點,這是票房根本之所在,即便後面全都沒有,這兩點上下足功夫,錢也不會少賺,頂多讓人家多罵幾聲,之前《英雄》、《夜宴》之先例不勝枚舉。而吳導一身笑傲好萊塢的本領絕非浪得虛名,首先是選角與調教的本事臻於化境,再次證明能讓尼古拉斯凱奇五體投地的導演絕非凡人。例如,很多人在第一次聽說由金城武來扮演諸葛亮時,或多或少都會有匪夷所思的想法:這是一個從來沒有擺脫過小白臉形象的傢伙,怎麼能來演一個老奸巨猾的角色呢?可事實上當這個「熱情幽默的鄉村青年」(吳宇森語)出現在我們面前時,並沒有讓人大跌眼鏡,儘管滿口雷人台詞,但是牢牢扣住了「智」這個本質特徵:

    開場時附耳傾聽就能判斷敵軍數量、兵種與距離,布下「金光陣」以少勝多大破曹軍,孤身過江、與周瑜聯手擺下氣勢恢宏的八卦大陣……,一直到下集中,在天邊翻滾白雲的襯托下悠悠然說道:「有雲如蛇,必有大霧」,已讓人完全忘卻了「金城武」這個既定形象,活脫脫就是那個千年前「多智如妖」的臥龍先生,直到最後,羽扇一揮,召來滾滾東風呼嘯而至,席捲起漫天黃葉飄舞獵獵,一身英挺的風姿獨立在天際那邊驚雷破天之前的赤壁大戰場對面,誰還能懷疑這個不是諸葛亮呢?這個英俊、幽默、年輕的諸葛亮橫空出世,不是對埋藏在所有人記憶與判斷中的那個神機妙算、高深難測的蜀國軍師,給出了一個鮮活生動、生機勃勃的全新闡釋嗎?

    再說到特技製作,連吳宇森自己都沒法掩飾得意之情,聲稱好萊塢的頂級特技師也會為火燒連環船的宏大、逼真場面驚嘆。即便這樣的言辭有所誇張,但在影院中的實際效果不遜色於絕大多數好萊塢大片,則是個不爭的事實。從八卦陣到綿延千裡的曹軍水寨,從草船借箭時的如蝗箭雨到大戰之前鋪天蓋地的孔明燈壓住明晃晃蓋滿長江的戰艦兵船,再到最後驚天動地的火攻、步軍盾牌陣與騎兵的決戰。吳宇森奉上的視覺盛宴令人目不暇接嘆為觀止,其中許多場面都能成為開拓性的經典,把吳宇森稱為有史以來刻畫中國古代戰爭場面最成功的導演,相信沒有人會有異議。

    僅憑以上兩點,這部跨年度的巨片實際已完全對得起觀眾付出的票價,而吳宇森的可貴與高明之處還在於,他是認認真真在拍「三國戲」,而不是其他戲。

    《赤壁》的編劇陳汗稱,他與吳宇森的意圖在於「貼住歷史的空白處」來寫,恰好符合上述「像三國又超三國」的基本原則。陳汗回憶,吳宇森翻閱了幾乎所有能找到的有關赤壁的資料,包括《三國誌》與《三國演義》,還包括央視版電視劇《三國演義》和《易中天品三國》,所以儘管全片充滿了港式幽默,對主要情節也作了大膽的增刪,但是人物個性基本沒有變化——只要觀眾認可人還是那個人,三國的味道就不會變——而且,吳宇森與陳汗,還在吃透人物個性的基礎上,又作出精彩的發揮。例如:

    曹操的「送鬼兵」,把因傷寒死去的兵士送過江去,傳播疾疫,又能在心理上震懾對手。這是個本劇新創的情節,貼住了《三國演義》賦予曹操的奸詐毒辣的性格特徵,絲毫沒有生造的痕跡。

    再例如,將草船借箭與蔣干盜書這兩個情節拼接而成一個「連環計」,為蔡瑁張允新添了一條莫須有的罪狀,甚至一定程度上彌補了《三國演義》中「反間計」的硬傷——曹操僅憑一封書信、幾句讒言就痛殺大將,未免將這個多疑多智的奸雄寫得太衝動了。

    諸如此類,《赤壁》中有許多源於《三國演義》,又新於三國演義的好看情節,當然,也有敗筆。

    比如,小喬過江,甚至還能以美色誘惑得曹操錯失了戰機……

    前面好容易塑造的一世奸雄曹丞相的光輝形象轟然垮塌,變成了一個感情飢渴的老情種,要真是這樣,曹操也不用等到赤壁再來被人收拾。當然這個情節在歷史上或許有原型,就是戰宛城時候曹操收服張繡,起了色心霸佔了張繡的嫂子,結果把好端端一個張繡給逼反了,出其不意殺回城來,差點把曹操給收拾了,心腹大將典韋捨命相救,才得以脫險,因此曹操講了一句03年非典時候風靡全中國的一句話:

    非典,吾命休矣。

    但那是在大局已定的時候,曹操雖然好色,從來沒有因為女色耽誤過行軍打仗,更何況既然年輕時候吃過這樣的大虧,不至於又在緊要關頭犯同樣的錯誤——我懷疑吳宇森也很無奈,但是為了照顧林志林不得不捨棄「苦肉計」,用這樣一個情節,起因很可能就是演黃蓋的張山不如林志林大牌,我前面已經說過,全明星和特技永遠是第一位的。如果換了姜文來演黃蓋,應該小喬的就起不了這麼大作用了。

    但是不管如何,瑕不掩瑜,《赤壁》基本可以算作是一部叫好又叫座的好片子,如潮而來的滾滾票房也是全球觀眾投給吳宇森最好的贊成票,因此吳宇森在電視上說,《赤壁》上中還有一句台詞是他為自己而設計:

    我需要冷靜一下。

    這個大器晚成的導演到現在已能給人這樣的印象:總有辦法創造驚喜,這倒真應了易中天借蜀國滅亡發揮出的一句話:

    不管人還是國家,火得太快都不是好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