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赤壁:決戰天下--Red Cliff Part II

赤壁(下)/赤壁决战天下/

7.6 / 21,063人    142分鐘

導演: 吳宇森
演員: 梁朝偉 金城武 張豐毅 張震 胡軍 林志玲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閏秒如雲

2009-01-10 20:31:15

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


這隻曲後面緊接的是「興,百姓苦;亡,百姓苦。」可見,悲天憫人的平民情懷是中國知識分子所一貫具有的,遺憾的是國產戰爭電影中十分少見。吳宇森的《赤壁》是一次回歸。有人說這是導演的西化背景和基督教精神導致的,我則認為不如看作是其向中國人文傳統或者大而化之人類的人文精神的回歸。

為什麼要如此定位一部商業元素濃厚的娛樂大片呢?

確實,本片貢獻了史上最精彩的中國古代戰爭場面。然而這不是主創想表達的全部。看這套系列電影時,我常常回想起國產系列戰爭片中的另一個典範《大決戰》,從氣勢磅礴場面恢弘而言,從所涉戰爭的歷史地位和影響而言,從描述整個戰役的起承轉合而言,這兩部電影可以稱為中國戰爭電影的翹楚。而現在想起來,《大決戰》幾可謂視人命如草芥,幾百萬人風雲過眼,不過是幾個主角輾轉騰挪的棋子。我曾經和朋友說過,當世界戰爭電影紛紛(不得不)以反戰為主題時,中國戰爭片還在繼續以傲視寰宇的領袖視角一次次謳歌各位偉人。而我們的英雄至今沒有人說過類似「狗娘養的戰爭」的話。在八十年代的經濟爆炸期我們可以閉著眼睛往前衝,在經濟危機襲擊全球的時候,我們不得不反思了:究竟是誰造成了這一切?其實很簡單,請看本文的第一句話。老祖宗們早就明白了這個道理,愚鈍的是作為後輩的我們。

人文精神這個詞語由來已久,並已成為西方社會的常識。它起源於偉大的啟蒙運動,並且綿延至今。在對所有人類的尊嚴、價值、命運同等關懷的意識下,領袖和常人本就沒有質的差別。英雄的勝利固然光彩,每個戰士的疾苦也令人揪心。在《赤壁》這套電影裡,導演把那些千古風流入物具化成為一個個也會做飯吃湯圓幹農活編草鞋的真實的「人」,由此顛覆了中國觀眾的觀影習慣,甚至在世界戰爭電影中也殊為少見。誠然,娛樂化的台詞有商業性的考量,但是從整套電影的構思來看,編導何嘗不是故意塑造一群平民英雄呢?電影下部中濃墨重彩描述孫叔材的死,更令導演的價值取向大白於天下。

是的,我們不妨回過頭從數年前吳宇森導演接拍《赤壁》時跟他一起開始考慮。七八千萬美元的投資,無論當時還是現在都是華語電影無可爭議的大手筆。作為一名六十歲的老人,見識了多少世事無常風雲變幻,也體味了多少成敗榮辱花落花開,再無當年小馬哥捨我其誰的橫不吝,也不復喋血街頭的少年激憤,暴力美學的構圖在導演的腦海中漸漸只留下一隻白鴿。確實,地位卓著的導演都期望拍攝名垂影史的大場面,然而用這些大場面來說明什麼,則更加顯現導演的功力和底蘊。一部《西線無戰事》,一部《現代啟示錄》,使得後輩導演對戰爭的闡述基本變成修修補補的工作。然而華語戰爭片似乎仍是一片未開墾的處女地。而拍攝現代華語戰爭電影去闡釋「反戰」主題,可能還為時尚早。去年火爆的《集結號》,也並未討論戰爭本身的正義與公理,只不過關注了普通士兵的生命尊嚴,便換來喝彩一片。這樣看來,《赤壁》的成績可能比我們想像的還要深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