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自由大道--Milk [自由大道]

米尔克/夏菲米克的时代(港)/自由大道(台)

7.5 / 179,793人    128分鐘

導演: 葛斯范桑
編劇: 達斯汀藍斯布萊克
演員: 西恩潘 艾米爾荷許 喬許布洛林 迪耶哥路那 詹姆斯法蘭科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feeling

2009-01-05 18:20:22

格斯·范·桑特的非典型經典


《米爾克》擁有格斯·范·桑特電影的標準元素:同性戀、死亡、青春……但也有更多的非格斯·范·桑特典型風格的元素,比如:政治、史實、傳記……
格斯·范·桑特此前也不是沒拍過以現實人物為題材的電影,比如表現柯本最後時光的《最後的日子》,但那更多還是他個人迷離風格的體現。而在本片中,他的個人風格烙印幾乎淡去,那些標誌性的悠長鏡頭也難覓蹤跡。
 
格斯·范·桑特熱衷表現同性戀不假,但是除了《巴黎我愛你》中的那個小短片外,他幾乎很少展現同性愛情浪漫的一面。而本片開頭卻奉獻了我在電影中所見過的最飛速的一見鍾情——僅僅是在地鐵站里匆匆擦身而過,觀眾甚至連人影都還沒看清,米爾克就已經認定了要與他共度40歲生日的人——Scott。
影片最夢幻的部份全部集中在開篇,Milk與Scott的第一次親昵,兩人離開紐約開車奔赴舊金山,以及兩人初到舊金山開了自己的小店後,旁若無人地在路邊一坐一蹲的接吻……這些段落依稀還能感覺到格斯·范·桑特的風格,斑駁晃動的畫面,詩意的鏡頭,還有歡快的音樂,流露出他慣有的抒情氣質。
 
當然,這部電影不是愛情片。電影大約開始10分鐘後,就幾乎再難尋覓這樣有點夢幻的段落。相反,整個電影充滿了70年代紀實的氣息,紀錄片畫面與仿舊的電影畫面相互穿插融合,近乎難以區分。
難得的是,儘管影片中不時有遊行、抗爭的場面,也有不少慷慨激昂的陳詞、辯論,但是整體感覺卻並不憤怒。電影就是將那些活生生的現實擺在觀眾面前,讓你自己去看,自己去思考。那些在我看來簡直是荒誕不經、匪夷所思的觀點竟然可以在大庭廣眾之下,藉以GOD的名義,如此「正氣昂揚」的宣講,甚至贏得台下熱烈支持的掌聲,不能不令人深思。即便今天看來,這樣的場面依然極具現實意義,30年過去,從6號提案到8號提案,同性戀者的抗爭由工作轉變為婚姻,這究竟是時代的進步還是回到原點的原地踏步?
 
影片中我最喜歡的還是幾處抒情段落。
Milk看完歌劇《托斯卡》的清晨,給Scott打電話,兩人簡單的對話充滿了不足為外人道的深情,Scott那句「我想讓你知道,我為你驕傲」,令Milk激動難抑,那心酸又幸福的微笑以及泛紅的雙眼即便是黎明前的昏暗也無法遮掩。
將近結尾,米爾克被槍殺的場景,畫面變為慢鏡,中槍的米爾克轉身面向窗外,那裡懸掛的正是預示了他悲劇命運的歌劇《托斯卡》的巨幅海報,而後鏡頭疊畫,再次中彈的米爾克撲到在地。整個畫面也有著歌劇般的肅穆與震撼,格斯·范·桑特又一次充分展現了他美而傷的經典氣質。
然後電影再次循環往復到影片開始不久Milk與Scott在床上的對話場景。有意思的是,這前後兩段同樣的場面,如果對比來看就會發現,導演用的並不是同一條拍攝膠片,二者對話雖相同,但演員動作、神態都有些許差異,而且後面這條的鏡頭明顯更為靠近兩人的面部。言猶在耳,似曾相識,一語成讖的「我不知道能不能活到50歲」,卻是在無奈地放大那份悲涼。
 
格斯·范·桑特的電影裡永遠不會缺少美少年,儘管只是擔當配角,儘管掩蓋在70年代老土的裝扮中,影片裡還是星羅棋布的埋伏著許多乍看上去也許沒覺得很美的美少年XD
不過這次不談美少年,只說說兩位主角。
西恩·潘其實已沒什麼好說的,這個傢伙的表演永遠不會令人失望,而且常常超出預期。已往我是很喜歡他皺緊眉頭,苦大仇深的男人樣,不過這部電影裡他完全改變了。臉上時常掛著那種柔情蜜意的笑容(對西恩·潘用這樣的形容詞在過往絕對是不可想像的啊),連那些阡陌縱橫的皺紋都變得柔軟起來,即便他在台上慷慨陳詞時,舉手投足之間也微微有點「娘」——這是一個活生生的男人,他的可愛與剛硬,他的聰明與狡猾,他的孤獨與抗爭,他的疲憊與堅持,一切都體現得淋漓盡致。一個長相根本不漂亮的男人卻能深深吸引你的眼球,打動你的心,這就是超凡魅力的奇妙之處啊。
還有不能不提的詹姆士 Franco。我絕對是很久以前就注意了這位大帥哥,只可惜總覺得他不是出現在不好不壞的電影裡,就是扮演著不溫不火的角色,總有種意猶未盡的感覺。在這部電影裡他依舊很「溫」,卻是一種恰到好處的「溫」——每當他出現在畫面里,就會感覺這部充滿了不公與抗爭的電影變得柔和起來,對,他是一個非常舒服的存在,不乍眼又難以忽視,若隱若現地讓人感受到一縷溫情。
 
最後想說的可能更像是題外話。
《米爾克》不是一部典型的格斯·范·桑特風格的作品,但卻又是一部格斯·范·桑特作品經典。歷經一番番的遠離與回歸,藉助多年獨立製作的累積,格斯·范·桑特在再次轉向主流電影后,又邁上一層新境界。
我從來不認為主流電影就是喪失個性、面目模糊的老好人,就如同我也從不認為獨立製作就是個性鮮明、言之有物的新新人類。其實,在我看過的那些表現同性戀題材的「不佳」電影中,獨立製作恐怕是佔了多數。它們的通病概括起來大約是不安心於老老實實講故事,急切地想表達自己所謂的「新意思」,過份糾結於同性戀者的憤怒、壓抑、怪誕,從而放棄了與大多數人情感交流共融的可能,最終淪為一種自說自話,甚至是無病呻吟。
反之,這也可以解釋我何以會欣賞《費城故事》的平和與自尊,《斷背山》的含蓄與包容,以及本片的抗爭而不憤怒,因為這些電影帶來的感動和感觸可能觸及任何人的靈魂,因而也就具有了根植於人性、存活於人心的更深遠的生命力。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