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阿甘正傳--Forrest Gump

阿甘正传/福雷斯特·冈普

8.8 / 2,269,311人    142分鐘

導演: 羅勃辛密克斯
編劇: Winston Groom 艾瑞克羅斯
演員: 湯姆漢克斯 羅蘋萊特 蓋瑞辛尼斯 Mykelti Williamson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ben

2009-01-04 09:33:40

像阿甘那樣的活著


像阿甘那樣的活著
前些日子,重溫電影經典《阿甘正傳》,末來得及感動卻早已深刻。
整部電影在轉承銜接方面雖然給我感覺非常的戲劇化(比如電影在阿甘被同學們驅車追趕就追到了正在比賽的橄欖球場),這種戲劇化讓我明了,雖然不是真實人物的傳記,僅是一部電影,但導演所賦予的精神含義和道德標準卻是能讓我可以以一輩子的時間去思考和體會的。
1、有自我的特長
阿甘小時候由於雙腿的問題,加之顯得蠢笨,讓他周邊的人都以為他是白痴,但是他在開學的時候交上了他一生執愛的女友珍妮。他的女友在阿甘受到同學們欺辱追打的時候,叫他快跑。這一叫,阿甘就註定了一生不停地「跑」。阿甘在與欺負他的同學作鬥爭的過程中唯一辦法就是跑,並且是以最快的速度去跑,從而一天天超越了原來的速度。就是因為這樣的「逃跑」成就了阿甘,他以跑的方式躲過了同學們的追打,也是以跑的方式進入橄欖球隊並在賽場上贏得了很多比賽,還是以跑的方式他在戰場上救了很多戰友而因此獲得了勳章,他更是以跑的方式擺脫了人生的最大困惑(那是他女友珍妮離開他的時候)並且引領起大眾跑的運動進而重新引起他女友的關注。
我們的人生,在成長的過程中,總會遇到許多障礙,如果我們越不過去,可能就會存留下許多的陰影或者也將在日後繼續成為我們前行的障礙;如果能像阿甘那般掙脫了困於雙腿的鐵箍一樣擺脫那些障礙,我們離成功就能將更近一步。逾越障礙,鑄就我們的特長,以我們的特長去獲得我們想要的成就和想要的人生。
2、專注和執著
阿甘一生專注和執著,無論是對待感情還是對待事業。
阿甘在愛情的路上,他一生只愛過一個女人珍妮,無論珍妮陪伴著他不離左右還是一度的離開他或者躲著他甚至跟過別的男人,他都從未放棄過對珍妮的愛。阿甘對待愛情的專一,讓人感動,讓人覺得能用全身心從相遇開始從小至大直至死去都只忠愛一個女人是多麼偉大,那或者也是一種人性的光輝。在現實中,這樣的男人應該說少之又少或者是絕種了,但是導演所給予我的思考是,我們是否值得這樣去做呢?是否愛情就須這樣的忠貞?如此至真至純的愛情,出自內心的最深處的,也應該是我們應該推崇的。其實整部影片很多的地方很多的精神特質,阿甘在現實面前應該都是讓人覺得非常傻非常蠢的,但是阿甘的精神實際也是值得人類去推崇的,雖然我們並不一定就因此改變了我們生活的本質,但是至少是能拯救這個世界很多墮落的靈魂。
對於事業,阿甘同樣的專注和執著:在學業上,蠢笨的阿甘堅持到讀完大學並獲得了好成績;對待一顆剛開始只是當作玩耍的小小的桌球,他以專注的精神玩得出神入化,從而獲得進入國家隊並參與了中美兩國的友誼比賽;在他從軍隊退伍後,他又以執著的信念完成對一個戰友的承諾——買船捕蝦開蝦仁餃子店,經過風雨之後,他終於成功,並且因此在戰友和好友的幫助下獲得了其他行業的成功,獲得了畢生花不完的金錢。
在人生的追求上,我們缺的往往就是這種專注和執著,因此我們的夢想不是一天天向我們靠近而是一天天離我們越來越遠。努力,專注,執著,向夢想更靠近一點。
3、阿甘的率真
阿甘活得非常率真,他承認自己蠢,但他並不因此不快樂,反而是以自己的實實在在去改變自己發展自己克服自己的缺點。阿甘在面對眾人的時候,他都是以率真的心態對之不去掩飾的,甚至有一次總統表戰功發放勳章的時候,當總統問他的戰傷在哪裡,他就當眾脫下褲子顯示了在他屁股上的傷,毫無忌諱。人總是俱有兩面性,我們的優點有時反而成為了缺點,我們缺點反而又成就我們自身的優點;我們在得到的時候正在失去,我們在失去的時候正在得到。阿甘在小時候第一天上學的車上,因為其他同學對他的厭惡反而讓從上學第一天開始就認識了珍妮;也正是阿甘的「蠢笨」、率真,造就了他的專注、堅定、執著從而成就了他的成功。
在現實,人有時難免不得不有一些毫無傷害的虛偽,能如阿甘的率真,卻是我們渴求看到一個真實的自己一個真實的自我吧。
4、阿甘的孤獨和堅強
在影片中,阿甘的內心應該是孤獨的,特別是成年之後的阿甘。小時候的阿甘是弱小的,雖然受到同學們的欺辱受到外界的種種威脅,但是這個時候他擁有女友珍妮,這個時候的阿甘我想他應該是不孤獨的——至少他的內心有著自己深愛的人的陪伴。成年之後的阿甘,珍妮一度離開他,珍妮在世俗的世界裡越走越遠離阿甘直至她明白對阿甘的愛並且回歸——可是那時的她深感對阿甘的愧疚並且將不久離開人世。成年的阿甘,一直一個人在默默承受著珍妮的一度離開,並一如既往堅守著對珍妮的愛,無論她是否在他身邊或者離開了他。在珍妮和他有過一夜之後再次離開阿甘的時候,阿甘當時陷入了前所末有的迷茫,但是他以三年的個人孤獨的長跑方式來讓自己的心境在跑的過程中逐漸清醒,而他周圍痛苦迷茫的人們在對他的關注中也加入了他的長跑中(導演可能在此預示著一場精神領袖的運動)。正是這樣的長跑方式,正是這樣長時間的默默承受顯示了阿甘的堅強、執著,那是成年之後的阿甘,也是作為男性的阿甘,能承受得住責任和愛戀的折磨,而小孩與成人之間的差別或許也在於此吧。當珍妮離開人世之後,當阿甘站在珍妮的墳前,流著淚對著珍妮傾訴的時候,這個時候的阿甘已是經歷之後滄桑的阿甘,他的精神世界也更加飽滿、完整。
5、阿甘的弱小和強大
小時候的阿甘是弱小的,隨著阿甘的成長,阿甘也慢慢變得強大。阿甘脫離了糾於雙腿的鐵箍是一次走向強大的開始,在他在商業上獲得成功是另一次強大的開始。阿甘的每一次成功的過程實際就是從弱小到強大的過程,無論是從精神方面還是從物質基礎。
生命有時就如螻蟻一般弱小,有時顯得那樣的脆弱無助、無依無靠,那麼讓我們變得強大吧,無論是從精神上還是從物質上,都讓我們變得強大起來,那才是完整的我們也才是成年人的世界。
6、阿甘的兒子
影片在最後注入了一個因素——阿甘的兒子。看到他的兒子的時候,我似是深有感觸。我不知導演為何在這個時刻注入這個元素,或許只有擁有了「後代」的阿甘才是人生的完整,常人眼裡的圓滿吧,而那也是人們所期待影片的美好結果和人生的結局應多一些美好少一些悲傷——阿甘既然已不能再擁有女友珍妮來陪他,那麼就讓他擁有一個兒子來陪他度過遺生。「後代」是美好的期望,是下一代的阿甘,但是下一代的阿甘絕對是四肢健好、聰明伶利的阿甘。如上,我是這樣理解影片的最後的,而假如換一種結局如何呢?假如珍妮在和阿甘有過一夜之後離開,珍妮並沒有懷上阿甘的兒子,但是珍妮也就那樣的死去,影片的最後會不會反而變成一種悲傷變成了一種缺陷美——無論阿甘曾經怎麼專注執著地愛過又無論阿甘怎麼的富有怎麼的成功,那多多少少總是讓人覺得遺憾,如此,有了阿甘的兒子出現,就讓人覺得人生能愛過痛過哭過笑過也擁有了自己下一代的希望,就算自己年老孤單了,人生還是美滿的。或許再在廣義上說,那也是代表了人類的希望吧,人類最終的目的還是要繁衍自己的子孫,希望他們能在這個地球上活得更好。
影片《阿甘正傳》值得我思考的地方還有很多,但願有一天能對之有更多的領悟也是對自我人生的一種領悟吧。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