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伊凡的少年時代--Ivan's Childhood (Ivanovo detstvo)

伊万的童年/伊凡的少年时代/伊凡的童年

8.1 / 29,659人    95分鐘 | USA:84分鐘

導演: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 Eduard Abalov
原著: Vladimir Bogomolov
編劇: Vladimir Bogomolov Mikhail Papava
演員: Nikolay Burlyaev Valentin Zubkov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時間之葬

2008-12-30 19:05:11

光影的詩篇——《伊凡的童年》


我不知道這裡有多少人會看塔可夫斯基,但是說實話我看到這裡滿地的《硬漢》《葉問》《非誠勿擾》,心裡是有涼意的。這話就此打住吧,再說下去我又要得罪很多人了。之所以要寫,是因為我怕這文章實在引不起大家的什麼興趣,因此倘若因為我前面兩句得罪人的話惹來兩句回復,也算為板塊做了點貢獻。至於剩下的文字,當作是我純粹的自娛自樂罷。

    塔可夫斯基可以說是俄羅斯(前蘇聯)歷史上最偉大的導演,其著名的「塔式元素」對電影領域的影響極其深遠,也不是我這裡三言兩語說的清的。在這裡,我僅就塔可夫斯基被讚譽最多的一點——詩人導演,結合剛看的這部《伊凡的童年》談一點自己的看法。

    塔可夫斯基被譽為「詩人導演」,自然是因為他用獨特的鏡頭語言為觀眾帶來或靜謐或迷離,或虛幻或悠揚的詩意感覺。需要強調的是,他的詩意,與很多同樣被認為頗具詩意美感的其他電影不同之處在於,其他的電影大都靠影片的結構,敘事方式以及對白等元素構成詩的主體。而塔可夫斯基則幾乎純粹是憑藉著他的鏡頭,把他心裡的詩句娓娓道來——無需對白,無需點綴。他就是憑著出神入化的捕捉光影的能力,讓呈現給觀眾的畫面具有了最質樸純潔的美感。
    而這種天賦與能力,彷彿也如命中注定一般,伴隨著他的成長而聚集乃至純熟。塔可夫斯基的父親,就是一位詩人,在當時的前蘇聯雖然不算偉大,但是也是小有所成。而家庭的良好教育背景,使得他自小就可以接受多種藝術的薰陶,包括音樂,美術和文學等等。因此在塔可夫斯基的電影裡,總是能很容易的尋覓到其他藝術手法的蹤影。而在電影的領域,對塔可夫斯基影響較大的,有兩位殿堂級的大師——英格瑪.伯格曼和安東尼奧尼。仔細的品讀過他的作品的,也都不難發現他的電影裡時常會出現象徵和隱喻。它們不像伯格曼的電影裡那般晦澀,卻也同樣的到位和恰當。

    這部《伊凡的童年》,是塔可夫斯基的長片處女作,也被認為是他的一部「畢業作品」。在該片裡,塔可夫斯基第一次向世人展現了他的才華和思想。該片也被認為是他對電影拍攝實踐的全方位嘗試。在這部電影裡,已經能夠看到許多後來的「塔式元素」,他的個人風格,也已初現端倪。
   《伊凡的童年》講述的原本是個普通的戰爭故事,不同的是他透過一個戰爭裡的孤兒的視角,為我們講述這個故事。在當時的蘇聯,電影是一門剛剛興起的藝術,而人們拍攝的大多數電影,用我們今天的話來說——是相當主旋律的。關於戰爭的電影大多是為蘇維埃的偉大勝利高唱讚歌。而塔可夫斯基的該片,可謂特立獨行。他無意諂媚的為本來殘酷的戰爭加上華麗的修飾,而是通過伊凡這個孩子的眼睛還原了戰爭的殘酷本質。
    影片改編自弗·鮑哥莫洛夫的小說《伊凡》。然而與原著最大的不同——也是該片最大的亮點,則是塔可夫斯基除了表現真實的戰爭,更在影片的過程里穿插了伊凡的夢境。在伊凡的夢裡,世界是明淨美好的,那裡有寧靜的自然,優美的風景,滋潤的雨露,活潑的馬匹。然而與他的美好夢境相對應的,是現實里戰爭的黑暗與冷酷。在這樣一個世界裡,一個孩子原本該有的一切美好都是遙不可及的夢想,而伊凡的命運,也註定了沒有一絲生的希望。也因此影片最後行將結束時伊凡的死一點都不會意外,那昏暗的死水,那濃厚的烏雲,那被吊在樹上的屍體無一不像徵了他的死亡。而我想特彆強調的是導演處理講述伊凡的死亡的手法。那是一段穿越時空的蒙太奇。在倖存的將軍的腦海里,浮現出他身臨其境的那個地方處決伊凡的情境。塔可夫斯基習慣於運用各種各樣的蒙太奇,因為他希望他的電影不止是讓觀眾被動的接受,更希望人們主動的探究到底發生了什麼。然而這段虛幻的死亡,無疑最是震撼。

    想要準確的解讀《伊凡的童年》,就必須較為準確的解讀伊凡的夢。影片是從伊凡的夢開始——當然從一開始我們並不知道那是夢境。在夢裡,伊凡快樂的奔跑在自然里,甚至飛了起來。然而當他回到現實,他只能踟躇在一灘死水中。影片仍然是以伊凡的夢結束,他和一群孩子玩著捉迷藏的遊戲。當他追逐著一個可愛的女孩,卻沒有發覺奔向的是一課死去的朽木。

    我想所有的夢境都難以用言語表達——因此我建議各位通過塔可夫斯基的鏡頭去欣賞如詩般的美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