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春殘夢斷--Anna Karenina

安娜卡列尼娜/浮世一生情/爱比恋更冷

6.4 / 5,044人    108分鐘

導演: 柏納德羅斯
編劇: 列夫托爾斯泰 柏納德羅斯
演員: 蘇菲瑪索 西恩賓 艾爾菲摩里納 米雅庫許娜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逍遙獸

2008-12-20 05:39:54

燃燒主義者安娜







安娜•卡列尼娜,這部電影是小時候跟媽媽一起看的。
當時是太年幼了可能,我只記得月台上塵煙滾滾,火車汽笛長鳴,女主角在這樣的塵煙中出現,後來又在塵煙中消失了,像個夢中人,上場下場都很匆匆,也十分徒然。
你看,不懂得情慾、戀慕、愛和摧毀的人,能看到的無非是一些來去而已。

今次重溫的是蘇菲•瑪索的版本。
到底是個會演戲的人,鏡頭肆無忌憚給了她數不清的特寫。
眼角唇角都交足戲份,甚至睫毛眉宇都是入戲的,看得人莫名心悸,說不能呼吸固然誇張,但慌亂是真有一點。
我記得安娜流產那一幕,她發著燒,雙頰燒得通紅,分居多月的丈夫卡列寧跑來看她,將手撫上她的面頰,她掙出他的手掌,抗拒地將面孔歪向一邊,帶著點孩子的蠻氣她說:「我再也不怕你了,我就快死了」,是,有死亡撐腰的人,從來天下無敵。而接著她又軟弱起來,請求他寬恕她,寬恕她的背叛、任性與不貞。
真不忍看下去,那幾秒鐘里流露的人性,那麼複雜,那麼真,惟其真也就太逼人了。

俄羅斯總像是個素來安忍不動,一動則勢必摧枯拉朽的地方。
感情的發生也總是恢弘、壯烈、強悍得不可思議,愛戀都有伏特加的烈度,很夠意思,也許,太夠意思了。
《日瓦格醫生》如此,《西伯利亞理髮師》也如此,到了《安娜•卡列尼娜》更是一番不辭冰雪為卿熱呵。
尼采說的,倘要做思想家,就不能做道德家,而打定了主意情愛至上者,亦然。
思想和愛情的一致性在於,它們的要求通常只有一個:絕對的單純,——單純的無限制。

電影裡的渥倫斯基頗具男子氣,而且沒有小鬍子,甚合我心意。
似乎從前看的那一版,渥倫斯基是蓄了唇髭的,十分不討喜。
在我這裡,除了最最親愛的巴特勒船長,小鬍子男人一律是自命風流的討厭鬼。

劇終,渥倫斯基坐在火車裡,廢然說起戰爭說起死亡,他不再是那個翩然不可一世的貴族軍官了。
是,經歷過那樣的女人、愛戀和死亡,一個男人只能如此,只能抱著送死的心情上戰場,只能想著「誰來取我性命都行」。
燃燒之劇烈,即使不取人性命,也會令生還者意志消沉,就好像一個人聽過塞壬之歌,就再也不能欣賞人間的嗓音了。

當然,我又何嘗敢是一個全然的燃燒主義者呢?
好比列文和吉蒂,只彼此以煦然的暖意撐持,固然不曾灼熱,然而總還活著,持久,並且是幸福的。
所以說都是豐儉由人呵。但畢竟,這世上的安娜是死一個少一個了。



2008-12-19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