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鴻孕當頭--Juno

朱诺/少女孕记(港)/鸿孕当头(台)

7.4 / 550,118人    96分鐘

導演: 傑森瑞特曼
編劇: 蒂波洛寇蒂
演員: 艾倫佩姬 麥可塞拉 珍妮佛嘉納 傑森貝特曼 奧莉薇瑟爾比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laurenshmm

2008-12-03 18:13:24

Sun Shines Out Of Your Ass


希臘神話裡,Juno是宙斯的妻子,the one and the only. 任憑宙斯如何風流倜儻,戀人兒女遍天下,妻子只有一個。

天文學裡,天文學家很應場景地將木星Jupiter最大的衛星起名為Juno。

電影裡,那個沒心沒肺的16歲女孩說,
我的名字,來自希臘神話中的第一女神Juno,crazily beautiful, crazily mean.
"kinda like you."
"Gee, thanks?"

神話中,Juno不是一個好母親,她甚至是惡毒的。只為宙斯帶來一個兒子,並且萬般嬌縱。見到其他能力出色的庶出,便嫉妒抓狂,一心想置之於死地。

善妒,私慾,仇恨的Juno,也成為了宙斯最頭痛,神話中最沒有人緣的女人。

Juno的名字似乎和她開了個玩笑,就像影片中的遭遇。

她是一個典型而又非典型的美國少女。青春無敵,冰雪聰明,人小鬼大,熱愛搖滾,喝著橘黃色的偽橙汁Sunny D,火星語噴射,對性充滿好奇,滿腦子奇思異想的行動派,nerds and squares, 來自於父母離異的工薪階層,和後母Brenda的關係還很cool.

第一次性關係就中了招。她沒有失神,天沒有塌下來。
Plan A: 打胎,可因為路人的一句「你的寶寶已經有指甲了」,就立即選擇plan B:把孩子生下來,並送給有條件與能力的人家領養。
我們知道,2,3個月的雛胎根本不會有指甲,那只是一句戲言,可Juno卻非常在乎那句話帶來的內心感受。那一刻,她真正意識到肚子裡存活著一個實實在在有血有肉的生命。也是那一刻,她的感性與母性戰勝了她的理性與冷靜,不能因為自己的率性而摧毀一個無辜的生命。即使她尚不知母愛是什麼,但那種心口湧起的強烈的罪惡感與莫名的保護欲,讓她洋溢著母性的光環,瞬間給予了她面對現實的勇氣。

行動派的Juno用最帥的方式告知了孩子的父親;用最有效率的速度找到了看似perfect的收養家庭;一切妥善後,再向家人坦白。直到這裡,我一直處於驚奇與好奇的狀態。驚奇Juno的淡定與魄力,家人的理解與幫助,好奇故事該如何峰迴路轉。

作為觀眾,誰又能不愛上愛倫 Page的Juno。表面上滿不在乎,心裡比誰都明白。卻又並非少年老成,該吃醋的時候依舊會酸,委屈的時候也會落淚。所有的不完美都是她的閃光點,而這正是觸及到我們內心的地方。因為她活得真實,活得痛快。這個挺著鯨魚一般大肚子的,吊兒郎當的,格子襯衫牛仔褲,背著爛書包的假小子,不但沒有逃避,居然還能夠自嘲「I'm a planet!" 讓我為為她的勇氣和樂觀傾倒。

Vanessa和Mark是有意領養孩子的夫婦。妻子Vanessa是個完美主義者,神經高度緊張,缺乏幽默感,想當母親想瘋了; 丈夫Mark自由職業,悠閒放鬆,酷愛音樂。非常明顯的,Juno一開始更喜歡Mark,因為他們有那麼多的共同語言,搖滾,吉他,血腥電影。Vanessa在這個過程中,除了懷孕,把一個母親能想到的都做到了:成堆的玩具,嬰兒房的顏色 ,對著B超照片喜極而泣,摸著肚子對baby說話。。。我不知道Juno的內心對她有什麼感受,羨慕?敬畏?甚至些許害怕?而在Mark面前,Juno還是十六歲的Juno, Mark只是做著搖滾夢的Mark,似乎懷孕孩子與他們無關。但當他提出還沒有做好當父親的準備,並打算離開Vanessa的時候,Juno崩潰了。因為,那是她的一個夢,為了這個夢,她願意承受正在承受的一切。這個夢裡,孩子住在環境優良的市郊漂亮的大房子裡,有著喝不完的vitamin water, 吃不盡的新鮮蔬果,疼他愛他的父母,掌上的寶,心頭的肉,happily ever after.而如今,這個夢被打破了。她以為可能的美好,it's just like everything else. 她質疑真愛永存的可能。

這個時候,孩子垂頭喪氣地回到家裡。父親用簡單通俗的方式向她解釋:It's hard, but it's possible. You just need to find someone loves you just for you. "這個道理, 後來的我們都懂,可對於Juno,她明白了,即使人都不完美,即使一次次失敗,我們都可以在磕磕撞撞中尋找到同樣不完美的但獨一無二的真愛。而那種愛將是無私的 ,unconditional的,沒有理由的。於是,Juno對Paulie說,你是世界上最cool的人,裝都不用裝。在操場上擁吻,她的肚子頂著他的,it's just a bump in the way,可這不代表他們不能繼續相愛。

這部片子也是以女性為題材的,讓人感動鼓舞充滿勇氣的成長經歷。她們體現出了比男性更勇敢的堅毅。

Juno尊重生命,勇敢地把孩子生下來;Vanessa平靜地接受離婚,即使單身也決心完成領養;後母Brenda在B超師冷嘲熱諷面前捍衛了Juno的尊嚴;最好的朋友Leah,不顧忌同學的眼神,恪守在好友身邊,甚至陪著她經歷了陣痛生產的過程,她不過也只是個16歲的女孩。

Juno, Vanessa, Brenda,是三個處在不同年齡段的女性,但她們為了「母親」這個共同的角色,那麼協調地努力著。我相信Juno的骨子裡,終究希望有一天能夠成為像Vanessa那樣成功自信有能力的女人,為孩子提供良好的生活環境。Vanessa經營的完美世界,在Juno的出現後瞬間瓦解,可最終的勇氣,卻從小小的Juno身上得到。Brenda這個和Juno時常拌嘴的繼母,我們在她身上看到的,卻是最無私最無法體查的母愛,預約醫生,改褲子,因Juno放棄養狗,在醫院走道喊著為Juno要麻藥。。。

誰說少女未婚先孕等於人生完蛋?
誰說單親媽媽等於孩子不健全的家庭?
誰說繼母等於冷漠無情視繼女為眼中釘?

於是,

If you're still in, I'm still in.

女人在懷孕那刻就當了母親,而男人只有在見到孩子那刻才成為父親。
Juno父親的話不多,但每句都至關重要,父親對她從來不離不棄,在父親的身上她遺傳了幽默樂觀的態度。自始至終,他從沒有告訴她路該怎麼走,只是在她需要肩膀的時候,讓她依靠。

孩子的父親Paulie,表現出的更多的是無措。大概同齡的男生,永遠沒有女生成熟,於是他也試圖逃避,主動邀請別的女生去prom。他能想到的最好的面對方式,是請Juno吃甜甜圈+看電影。他的成長是間接的,他真心愛著Juno, 只是路途上多出了許多意想不到的障礙,但和跑步一樣,只要向前看就好了。

Mark大概是最受唾棄的角色,臨陣脫逃。Boys don't grow up, they grow old. 其實很早的時候,我就知道他們註定會分開,孩子只是顆定時炸彈。他心中還有夢,他的夢被堆積在大房子的一間小屋裡。我不譴責他的選擇。Juno釋放了他心中的夢想,free了他的soul,因為她,他終於有理由開口提出離婚,他明白了婚姻和家庭不是他最想要的,他要在有限的時間裡追尋他的少年夢。You know what, I'm sort of happy for him. 這也代表了電影的另一個主題,better late than never.

Juno生產後,Paul從背後抱著她,彩色條紋襪,白色運動襪,一對青春的情侶。只不過,他們陰錯陽差地躺在產床上,他們的孩子,或者,那個他們都不想見的baby,永遠離開了他們。眼淚是欣慰的,眼淚是委屈的 ,眼淚是喜極而泣的,眼淚是旅程的一個段落。you will be back here Juno, when it's your turn. 愛情也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對愛的信心。

喜歡這部電影,因為它牽起許多回憶。初中的時候,疑似懷孕的最要好的朋友讓我陪她去打胎,雖然最後只是一場虛驚,但我突然意識到「懷孕」,「墮胎」不再是那麼空洞的詞彙。我也開始意識到,自己不再是孩子,因為身體已經擁有創造生命的能力。
來美國的第一年,班裡有一個懷孕的黑人女生。我甚至不敢正視她,也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臉紅,好像真正懷孕的那個人是我 。大概,十幾歲來自「禮教吃人」的中國的我 ,骨子裡傳統的我,還不曉得用什麼方式和心態去面對自己想也不敢想的舉動。那時的我,總忍不住想去問她,why don't you get an abortion? 後來,我漸漸明白了宗教上帝,明白了尊重生命的真諦。

雖然我不是反對墮胎的支持者,但我同意,墮胎不是放縱後隨意毀屍滅跡的工具。這個話題我不想多說,也不必多說。pro-chioce or pro-life,16歲的我,一定閉著眼睛選pro-choice;如今,我說it depends. 也許將來等我做了母親,又會變成pro-life。這不是一個固持不變的選擇。但我覺得這個議題最重要的主題,源自對生命的態度。這兩個詞彙把嬰兒和母親的利益放在對立的地位。但實際上,兩者是血濃於水的。除了萬不得已的時候,有沒有兩全其美的方式呢?而Juno給我們帶來的,就是這樣的希望。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