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空中危機--Flightplan

空中危机/高凶三万尺/三万尺凶间

6.3 / 171,955人    98分鐘


編劇: 比利雷
演員: 茱蒂福斯特 彼得賽斯嘉 西恩賓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讓風吹

2008-11-23 22:40:46

只要還有一點希望,她就不會放棄


只要還有一點希望,她就不會放棄。

當硝煙散去,一大一小兩個身影浮現的時候,我的鼻子酸了。如果不是老人坐在身邊,我想還會流下幾滴鱷魚淚,雖然沒有什麼可恥的,但誇張流露悲傷尚未成為個人習慣。

作為一個無聊看電影的人,我逐漸養成了根據喜怒哀樂程度給電影評分的習慣,所以,今天會給flightplan高分。這部電影的中文譯名不錯,空中危機,危險的危,飛機的機。

像大多數旨在賣座的好萊塢電影一樣,《危機》也有一個精心構思而懸念迭出的故事:在三萬英尺的高空,逼仄的「474」機艙(雖然就是747,但感覺上比747大,或許在影射A380?)里,一個服了抗抑鬱藥的母親醒來後,發現6歲女兒不見了,此時她丈夫的靈柩正在靜靜躺在貨倉里。從影片開頭的鋪陳看,突然逝去的丈夫深愛著她,年幼的女兒可能還未懂得死亡,但也像隻受了驚嚇的小鳥般躲在媽媽的羽翼里,她在這封閉的空間裡,會獨自去哪裡?

母親尋遍了客艙,沒有人見過她的女兒,也沒有人能證實她確實把女兒帶上了飛機,登機牌和女兒的行李都只是存在於她的描述和幻象般的記憶里。機長雖然同意把整個飛機都搜索一遍,但是毫無發現,這時地面傳真來的死亡證明是她的女兒已經和丈夫一起墜樓了。所有人都以為這個可憐的女人瘋了,以為她是憑空捏造。機長讓乘警盯住這個女人,防止她再次騷擾飛行秩序。

這個女人已經陷入了瘋魔的狀態,她搶白那個看起來不似善類的阿拉伯乘客綁架了她的女兒,她在同機的心理醫生那自以為是的誘導下,幾乎相信女兒確實死了,她扭過頭,嘆了口氣,窗戶玻璃上出現了一顆心,那是女兒剛剛登機時用小手指畫的。她猛然驚醒過來,知道女兒一定還在,但是她卻猜不出將要面對什麼樣的陰謀。碰巧,她正好是參與客機設計的工程師,她也是飛機上唯一能打開丈夫棺材的人...

劇透是不道德也很沒意義的事兒,加之我也懶得再鸚鵡學舌,就透到這,算是留點念想給沒看過的朋友。

寫到這裡,看了看豆瓣上的評分,3星的居多,這不奇怪。因為這部電影最大的缺陷在於細節擬真不夠——雖然電影都是假的,但為了打動觀眾,要嘛你就一個勁的惡搞,我就是假的我怕誰,這樣假到底,讓人無法指責這假;要嘛你就花大錢費大勁把方方面面的漏洞全都補上,讓人看不出假來——這年頭假貨太多,我們都想成為打假英雄。

我覺得,編劇的苦思妙想有些糟蹋在導演手裡——編劇搭了個好骨架,導演卻沒能合理填充血肉,整部戲就經不得細琢磨,有點像一個謊言套著另一個謊言,要不這台戲就編不下去了。一方面,情節是有離奇之處,但也不是完全說不通,如果能在一些細節的處理上更精心些,就不至於被人詬病其假了;另一方面,我感覺投資還是不大夠,主要演員挑選的不全合適,幾乎完全靠朱迪獨自打天下,比如那個反角,如果讓Ed 哈里斯、Kevin Spacey或者Johnny Depp來,演繹出那種亦正亦邪的味道,和Jodie Foster的對手戲就會更加精彩,整部電影的水準也會大為改觀,從可看邁向經典。

不過,我把所有的疏漏和牽強都善意理解為巧合,因為即使是影片裡連買10次六合彩全中,這情節也全都是為了讓Jodie展示演技詮釋母性。

影片裡,這個可憐的女人,她不能理解好好的丈夫為啥自殺——雖然她辯解說是失足墜樓,但想來也知道不過是自我安慰。她無法安慰痛失父親的女兒,雖然可以讓女兒躲到她的大衣下,但是她也知道這件大衣裹著的軀體沒有一點安全感,也許她從柏林回到紐約,也盼著能抱著老媽痛快宣洩一場吧。

當我看到她尋不到女兒,得不到理解,焦灼無比,陷入瘋魔,神情恍惚,被撞暈過去的時候,彷彿看到貓的七條命只剩下半條,七絃琴還剩下一根弦未斷,正顫悠悠的奏著掙扎和絕望。

語言的力量真的強大到能夠擺平一切的隔膜和不理解?這部電影告訴你不會。這個世界到處都是陰暗面,根本就不是充滿愛的理想世界,你從小所受教育的坦誠待人抵不過猜疑、求助於人不如自助、所謂信任別人永遠比不上自以為是。特別是在這客機裡的社會縮影中,更可以看到冰冷的生存法則,冷漠的人際關係,人們寧願相信陰謀和貪婪也不會相信什麼真情流露。因為人心隔肚皮,我們的讀心術不過能勉強讀讀自己。

可那又怎樣,難道就要對這世界失去希望?

Jodie用這故事告訴你,即使她很受傷,即使只剩下半條命,她也未曾放棄心中的愛,她還能充滿無畏的希望。

你看我本來不過是找部電影感受下緊張和刺激的,沒想到還能從驚悚片中感受到偉大的母愛,是不是賺high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