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阿爾及爾之戰--The Battle of Algiers

阿尔及尔之战/阿尔及利亚的战争/TheBattleofAlgiers

8.1 / 46,983人    121分鐘

導演: 傑羅‧龐泰科法
編劇: 傑羅‧龐泰科法 Franco Solinas
演員: Brahim Hadjadj Jean Martin Yacef Saadi Samia Kerbash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雁渡寒潭

2008-11-22 23:01:25

電影拉近我們與戰爭的距離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現在我們里戰爭很遠,電影有時候卻可以戰爭的景像重現,《阿爾及爾之戰》就是這樣一部震撼的黑白片,它的真實性堪比紀錄片了。

    阿爾及利亞,這個西北非與法國遙遙相對的阿拉伯國家,從1830年起受法國侵略逐漸淪為其殖民地,直到1954年,民族解放陣線發起了爭取阿爾及利亞獨立的游擊戰爭,經過近10年的鬥爭,阿爾及利亞終於在1962年獨立。影片反映的便是這個階段的故事。

    1) 阿拉伯女性
    包頭幪臉的阿拉伯女性在游擊戰爭中起了很關鍵的作用。因為宗教的關係,法國士兵不會搜查女性,她們便用籃子運送炸藥。影片裡面有一段描寫三個阿拉伯婦女在同一天分別被指派到咖啡店、舞廳和機場放置炸藥。首先引爆的是咖啡店,10分鐘前還在高談闊論的人們,還有舔著雪糕的孩子,剎那間就變成了死屍;救護車一輛輛駛過,鄰近的舞廳突然騷亂起來,可是馬上又恢復平靜,繼續舞蹈,他們哪裡想得到接下來爆炸的便是他們了,扭擺的身體隨音樂嘎然而止,一個個活蹦亂跳的人又躺倒在地上.....生死一線間,不能不叫人唏噓。

    但不是同情。雖然也是普通的生命,但是他們是一群殖民者,在別人的國度,干涉別人的政治,作威作福,總難免有這個結局的。人呢,還是應該知道自己應該在哪裡,在哪裡是不可以招搖的才是。

    2)艱難的革命
    暴力行動是成功的,一次次的爆炸,讓法軍找不著北了。可是暴力不能最終成就革命,取得國家的自主。為了在聯合國贏得輿論的支持,阿爾及亞開展了為期一週的罷工。這次行動,讓「民族解放陣線」的人從暗處轉向明處,於是游擊戰的優勢便消弱了。法軍當然不會讓罷工成功,他們抓了罷工者,各個拷問,分別擊破,使得「民族解放陣線」的組織架構清晰了起來。也是「民族解放陣線」三年游擊戰最終失敗的原因。

    男主人公「阿里」對罷工是抱著反對的態度的。他覺得只有靠武器才能奪得革命的勝利,另一位革命者則認為,革命最終應該是政治的革命,所以罷工必須進行。即使這會受到法軍殘酷的鎮壓,即使會消弱民族解放陣線的力量,還是勢在必行。

    3)阿爾及亞德孩子
    影片中有個男孩子經常出現,他的任務似乎是負責傳遞情報。這就是戰爭年代的孩子吧,他們沒有時間接受教育,在沒有自由沒有自尊的國度,沒有比參加革命爭取自由更迫切的任務了。這個孩子的眼睛裡從來沒有害怕,只有熱忱、鎮靜和勇敢。直到要被法軍引爆炸死前,他才有點害怕地把頭鑽進了阿裡的懷裡。

    4)民族的消亡?
    影片中,法軍高層對「民族解放陣線」有一個比喻,他們是一種蟲,一種即使身體被切成千段,但是只要頭還在就能繼續生存成長的蟲。要消滅他們,就要把頭消滅了。他的行動方針相當有效,「民族解放陣線」的四位領導,不是被捕後自盡,就是用炸藥和法軍同歸於盡;不是為了保全無辜者而投降,就是被最終炸死。看起來,這個組織徹底完蛋了。

    可是阿爾及亞的人民還在,一小部份先行革命者的獻身觸及了更多人的靈魂,就有更多的人站出來繼續投入革命。殖民者也許能在一個時期內徹底摧毀一個革命組織,但只要這個民族沒有像恐龍一樣完全消亡,總會有人再一次站出來抵抗戰鬥。

    果然在「民族解放陣線」被摧毀的兩年以後,大規模的戰鬥又開始了,又是兩年以後,法軍被迫撤離。在軍事上沒有落敗的情況下,政治上失敗了,不得不離開。

    這讓我聯想到美國對伊拉克的戰爭,雖然薩達姆的政權被推翻了,伊拉克被佔領了,可是美軍不會取得最後的勝利,他們在付出沉重代價的同時,最終還是要打道回府。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