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喬治布希之叱吒風雲--W.

小布什传/W-布什传记/殊不简单

6.3 / 50,066人    129分鐘

導演: 奧立佛史東
編劇: Stanley Weiser
演員: Sayed Badreya 伊莉莎白班克斯 David Born 丹尼斯鮑茲卡瑞斯 傑西布萊佛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echo

2008-11-19 23:20:58

感噱頭的商業片


先有刻畫他和戈爾 2000 年大選爭議的電視電影《選票風波》;而新鮮滾熱辣成為熱話的,就有奧利華史東的布希傳記片《W.》。

《W.》不是奧利華史東(奧利佛 Stone)首出爭議之作,也非他首次以美國總統作電影素材,關於甘迺迪的《驚天大刺殺 》(1991 年)及尼克遜的傳記片《驚世謊言──尼克遜》(1995 年),便是他事業上其中兩部重要作品了。

問題是,兩部舊作的主人翁,在電影上畫時早已不在位也不在世,現正在美國上映的《W.》,主角喬治布希(George W. Bush)卻仍然執掌白宮至明年 1 月 20 日。明眼人都會察覺,這戲今年 5 月宣告開拍, 7 月拍畢,明顯就是趕在大選臨近的日子上畫,畢竟大選後,大眾對喬治布希的興趣便會大減。但史東則認為,此時推出此片有其重要性,最少可令選民慎重考慮手上神聖的一票。

影片成本不高,約 3 千萬美元,然而影片關於一個不受歡迎的總統,好萊塢片廠都不願意投資。奧利華史東指,《W.》資金來自法、德及澳洲,而香港的英皇電影也有份投資,章小蕙更是執行監製之一,兼在片中客串記者一角。當然,影片主要卡士的選擇會較為慎重,曾演《2 百萬奪命奇案》的佐斯布連(Josh Brolin)演布希,飾演老布希的是詹姆士康維爾,而李察杜利費斯(Richard Dreyfuss)則演副總統錢尼。

奧利華史東年青時曾參與越戰,是敢言的自由派人,曾多次公開批評喬治布希出兵伊拉克,所以事前傳媒最好奇的是,《W.》會否是部攻擊布希的電影?史東則表明:「影片對象不是那 15%極度討厭布希的人,也非 15 至 20% 的布希支持者,而是餘下約 60 %,即是態度較開明的美國人。」他指出,這個由他跟《華爾街》編劇 Stanley Weiser 合寫的劇本,主要寫布希如何由一個酒鬼,變成全球最有權力人物的戲劇性轉變。

故事由喬治布希 21 歲講到 58 歲,當中描寫他年青時代酗酒、醉駕等反叛行為,如何認識太太羅拉、基督教如何令他人生有重大轉變,當然還有他當選德州州長、成為第 43 任美國總統的經歷,以致他 2003 年出兵伊拉克的決定。奧利華史東指出,小布希一直活在父親老布希及家族名望的陰影下,他的推論是,布希壓根兒是為了證明他比老父更強勢,才不惜發動反恐戰以求順利連任。

奧利華史東強調,作為傳記片,影片對布希有相當人性化描繪,但所持的態度是理解,而不是同情。兩位近代最具爭議的美國總統相比之下,他認為尼克遜較布希有良心,也更聰明;布希的問題是他令美國陷入戰爭泥沼,卻毫無罪疚感。

影片上週五在美國開畫,令人意外的是這部傳記片原來是喜劇,所以少不了重演布希吃 pretzel 餅鯁喉事件、突出他經常滿口食物、說話拙劣等被人冷嘲的缺點。但一如史東大部份作品,這影片評價也好壞參半,週末票房只排第四位。然而,把布希演得形神、聲調及步姿俱似的佐斯布連,卻是得到一致的好評。

《W.》雖是喬治布希的傳記片,卻未有觸及當時身為德州州長的他,跟副總統戈爾在 2000 年總統大選時的重大選票爭議。相反,這戲劇性事件卻成為 HBO 原創電視電影 《選票風波》(Recount)的題材。當年戈爾和布希選情激烈,最終佛羅里達州的選票成為決定誰人入主白宮的關鍵,然兩人在該州的票數非常接近,加上選票上的打孔方式有問題,令不少老人家事後懷疑過程中投錯票,選情落後的戈爾遂要求在佛州重新點票,事件發展下去峰迴路轉,演變成兩大陣營的連場法律訴訟,直至 5 星期後,最高法院宣判布希擊敗戈爾當選第 43 任美國總統,事件才告一段落。影片由 Jay Roach (曾拍《非常外父揀女婿》) 執導,可說把 2000 年佛州的選票爭戰重演一次。戈爾和布希兩位候選人在電影中只透過新聞片現身,整個故事的主角,其實是民主、共和兩黨的軍師,分別是奇雲史柏斯飾演的戈爾前幕僚長朗基恩,及湯韋堅遜飾演老布希時代的國務卿貝克。他們各為其主,招來招往,過程牽涉人物眾多,極之複雜,卻又相當引人入勝。較令人意外的是,這片並非一面倒為戈爾不值,反而是著重揭開選舉投票機制的流弊。影片開首借奇雲史柏斯之口,道出民主選舉是「every vote counts」,但最終卻有 17 萬 5 千張選票沒有被點算,實在相當諷刺。影片內容髮人深省,今年 5 月在美國 HBO 首播後引起不少迴響,及後更奪艾美獎最佳電視電影獎,將於 11 月 1 日大選前數天在香港播出,可說相當合時。
評論